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观园起诗社,李纨明明出得起钱,为何偏偏拉上不会作诗的王熙凤

大观园起诗社,李纨明明出得起钱,为何偏偏拉上不会作诗的王熙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韦祖创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2/7 10:53:17

(历史释疑第128期/奉天玉)

通读《红楼梦》,我们不难得知,虽然贾府看似富丽堂皇,却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要靠放高利贷和坑骗亲戚维持生计。但是,贾府公中没钱,不代表每个人都穷。首先,借住在贾府的宝钗和黛玉,手里都是有钱的,一个开口就要供别人每天一两燕窝,姐妹们聚会,直接摆起螃蟹宴;一个打赏其他人房里的小丫鬟,顺手就是好几百钱。其次,贾母本人也非常富有,她的体己物件,被贾琏偷偷变卖了不少,却毫无察觉。

除开她们之外,不显山不露水的李纨,也是个隐形富婆,小说第四十五回中,大观园里的姑娘要起诗社,钱不凑手,李纨带着她们去找王熙凤要钱的时候,王熙凤给她算了一笔账,提到李纨每个月月钱就有二十两,和贾母、王夫人等人看齐,这样一年下来就有二百四十两。比王熙凤整整多了一倍,贾府的姑娘,每月份例更是只有她的十分之一。

这还不算,大观园中她的住处为稻香村,附带可以出租的田地,收的租子不会归入公中,这又是两百多两。再加上她自己的嫁妆,贾兰的月钱等等,一年净收入近五百两。而且她平时少有交际,一直围着儿子打转,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按理说,小姑子们要起诗社,要不了太多银子,大家还凑了份子,她作为大嫂子,又是富婆,差的钱自己垫上也没什么。可她偏偏没有这么做,而是带着姑娘们找上了王熙凤,借着让王熙凤做“监社御史”的名义,把根本不会作诗,甚至不识字的王熙凤拉了进来,要走了五十两银子。

李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她本性吝啬吗?还是她怀有其他的心思。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红学界的一种说法,即李纨是一个冷心冷情的人,在曹雪芹原本的安排中,贾府出事的时候,她冷眼旁观,带着儿子贾兰分了出去,因贾兰被封诰命,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贾家。如果李纨真的早就在心里与贾府划清了界限,那么她拒绝自己掏钱起诗社,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原文,就会发现真相并非这样。

首先,李纨并不吝啬,她在起诗社的时候,只让宝钗、黛玉等人,一人出了一两银子,香菱、宝琴等人更是直接不用出钱,而她自己却要出五六两给大家兜底。按每个月起一次社来算,一年下来她自己就要掏六七十两银子,不算小数目。她虽然有钱,却是自己应得的,她根本没有义务用自己的梯己钱供小姑子、表姑娘,甚至小叔子们玩乐。何况,贾兰年龄还小,她为儿子攒点家底不是应该的吗?

其次,她找王熙凤要钱,虽然看似是在抠王熙凤的腰包,实际上却是在向王熙凤申请批公款。府里的公子小姐要玩,又大都玩不起,除了找长辈撒娇要钱,只能从公中出钱了。李纨只不过是因为已婚身份,又年龄最大,起了个领头作用而已。她和探春整出“监社御史”的名头,不仅是为了要钱的时候更加体面,还给了王熙凤拿着公款去她们那里吃喝玩乐的机会。

另外,李纨故意带着大家走这一圈,与王熙凤半真半假的相互打趣一番,或许也有替王熙凤解围的意思。毕竟在贾府一向体面的王熙凤,在李纨找她要钱的前一天,竟然借着酒醉的名头,发作贾琏和早就成了通房丫头的平儿,不仅打了平儿,还大闹了一场。大观园里的小姑娘都未出阁,没见过这样的事情,往后再见到王熙凤难免尴尬。

李纨借着要钱的名义,带着大家去王熙凤处闹了一场,还故意提到要为平儿撑腰,为王熙凤圆过了前一天的事情,消除了大家对她的芥蒂。也正是因为这样,王熙凤才大方的拿出五十两银子,供她们消遣。可见荣国府中虽然龌龊事很多,也充满算计,却还是有几分温情在内的,我们不该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她们。

参考资料|《红楼梦》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默默无闻的李纨突然充满生命力?因为稻香村唤醒了她的本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李纨

    稻香村是田园农舍的样子,这里不同于别处需要的宁静,这里的鸡鸭鹅的嘈杂,再加上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稻香村有着生机勃勃的样子,这看似与李纨需要守寡清静的形象不符,可实际上却是曹公给李纨的一点祝福,希望李纨拥有人间烟火气,开始新的生活。在入住稻香村之前李纨的生活就是平平的淡淡和无人关注,可是来到稻香

  • 红楼梦中的三种窗,讲述宝玉、黛玉和李纨屋里窗户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李纨

    进到一间屋子里就会下意识的去找寻窗户所在的位置,因为想要看看看这个屋子的通风和采光如何,也想看看窗外的风景是什么样的,窗子是一个屋里的灵魂,并不是非它不可,可是如果没有那么整个屋子都会大打折扣,因为对窗户的特殊情结,窗子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红楼梦中的窗户有三种不同的美,其一就是窗中景,通过窗子能够按

  • 巧姐有难了,李纨却对她不管不问,其实背后原因很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李纨

    《红楼梦》中最为引人注目者莫过于形形色色、如花似玉、各有千秋的美女。有人独爱林妹妹之柔美,却也不妨碍有人唯独欣赏王熙凤之泼辣精明。可有一个女子似乎始终是沉默甚至会遭到遗忘的,那就是李纨。李纨出场,总是一副娴静尊容,无所争抢,顺水行舟之模样。这样其实和她身世遭遇有极大关系。李纨系贾珠遗孀,算得了宝玉大

  • 巧姐被卖入烟花巷,贾琏和李纨为何不管不问?贾母曾说出背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李纨

    文|四季文史一部《红楼梦》,半部清代史。曹公这部文学作品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小说中以少见的女性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豪门家族由盛而衰的全部过程。与此同时,这些群芳也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人感慨不已。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多女性,在繁华的大观园里,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但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随

  • 贾琏和王熙凤办的一件事,得罪了独自午睡的李纨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李纨

    其实,《红楼梦》一书,在很多地方都不惮于用残忍的手法呈现出人物命运的悲惨。很多地方运用对比手法,加深了悲者的悲,痛者的痛。书中第七回,周瑞家送花给姑娘们的这一次事件,不仅惹了林黛玉,还让李纨成了最尴尬的人。而在她人生最悲凉的景况,贾琏的笑声更凸显了她的悲哀。李纨是王夫人的儿媳,是王夫人比较亲近的人。

  • 李纨是《红楼梦》中唯一有名有“字”的女性,她的名字有何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李纨

    文|四季文史在《红楼梦》中,曹公极善于利用名字来刻画人物。就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而言,他们的性格往往是多重的、组合的和复杂的,有时一个简单的名字只能反映某个方面,而不能呈现其全部,因此,曹雪芹便用为其取字、取号等多种形式作为补充。李纨,字“宫裁”,她是全书中唯一有“字”的女性,但我们知道,古代女子社会

  • 同样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何王熙凤却比李纨更会管家?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李纨

    《红楼梦》中贾府年轻一代的女子似乎都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大观园中的姑娘们还经常举办诗会这些活动。除了黛玉、宝钗这些顶尖的才女,探春等人也很有才情。但是贾府有一位女子不同,她同样是贾府的红人,但是却对读书赋诗这类事闭口不谈,甚至可以说是人生遗憾。她就是王熙凤,手握大权却目不识丁的女子。王熙凤算是深受

  • 稻香村经历三次改名,稻香村的定名让李纨摆脱生活的三重束缚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李纨

    稻香村是潇湘馆之后的第二个院落,这里从未进门开始就展示出它的朴素,用黄泥筑造的矮墙,墙头只用稻茎掩护。稻香村外围有桑树、榆树等树作为篱笆,中间的屋舍都是茅屋,四周还有很多的农田土地,这完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农庄。大观园中各具特色,这里的田园风光可谓是独一无二。过不久这里就成为李纨在大观园的住所,稻香村

  • 《红楼梦》里的李纨很低调,但为什么比王熙凤拿的月钱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李纨

    李纨在《红楼梦》中存在感不强,但作为贾家的媳妇、“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她的出身其实是很高的。第四回说:“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要知道,明清两代的国子监既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而“祭酒”就是这个双重机构的主管。也就是说,李纨的父亲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部长兼北

  • 红楼梦:李纨是一个成功的母亲,贾母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纨

    小说《红楼梦》里,最成功的母亲应该是李纨,李纨只有一个独生子贾兰,贾兰相貌清秀,为人儒雅,勤奋好学,做诗做得比贾宝玉还好,后来在贾家败落之后,贾兰考上了科举考试,重振贾家。贾兰应该是贾家最优秀的子弟,李纨应该是贾府(宁国府和荣国府)最成功的母亲,她当然比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成功。贾母是荣宁二府最为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