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宝钗要搬出大观园,李纨和尤氏为何没有挽留反而相视一笑

宝钗要搬出大观园,李纨和尤氏为何没有挽留反而相视一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年磨一见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3/12/7 0:35:27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邢夫人在大观园发现了绣春囊,派人送给了王夫人,王夫人命令王熙凤连夜抄检大观园。在抄检大观园时,因为是亲戚,王熙凤提出不抄检薛宝钗的住处,第二天一早就到稻香村向李纨辞行,当时恰好尤氏也在,当二人听到宝钗说辞时心”相视一笑,李纨和尤氏听说宝钗要搬出大观园,为什么没挽留,反而相视而笑?

李纨作为非常贤淑的寡嫂,在听完宝钗的理由后,很明显她知道宝钗是撒谎的,但她居然当着小姑子宝钗的面,和尤氏相向而笑,尤氏自然也心知肚明,故而回笑在我看来,这和平时压抑内敛的李宫裁有点不一样,这一笑,反而然我更加喜欢李纨了,这妯娌两的一笑把以往的假客气都打破了,反而更能体现出她们对抄件大观园和宝钗人品的心照不宣的真性情。

因为李纨知道宝钗的为人心性,就像凤姐说的,宝钗是那种“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那种人,和惜春有一处很像,很会自保,而且比惜春的自保还要高级体面,抄件大观园,作为宝钗,肯定想要避嫌,以免招惹一盆脏水,更不想趟进大观园这趟浑水,所以明眼人一听就知道宝钗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李纨和尤氏的这一笑,仿佛是会料到宝钗会这么想这么做了,妯娌两毕竟和宝钗没有血缘关系,这一笑,更是把嫂子对小姑子的小心谨慎自保的那种心态淡地嘲笑了出来。之所以没有客气地再三挽留,因为她们知道抄件大观园是王夫人发起的,而外甥女宝钗自然不会是王夫人的抄检对象,所以为了顺领导的意思,作为大观园的执行者和围观者自然也希望宝钗不要趟进这个是非之地,所以,当宝钗提出要搬走的理由时,李纨自然印证了自己的想法,给一个方便和自由给宝姑娘,保全宝钗,也在顺应王夫人。

抄检大观园本就是愚蠢的行为,王夫人虽然战胜了邢夫人,但是牺牲了宝钗。王夫人通过抄检大观园,因为司棋的私情曝光,所以打击了邢夫人,使邢夫人不再给王夫人出难题。王夫人还借机铲除异己,除掉了贾母放在宝玉身边的晴雯,告诉贾母她已经把袭人提拔上来了。而贾母对王夫人的公开挑衅没有多说一句话。王夫人没想到,宝钗在这次事件中吃了哑巴亏,无法自证清白,只好搬走。即使王夫人亲自让宝钗回来,宝钗依然拒绝了。王夫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李纨和尤氏自然乐见其成。

标签: 尤氏

更多文章

  • 薛宝钗要搬出大观园,尤氏和李纨为何没有挽留,反而相视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尤氏

    抄检大观园,是继秦可卿丧事、元春归省、宝玉被打、除夕祭祖后贾府的第五件大事,而这一件大事,是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观园抄检,缘由甚多。看似因园中发现绣春囊,有女儿妄动风月落人把柄而起,却不过是个启畔之由。事实上在此之前,大观园已经乌云压顶,黑风飒飒。下人中婆子、媳妇屡生事端,

  • 看似一无是处的尤氏,她的三个优点王熙凤无论如何都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尤氏

    文/酒馆说戏人在《红楼梦》里尤氏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是宁府贾珍的妻子,是宁府实际的当家人。她没有良好的家世背景、知识学问,也没有王熙凤一般的巧舌如簧,可是她却得尽贾府上下人等的喜欢和尊敬,贾母也特别的信赖她。如果尤氏真如王熙凤口中那般一无是处,那么她怎么可能会得到那么多的赞誉和信任?骨子里王熙凤看不上

  • 87版《红楼梦》尤氏三姐妹现状:大姐复出不红,三姐转行二姐最牛

    历史人物编辑:风月独酌酒标签:尤氏

    提到翻拍成电视剧的《红楼梦》,我想大家心中一定都马上想起了87版,无论这些年来红楼梦是怎样被一次又一次翻拍,始终没能超越当年陈晓旭等人主演的红楼,在观众的眼中她们几乎成了原著人物走出来的真实化身。87版《红楼》不但是红楼的教科书模板,当初这部剧拍摄之用心,更是让无数电视剧导演以及制作团队汗颜。如今娱

  • 为什么尤氏不能入选金陵十二钗,不是不善良是因为曹公偏心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尤氏

    文/陌游常乐对于这个问题很是简单,在金陵十二钗之列的都是一群命运悲剧的姑娘,尤氏不在其中并不是表示她不优秀,只是代表着她没有那样悲剧的命运。尤氏平日里为人善良,所以她会是一个有福报的女子,她不在十二钗的正册也属正常。第一个原因,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是和宝玉的生命有许多联系的人其实曹公写金陵十二钗的时候也

  • 尤氏没口齿没才干?她的一句话让凤姐只能求饶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尤氏

    宁荣两府有三个玉字辈的媳妇,其中李纨因丈夫贾珠去世后便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府中之事一概不闻不问,也不好过问,王熙凤则是李纨对立的极端,她贪婪狠毒、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荣府大小事务多由其一手打理。而尤氏则夹在王熙凤与李纨两者之间,虽为宁国府的当家女主人,但她没有王熙凤的权谋机变,巧言令色,又不能像李纨

  • 《红楼梦》薛宝钗离开大观园时,为何尤氏跟李纨都松了一口气?

    历史人物编辑:焕焕搭配标签:尤氏

    薛家从进入贾府开始就想着在贾府安营扎寨的,把薛家客人的身份变成一家人的身份。贾母多次明里暗里曾几次想着把薛家赶出去,其中最明显的是贾元春要省亲,贾府需要做体面的迎接仪式,为此不但建造省亲别墅大观园还要买戏班子回来排练戏曲,叫薛姨妈把梨香园让出来给这班戏子居住跟排练,这无疑是直接打薛家的脸,但薛姨妈假

  • 《红楼梦》看懂了尤氏,才懂女人的悲剧,她活成了“影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尤氏

    尤氏,一个有着和王熙凤一样的当家少奶奶身份的女人,却活成了女人的悲剧。在贾宝玉看来这世间唯有女子是最清净之物。就像宝玉说的“‘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女儿本是圣洁清爽的,但婚姻却会慢慢讲她吞噬,让她变得污浊不堪。婚姻并不像坟墓,坟墓只会埋葬青

  • 红楼梦夜宴贾母打趣尤氏:人情味,是一种珍贵的修养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尤氏

    红楼梦里的贾母,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老太太。至少,前八十回里,贾母是一个真正优雅的贵族夫人。01贾母的人情味贾母的人情味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她虽然看重宝玉,却很少重男轻女。黛玉初来贾府,宝玉便问她的玉,听黛玉没有,便发狂要砸自己的玉。一般的老太太,或许生气、或许愤怒、或许迁怒,但贾母的一番话,却安抚好

  • 红楼梦:为什么说尤氏“心里有鬼”,真像王熙凤说的那样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尤氏

    红楼梦:为什么说尤氏“心里有鬼”,真像王熙凤说的那样无能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起码有两处直接点到尤氏“心里有鬼”。第次在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惜春发脾气时候说的话:“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

  • 为什么贾府和王史这样的豪门结亲,也与尤氏、秦氏这样的寒门结亲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尤氏

    文/陌游常乐我想这于古代的一种想法有关“嫁人要嫁高,娶妻要娶低”有关。贾蓉娶秦可卿应该就是有这样的缘故。如果是一点都不般配的话,贾家一定不会通过这样的亲事。秦可卿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是也是有实权,秦可卿怎么着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而且秦可卿的相貌、性情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好,这也是她的优势。贾家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