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怎样的人?一顿简单的螃蟹宴,足以看出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怎样的人?一顿简单的螃蟹宴,足以看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鱼侃史 访问量:737 更新时间:2024/3/12 23:34:12

前言

自古以来,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红楼梦》便是典型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将奢华与强盛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整个贾府上下奢侈之风太过强盛,甚至超越了帝王之家,在这种极度奢华的局面下,最终走向了衰败。其实,通过对贾府细节的描写,便可以从中发现那是怎样的奢华程度。

爱热闹的贾母

在这部作品中,贾母不仅是非常慈善、祥和的模样,也是一个非常爱热闹的老人。为了能够让贾府热闹起来,她总是会利用各种机会举办大型的聚会。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薛宝钗生日。

在当时,史湘云准备回去了,但是贾母却劝说她不要离开,理由是要给薛宝钗过了生日再走。为了这场生日,她还跟王熙凤说自己要出20两置办酒席。她从来都不会放过任何人的生日,无论是媳妇的还是孙子或者孙女们的,每当有这样的节日时,她便会召集大家聚在一起看戏,猜谜,喝酒。

不过,对于这些活动最不感兴趣的一个人就是宝玉,每一次祖母在举办各种聚会的时候,贾宝玉都是非常不高兴的。

当时在薛宝钗的生日会上,因为一个唱戏的女子与黛玉长得非常相似,史湘云便心直口快地说了出来,对此贾宝玉则立即朝着史湘云使眼色,但最终结果是黛玉和湘云两个人都很不高兴。还有一次到清虚观听戏,贾母一行人可以说是浩浩荡荡,就连在府内当差的众人也参加了这场活动。

极尽奢华的螃蟹宴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中,其实各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特别是薛宝钗和王熙凤之间的交锋。住进贾府的薛宝钗,其实是为了等待被选女史的,所以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她总是带着那么一副官气。甚至连王熙凤她都直呼对方为凤丫头。

尽管她明知道王熙凤和自己是表姐妹,而对方又是特别听命贾母的人,薛宝钗借助于史湘云提出要举办饭局的建议。史湘云又是一个心思特别简单的人,面对薛宝钗的提议,她很痛快地答应了。

虽然表面看似是史湘云请客,但是接下来的宴席却是薛家举办的,当时史湘云请得也只不过是众多海棠诗社的人,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但是经过薛宝钗的不断游说,最终成了薛宝钗,还了王夫人的心愿,不仅宴请了众人,还请来了贾母,并且供大家一起来这里做事。

当时这场简简单单的螃蟹宴却是极尽奢华的,关于这顿饭局到底花了多少钱,其实刘姥姥当时就算过他们这一顿饭,够一个庄稼人一年的开销。虽然在刘姥姥看来这是十分豪华的,但是在贾母看来,这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饭局,与她所设想的饭局相差甚多。特别是在看到薛家,能随随便便地吃顿螃蟹就20多两,贾母便立即想要找回面子,于是便趁着王熙凤的生日大摆宴席,她不想在史湘云面前丢脸,毕竟史湘云是在贾府住着的,而对方又是史老太君的侄女孙女。

凑份子过生日

贾母想要为王熙凤过生日,在此之前王熙凤从来就没有过过生日,而贾母则说之前都是遇到大事,没有重视这件事情,当下人都聚齐了,想着也没什么事,大家不如凑份子为王熙凤过生日,她还当即表示出20两,薛姨妈也立即表示自己出20两,接下来邢夫人王夫人两人各自出了16两,尤氏李纨两人分别出了12两。

在于出钱凑份子的时候,其实贾母也想得非常周全,对于那些没有太多金钱的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增加了负担,比如,李纨,贾母想到她是一个寡妇,所以就决定替它将这份子钱出了。但是却被王熙凤抢了过来。在众多主子都出了钱的情况下,奴才们自然也要表现一番,最后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宁府的尤氏。不过,后来在数份子钱的时候却独独少了,贾母表示要替李纨那份。

总结: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发现,贾母是一个特别爱慕虚荣的人,她攀比心理非常严重,因为薛宝钗家搞得螃蟹宴花了20多两银子,她便立即想到,借着王熙凤生日来举办一场更大的宴会,于是就筹集了200多两银子,用这么多的钱吃一顿饭,可以说是贫困人家10年的饭钱。从贾母让大家出份子过生日这件事情,又可以看出她比较善于道德绑架,因为王熙凤正是后勤财务大权的掌管者,是谁都不能得罪得起的。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人的眼泪:嘴角含笑,眼里有泪,贾母的哀伤知不知?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的贾母,总是带着孙子孙女们笑着、闹着、玩着。她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然而贾母也有眼泪。中秋团圆夜,贾府一大家子人庆祝中秋节,赏月吃酒,贾母笑着,让大家一起吃酒,击鼓传花,说笑话,听着萧声,贾母极力表示快乐,却在萧胜想起时,潸然泪下……第七十六回,时值中秋佳节,这天晚上,大观园正门大开,吊着

  • 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怎么样?欣赏多于喜爱,原因在双方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贾母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倡议并捐银二十两,落实王熙凤安排薛宝钗生日,既聚餐,又听戏,过得很是热闹。这固然是因为宝钗刚满十五岁,到了将笄之年,但更关键的却是贾母“素喜宝钗稳重和平”。既然明确提到了“喜”字,自然可见她对宝钗的感觉和态度是蛮好的,只是书中具体细节所及,却总让人感觉,老太太对宝钗是欣赏多

  • 身为贾母的红人,只因为姿色平平,最后没能和宝玉走到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贾母

    说起红楼梦,大家对这部小说应该还是非常熟悉的,里面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神仙眷侣了,但是最后林黛玉抑郁而终,而贾宝玉选择了出家修行,这到底谁造成的呢?很多人说是贾母,贾母很疼爱这个孙子,一早就给家贾宝玉订好了亲,虽然这个不是自己一开始最钟意的薛宝琴,但是还是能配得上他孙子的,只有薛

  • 为了嫁给宝玉,薛宝钗做了四件丑事,连贾母都看不惯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贾母

    原来,薛宝钗为了娶宝玉,做了四件丑事。连贾母都看不明白。认识《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薛宝钗是跟着妈妈和哥哥来北京的。主要目的是进宫选秀,因为长相甜美,希望能过上宫中生活。不料在选拔过程中败北,只好住进了贾府。在这种情况下,她将目光投向了金婚。她希望得到贾母的赏识,最终嫁给贾宝玉,薛宝钗便开始一心一意

  • 贾母视黛玉为掌上明珠,为何不成全她的爱情,原因竟然如此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贾母

    看完红楼梦,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贾母对林黛玉到底是怎样的心思,真心喜爱还是迫于当初的形势,不得不接林黛玉回府上住呢?如果有人选择后者的话,那贾母真的是有点冤枉了。贾母最喜爱的女儿可是贾敏,在他们夫妻遇难之后,他们两人的女儿从一个天之骄女变成了一个孤儿,看着就甚是可怜,再加上林黛玉一直身体不好

  • 薛宝钗是不是宝玉和林黛玉感情的“第三者”?贾母:我作证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贾母

    曹雪芹用“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套住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又让几百年来的读者争论不休,可真够坏的。不过,如果说到薛宝钗是不是宝黛感情的第三者,这个恐怕就很明确了,宝钗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曾做过“第三者”。当然了,在林黛玉心里大概算是的。自从薛宝钗进入荣国府,除了容貌和黛玉一样绝美,

  • 林黛玉死后留下两罐茶叶,贾母见后潸然泪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贾母

    林黛玉死后留下两罐茶叶,贾母见后潸然泪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红楼里的女子的命运总是惹人担心,也正是这样的悲欢离合造就了不可替代的红楼。世上走了一个林黛玉,却留下两罐茶叶,引得世人无限唏嘘,也让人难免多去琢磨这其中的意味。这恰恰是红楼梦读起来脍炙人口,却又让人心生怜爱的地方。这两罐茶叶,在普通的人看

  • 贾母将林黛玉接来身边,不仅仅是因为女儿,其实是另有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贾母

    林黛玉其实在一开始就是一个悲情的人物,这个基调奠定得非常明显。她之所以会来到贾府,就是因为母亲过世了,然后贾母觉得需要接到自己身边教导,很多人可能贾母对林黛玉非常的好,待遇可以说和宝玉完全不差。当然在表面上,我们只知道贾母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因为太过于疼爱自己的女儿,然后女儿过世了,她将这一

  • 贾母宠爱贾宝玉,是短视还是远见卓识?贾宝玉走向歧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贾母为什么意识不到对贾宝玉的宠爱会导致他走向歧途?不吐不快。贾母宠爱贾宝玉不假,但是这种宠爱不是溺爱,而是有原则的爱。贾宝玉也没有走入歧途。所以说贾母的宠爱,没有导致贾宝玉走向歧途。第一、贾母宠爱贾宝玉不假,但是有底线。 1.贾母溺爱贾宝玉的原因。《红楼梦》第3回,有一段林黛玉的心

  • 贾母的三个孩子关系由这些细节可见一斑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贾母

    很多人看到黛玉进府时两个舅舅避而不见,便以为是贾赦两兄弟与贾敏关系不好,其实是不对的。两个舅舅不见外甥女黛玉,最大的缘故是封建礼教约束的缘故,古人讲究同性接待同性客人,比如宝钗一家进府时,王夫人携薛姨妈宝钗等女眷见了贾母,而薛蟠则是见了贾政后又由贾琏引见了贾赦。此外,就是作者行文章法所致,如黛玉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