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黛玉死后留下2瓶茶叶,贾母见后大吃一惊,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林黛玉死后留下2瓶茶叶,贾母见后大吃一惊,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倾城之殇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4/3/12 23:35:36

每每提及宝黛爱情悲剧,总不免令人叹息。《红楼梦》以极其精炼的笔触,讲述了贾府日渐衰落的悲情故事,其中每一处情节安排都极其用心,譬如黛玉逝去后,留下的那两瓶茶叶。

林黛玉死后,贾母匆匆赶往潇湘馆,看到两瓶茶叶时不禁落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为何这两瓶茶叶会让贾母有如此反应?

一份茶叶,个中缘由众人晓

“茶”在古代传统习俗中具有重要地位,贾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茶叶密不可分。

黛玉刚进府时,贾府中的喝茶规矩便与她在家时不同,要一条条改过来,府里对于喝茶的重视可想而知。此后文中又出现了龙井茶、老君眉茶、六安茶等诸多茶叶种类,更显出贾府的富贵荣华。

黛玉死后留下的那两瓶茶,则是暹罗国,即古时泰国进贡来的茶。《红楼梦》中第二十五回提到,王熙凤打发丫头给黛玉送了两瓶茶叶,正是暹罗茶。

对于这种外来茶叶,众人尝后感大致相同。宝玉说“不大甚好”,宝钗说“颜色不大好”,凤姐也说“没什么趣儿”,可见三人对暹罗茶都不太喜欢。

毕竟作为茶叶发源国,本土的茶叶制作工艺更多元化,味道也更加香醇,更何况在富贵的贾府,什么样的好茶叶喝不到呢?三人对于外来茶持有这样的态度,也不足为奇。

但黛玉同他们的看法不同,她说自己吃着就挺好。见她这样喜欢,宝玉与凤姐便都把自己的茶叶送给了她。

也就在此时,出现了那段凤姐调侃黛玉的经典片段:“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一番话惹得黛玉红了脸,众人也一片欢声笑语。

王熙凤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出口的。她与贾母持有相同的观点,自林黛玉进府以来,便希望她能够嫁给宝玉,做个亲上加亲。以茶来打趣,也同样符合礼节。

古时男子托媒人向女方家送聘礼时,里面必须要包含茶叶,也被称之为“茶礼”,女子受聘,就称为“受茶”。黛玉正是听出了其中的这一层意思,才羞红了脸颊。

自进入大观园以来,她与宝玉便是情投意合,凤姐这番话正好说到了少女心事上。再加上林如海是探花出身,任职巡盐御史,他的女儿林黛玉必然要以正妻身份出嫁,“茶礼”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由此看来,黛玉收下这两瓶茶叶,不仅是因为中了自己的心思,更因为背后蕴藏的这一层“明媒正娶”含义。而包括凤姐在内,支持宝黛情缘的人也都知晓这份茶叶的不一般。

两层原因,黛玉存茶未饮尽

身为“潇湘妃子”,才华横溢的黛玉,品行也同样高尚。茶作为君子饮品,同样是她的心头好,更别说前文提到过,她很喜欢暹罗茶的味道。那为何在她死后,两瓶茶叶没能喝完呢?

第一个原因,便是黛玉身子虚弱,不宜过多饮茶。书中第三回提到,林如海曾经教导黛玉“惜福养身”,饭后过一时再喝茶,才不会伤了脾胃。

喝茶太多本就有副作用,尤其是浓茶,对于心脏与睡眠都有不好的影响。林黛玉体弱,在这件事上更是留心,因此,即便再喜欢这份茶叶,也不能一次喝太多。

到了后期,黛玉病症加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更没有心思与精力去细细喝茶、品茶。这两瓶没能喝完的茶叶,也是她身体糟糕情况的证明。

第二个原因,便是黛玉将茶叶作为了“聘礼”,舍不得喝。前文提到,王熙凤赠予她暹罗茶时,开了做贾府媳妇的玩笑。虽说是玩笑,可凤姐到底算是家中管事的长辈,话里总归带了几分真情实意。

书中第三回写道,黛玉刚入府,在安置她住所时,贾母曾说让黛玉住在碧纱橱里,而宝玉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一里一外,都陪着老祖宗。从这时起,二人之间的情愫便埋下了种子。

放在当时那个年代,让两小无猜的一对兄妹这样居住,不得不说其中也有长辈撮合的心思。

林黛玉千里迢迢投亲而来,本就寄人篱下,若是能与宝玉喜结良缘,也是为自己找了个好归宿。更何况二人早就情投意合,此时收到茶叶,自然内心欢喜,如同宝贝一般珍藏起来了。

三重忧思,贾母知命不久矣

黛玉死后,贾母前往潇湘馆,凤姐同她说了茶叶的来历,贾母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也知晓自己命不久矣。为何贾母会有这样的预感?

其中第一层,便是贾母身体不好之忧。作为贾府中德高望重的老祖宗,贾母的年纪放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长寿。

第三回中,黛玉初进府,说自己现今吃人参养荣丸,贾母就表明她这里也在配药丸,多给黛玉配一料就是。第三十九回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也表明刘姥姥身子健朗,比自己强了不少。

由此可见,尽管贾府中的生活十分滋润,贾母的身子也仍旧不太康健。此时见到黛玉的遗物,想到这个外孙女的身体状况,又对比自身,难免会心有所感,产生忧虑。

第二层,便是贾母拆散良人之悔。自黛玉进了贾府,贾母便格外中意这个外孙女。且不说因为黛玉母亲贾敏是老祖宗最疼的小女儿,单论黛玉自己的家世与才情,也是配得上贾府的。

但之后园中来了薛宝钗,这位处事圆滑、八面玲珑的姑娘很快赢得了不少长辈欢心,尤其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对薛宝钗是越看越满意。

毕竟在王夫人心中,贾宝玉是要考取功名的,林黛玉气质出尘,虽然与宝玉是灵魂伴侣,可在功名利禄方面看得太淡,不是家长眼中的优秀“贤内助”。

再加上后期黛玉身子愈发虚弱,作为贾府中众人专宠的宝二爷,贾宝玉的妻子显然不能这样病殃殃,若是调理不好,贾府甚至会因此绝后,这是断然不许的。

因此,尽管贾母最初中意黛玉,但后期也不得不改了主意,默许了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也正是因为这场婚事,让黛玉病情加重,最终魂归离恨天。

疼爱的外孙女因此离世,老太太又怎会不悲痛?直叹自己命不久矣。

第三层,便是贾母大势已去之感。贾母的命运,与贾府也是息息相关。随着她身体情况越来越差,贾府也显现出衰颓之势。直到后期贾府被抄家,贾母也寿终正寝。

凤姐告诉贾母,那两瓶茶叶是暹罗茶,作为外国进贡而来的茶叶,现今却被放在潇湘馆,甚至都未曾被喝过,孤零零摆在那里,像极了那时的贾府。此后的贡茶,乃至其他荣宠,也不会再随之而来了。

《红楼梦》描述了整个贾府的衰败史,林黛玉留下的两瓶茶叶,既是宝黛爱情悲剧的缩影,也是贾母乃至整个贾府步步败落的象征。

从这小小的茶叶瓶里,贾母见微知著,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也叹息树倒猢狲散,贾府终将破败,归为尘土。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贾母为何要给林黛玉换名贵的红窗纱?贾母的风流本性难改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贾母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大观园参观。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贾母看到窗纱旧了,当场吩咐让王夫人更换,并明确说要换名贵的红窗纱?贾母为何要这样做?她自己说了一个理由,但隐藏了真心。真正的答案被刘姥姥用一句玩笑话点破。1.贾母给林黛玉换窗纱,是名贵的霞影纱

  • 红楼梦:奴才赖嬷嬷家多豪奢?住楼房厦厅,出入乘车坐轿,其花园震惊了贾母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国公府贾府是钟鸣鼎食人家,诗礼书香之族。富贵奢侈,过着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红红火火的日子。贾府的富贵风流就不用说了,单说贾府的奴才家就比普通的仕宦家庭还要奢侈、靡费。赖嬷嬷是贾府的老奴才,儿子赖大是贾府的管家,赖家什么样呢?有多富有呢?第一、家里楼房厦厅。 有钱人家里的房子,比较多,各

  • 贾母非常喜欢王熙凤,年轻时的贾母和王熙凤有无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贾母

    贾母非常喜欢王熙凤,除了王熙凤是贾母的开心果之外,就是王熙凤有贾母当年的影子。贾母曾经说过:“…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年轻的贾母和王熙凤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让我们透过年老的贾母猜测一下。两个人性格都非常活泼,爱热闹。王熙凤是个热闹脾气,不管到了哪

  • 红楼梦:晴雯是贾母相中的人,王夫人将其撵走贾母为何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贾母

    我们都知道袭人当初是贾母安排给贾宝玉的,当时贾母是因觉得袭人可靠忠诚,所以就让她照顾自己最疼爱的孩子。贾母亲手挑选的丫环不多,能被她看上,定当也是有着旁人无法相比之处。正如林黛玉身边的紫鹃,也是贾母派给林黛玉的。也许在准备接林黛玉前来贾府之前,贾母在心中便已经打算好了让紫鹃前去伺候,这个紫鹃也就是贾

  • 《红楼梦》:林黛玉死时,贾母甚至都没去看一眼?是贾母狠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贾母

    文|四季文史曹雪芹《红楼梦》中,“十二钗”均有判词,宝钗和黛玉的判词并列排在第一。两人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二三句是写林黛玉的,她在柳絮词中叹到“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葬花词》里,林黛玉更是吟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 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这个像极了黛玉的小旦是龄官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贾母

    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这个像极了黛玉的小旦是龄官不知道咱们还记得否?第二十二回,有这么一个情节: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愈发不幸见的。因问他年岁,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咱们叹气了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给他两个,又另赏钱。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

  • 红楼梦:薛宝钗显摆红麝串,贾母大怒,连出三招薛家败下阵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贾母

    《红楼梦》过的最长的节是端午,从二十八回过到三十五回,整整八回。从元春赐下端午节礼开始,到宝玉挨打吃那个莲叶羹结束。发生的故事大大小小几十件,看上去一派荣华,其实里面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斗争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是王夫人和薛家利益集团,所谓的金玉良缘同盟,另一派是贾母、凤姐为代表的木石

  • 贾母一手促成宝黛感情,咋还两次给宝玉提亲?老太太是真高明人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贾母

    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年纪,细究起来,也不会超过六七岁,因为几年之后秦可卿林如海几乎同时去世,黛玉回南葬父,然后二次进京,这个时候贾府开始筹备元春省亲,又过一年之后,宝玉和众姊妹搬进大观园,到宝玉被魇魔,癞头和尚来救,说青埂峰上顽石化作的通灵宝玉已经下界十三年了。所以,这时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离黛玉第

  • 贾母的玩笑话,让薛姨妈想了好几天,终于明白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贾母

    贾宝玉在挨打之后,薛宝钗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来夸赞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看起来凤丫头凭她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贾母也丝毫不谦虚说,我现在老了,哪里还有什么巧的,当初我像凤丫头这么大的时候,比她还巧呢。其实薛宝钗这个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说奉承奉承话,她的确是认为贾母要比疯丫头强,贾母也确实没自夸,

  • 贾母非常喜爱林黛玉,为何黛玉去世当晚,贾母不去看一眼?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贾母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主要围绕着贾府中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讲述他身边痴男怨女的故事,从这些痴缠的故事里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没落。林黛玉的母亲是贾府最高掌权者贾母的女儿贾敏,父亲是巡盐御史林如海。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林如海的官不仅大,还和利润最高的盐扯上关系,林黛玉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