《红楼梦》里的贾母,总是带着孙子孙女们笑着、闹着、玩着。她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然而贾母也有眼泪。
中秋团圆夜,贾府一大家子人庆祝中秋节,赏月吃酒,贾母笑着,让大家一起吃酒,击鼓传花,说笑话,听着萧声,贾母极力表示快乐,却在萧胜想起时,潸然泪下……
第七十六回,时值中秋佳节,这天晚上,大观园正门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拜月之后,因贾母说,在山上赏月好,所以大家去凸碧山庄开夜宴,吃酒、赏月。
一家子骨肉,又是饮酒,又是击鼓传花,说笑话,写诗,看似非常热闹。贾母也表现得兴致高昂。
贾母笑着说以前贾政不在家,现在贾政回家了,薛姨妈等人不能来,王熙凤又病了。她说:“天下事总难十全。”说毕,不觉长叹一声,遂命拿大杯来斟热酒。
王夫人笑着说,今年母子团圆,自然比往年有趣。贾母笑着说:“正是为此,所以才高兴拿大杯来吃酒。你们也换大杯才是。”
贾母见月至中天,便让人吹笛子。
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鸳鸯劝贾母休息。
贾母不同意,大家只得陪着贾母,饮酒,说笑话。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贾母的眼泪,最能触动人心。
贾母极力表现高兴,她笑着,喝酒、赏桂花,赏月亮,欣赏笛声。可是这笛声却触动了贾母心中最柔软的神经。
贾母清楚,这样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明年的中秋节,不知道我还在不在!
明年的中秋节,不知道我们在哪里过!
贾府的老亲甄家已经被抄家了,贾府也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刻。儿媳妇王夫人刚刚抄检了大观园,将家里的丑事公之于众。大儿子刚吃说笑话时,还讽刺我偏心。
百年望族的失败,都是从内斗开始。她的两个儿子、儿媳在此多事之秋,不想着团结,不想着一致对外,反而在家里斗得乌眼鸡一样。
贾母在心中叹息,我怎么生了这俩儿子!怎么有这么两个愚蠢的儿媳妇!
贾府完了……
贾母不知道,自己死后,两个玉儿会怎么样。
她不放心黛玉,可是没有任何办法。自己死后,黛玉只能任人宰割了。
贾母知道,她命不久矣,她护不住两个玉儿,护不住贾府,护不住祖宗、丈夫留下来的百年基业了!
这些苦恼,贾母不能说,也不能表现出来,她只能表现得高兴,暂时忘却对未来的担忧,好好享受一下哪怕是表面的家庭欢乐。
她贪图这一刻的母慈子孝,儿孙满堂的幸福时刻。
可是,悠悠咽咽的笛声,令贾母不禁落泪。
大家赶忙命暖酒,且住了笛。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
贾母继续调整情绪,试图让大家快乐起来。
此时的贾府“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贾母虽然笑着,却比她的眼泪更令人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