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嬛传》余莺儿:成也甄嬛,败也甄嬛

《甄嬛传》余莺儿:成也甄嬛,败也甄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爱分享美食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4/3/12 23:40:54

莺儿,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只因除夕夜在倚梅园中偶然听到甄嬛的愿望:

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一朝回到解放前的余氏,却没有为此而清醒,反而怨恨甄嬛,成了华妃和丽嫔的工具。指使花穗和小印子在甄嬛的药中下毒,事发后成为待罪羔羊被打入宫。

此时,甄嬛及时的让皇上知道自己才是除夕夜在倚梅园中许愿的女子:

但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自己才是与皇上偶遇的女子,使得皇上立马改变了心意,赐死余氏。

余氏在皇宫中的起落,可算的是:

成也甄嬛,败也甄嬛

纵观余氏的起落,可以让我们明白几个道理。

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实,冒充甄嬛事小,最重要的是,欺骗皇上。欺君,那可是杀头之罪。

余氏,作为一个宫女,连这点小常识都不知道,可真是无知到了极点。

最后,她的死,也是因为欺君,就象皇上最后说的那样:

她欺君罔上,竟然敢自称是那日在倚梅园与朕说的人,借此攀附皇恩。她屡屡以下犯上,朕都念及当日情饶过了她,如今却是罪无可恕了。

所以,余氏的无知,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2.不读书只看到风光

读书看到了风光背后的危险

余答应得了皇上的眼之后,封为官女子,又会唱曲,为皇上解闷,又被晋升为答应,还被封为“妙音娘子”,可算是一时风光无限。

欣常在的宫女拿着的风灯不甚掉落地上,惊了余氏的驾,她一个新贵就敢把欣常在打入慎刑司。

对于这件事情,浣碧想到的就是“在宫中没有恩宠真是可怜”。而甄嬛想到的却是更深的一个层面:“余氏恃宠而骄,夜半高歌,又把欣常在关进慎刑司,倒是好事”,说明余氏是自寻死路。

余答应与沈贵人在路上相遇,稳稳的坐在软轿上,趾高气扬的让沈贵人让路。沈贵人可是生生比她高了两级,人家还出身高贵,有极硬的娘家。

浣碧和佩儿路遇余氏后,浣碧就酸溜溜的说:

本来一样是宫女,她唱个曲,摇身一变成主子了,而我们呢,去内务储拿份例的东西都要看人眼色。

浣碧和佩儿两个丫头,没有读过什么书,看事情只看到表面。只看到余氏唱个曲,就成了主子了,说话的口气完全是羡慕嫉妒恨,完全没有想到余答应一个既无娘家后台,又得罪了一后宫的女人,哪天失去皇上的宠爱,该怎么活呀,等待她的将是无底的深渊。

这些潜在的危险对于浣碧来说太深,她完全想不到,只看到眼前的光景。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对同一件事情,看到的深层次的含义完全不同,不读书只看到表面,而读书之人却能看到表面背后的真正的含义,这才是读书的根本。

3.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咋死都不知道

皇上身边的太监虽然地位不高,但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与皇帝朝夕相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太监对皇上的影响可是不敢小觑,权利也是极大,随便不经意间上个眼药,递个小话,都可使一些公大臣,后宫嫔妃从高高在上的位子上瞬间跌落下来。

特别是对宫中的嫔妃,更是巴结收买皇上身边的太监。

就像甄嬛怀着果郡王的孩子想回宫,还不是买通了苏培盛。苏培盛把皇上从皇宫中引了甘露寺,又从甘露寺一步一步引向了凌云峰,从而顺利的再次回到宫中。

除了苏培盛,皇上身边其他的小太监,各宫嫔妃见到了,都是和颜悦色,生怕哪句话不对,得罪了这些公公。

余答应,这个小主,就脑袋进水似的,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小厦子,让他徒手剥核桃,生生剥的双手都是血。

今日得罪了小夏子,明日就被报复回来。

余氏在花园中冒犯甄嬛,被皇上当场看到,被降为官女子,身边只留一个宫女侍候,住的地方脏乱不堪。余氏拿着一个镯子贿赂那个小太监,希望能见一见皇上,还记得那个小太监说的话吗?

咱们那都是由厦公公吩咐,小主您不是最瞧不起这些阉人,咱们哪配侍候您啊。

然后一甩袖子走人了,瞧都不再瞧她一眼。

最后,余氏被皇上赐死,但是她死活不肯自尽,还是被小厦子当场活活勒死,也算报了当初徒手剥核桃的仇。

所以,做人,不要一朝得势,便飞扬跋扈,谁都看不到眼里。其实往往是那些你看不到眼里的小角色,某个时刻将把你送入地狱。

人人都是平等的,做人,既不要趋炎附势,也不要低眼看不起别人。

标签: 莺儿

更多文章

  • 甄嬛传:皇帝为什么会宠幸并纵容余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莺儿

    上一篇对话分析录写到“余莺儿初见皇帝时的对话全靠苏培盛的事先培训和指导“,因为苏培盛安排指导的好,加上余莺儿的优秀表现,她开始得宠了。但是,从后宫职场的秩序和规则来看,余莺儿这职场飞升的能力是很反常的,几乎等同于从清洁工升职为核心业务的部门主管,直接和大老板对接了。还有更反常的,余莺儿得宠后非常嚣张

  • 《甄嬛传》:余莺儿,职场和情场都容不下作弊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柚子娱乐记标签:莺儿

    余莺儿是《甄嬛传》死的最早、最惨的女人,被太监小夏子活活勒死,她的结局在意料之中,因为她踩了职场和情场的地雷:作弊。余莺儿本是普通的宫女,因为除夕之夜听到了甄嬛在倚梅园祈愿,甄嬛仓促之中谎称自己是宫女。第二天皇帝便让苏公公通过对出“逆风如解意”的下句来寻找倚梅园那个只闻其声,未闻其面的神秘宫女。所有

  • 《甄嬛传》余莺儿其实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新技能标签:莺儿

    也是因为余莺儿的目中无人,所以她把欣常在关入了慎刑司。电视剧中,余莺儿因为获得了皇上的宠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一次淳贵人和欣常在正走在回宫的路上,灯笼被风吹得烧了起来,使余莺儿乘坐的马车受了惊,把余莺儿震了一下,结果余莺儿就和欣常在发生了口角,不顾欣常在的位份以及资历,一怒之下将欣常在关入了慎行司

  • 看看莺儿跟紫鹃教养的差距,就知道宝钗远比不上黛玉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莺儿

    曾有人精辟地指出:“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红楼梦》里,向来不乏互相对比映衬的人物。荣府有个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的王熙凤,宁府就有个“锯了嘴的葫芦”尤氏来衬她;迎春懦弱胆小、资质平庸,就有个魄力超凡、精明能干的探春来衬她;贾府有个雍容华贵

  • 八十回后宝钗出嫁,会带着莺儿做陪嫁丫鬟吗?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莺儿

    肯定带过来了啊。第一,八十回中已经有预示:“宝姐姐也就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红楼梦》例无虚笔。宝玉这么说了,当然会有着落。第二,按照惯例,小姐出嫁时,要带最得力、跟得最久、最知心或者说最可信任的丫鬟。而莺儿,符

  • 《甄嬛传》里盛宠的余莺儿因为这三点,把自己的未来作没了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莺儿

    《甄嬛传》中余莺儿在宫女中算是运气好比较的一个,仅仅因为余莺儿大胆对出皇帝在倚梅园中听到的一首诗,于是封了她为官女子,因她会唱昆曲,又升了答应位份,且被赐封号“妙音娘子”。从宫女到宠妃简直光速。皇帝恩宠她,一时之间,她成了后宫里人人惊奇且妒忌的对象。按她原有的命运来看,她有这些成就真的算是命极好的了

  • 为什么没人欺负余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萌面怪标签:莺儿

    后宫里处处是争斗,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后宫也是一个拜高踩低的地方,人性的丑陋之面一览无遗,而越是处在食物链下层的嫔妃,资源和后台越少,就越是被动,也越容易受人欺负。在后宫里,没有宠爱,自然容易受到无视和欺压,而没有家世和背景,也是如此。就算是所谓的恩宠,也不过是

  • 安陵容到死也不知,她完璧归赵后,华妃赏给余莺儿玉轮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家乡景色美如画标签:莺儿

    《甄嬛传》真实再现了一些典型人物,艺术倾向自然流露。结构纵横交错,情节环环相扣,是其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甄嬛、安陵容、沉眉庄、富察贵人等菜鸟宫女入宫后,上演了一连串好戏。没想到,一向傻乎乎的夏东淳进宫没几天,就被华妃赏赐“一丈红”,被打入冷宫,之后夏东淳消失在后宫。小编还记得

  • 袭人明明会打络子,为何还让宝玉麻烦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莺儿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在请莺儿打络子之前,宝玉正挨了打休息养伤中,袭人在王夫人那说了一大堆急王夫人之所急、想王夫人之所想的肺腑之言。王夫人对袭人本就印象极好,这会心下越发感爱袭人,并亲口承诺把宝玉交给袭人,也就是说王夫人已经默许承认了袭人的姨娘身份。这时候的袭人揣摩王夫人的喜好和作风、再加上自己心里的

  • 《甄嬛传》:安陵容亲自去冷宫让人勒死余莺儿,根本不是为了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莺儿

    愿你一生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正文共2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甄嬛传》前几集里安陵容给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楚楚可怜,时刻都需要人保护的形象。同情弱者这是人的共性,所以作为出身比较好的甄嬛的沈眉庄都对安陵容特别的照顾。尤其是甄嬛,如果没有她,安陵容说不定连宫门都进不了。如果按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