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何乔新简介 何乔新的后人

何乔新简介 何乔新的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3/12/17 5:14:54

乔新号椒丘、天苗,生于江西广昌,是明朝时期的官员,父亲何渊则是当时以廉洁闻名岭南的官吏,他亦受其熏陶成为了一个有品德、有文才之人,同样成为当时名臣,天下闻名。那么,何乔新的子女后人都有谁呢?

何乔新简介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何乔新的后人

五世孙:何源,万历初,为刑部右侍郎,亦有清节。著有《心泉集》25卷,其中文22卷,诗赋词3卷,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江西诗征》收其诗2首,县志存其文3篇。因为官清廉,卒时家徒四壁,竟无法入殓。灵柩经过吕梁时,军民扶柩号哭阻绝道路。抵家乡后,浙江嘉兴百姓不远千里竞相来广昌吊奠。谥“靖惠”,赠右都御史。墓葬于广昌县文会里清修上白丁山上。

标签: 何乔新

更多文章

  • 元朝大臣脱脱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脱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脱脱

    脱脱历任元朝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等职,主持修《辽史》、《金史》、《宋史》等,在政绩上也是成就斐然。在政治上他进行了“脱脱更化”,让元朝一度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现象,但最终脱脱被杀,元朝也命不久矣。脱脱是怎么死的脱脱出师之前,命汝中柏为治书侍御史,以辅助其弟也先帖木儿

  • 脱脱的书法 脱脱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脱脱

    脱脱别名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蒙古族,是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他信仰儒家思想、藏传佛教,他执政时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被誉为元朝最后的贤相,他死后元朝“后继无人”,很快就走向了灭亡。脱脱的书法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白麟是郑义门祖上名号,淮公迁到浦江后,改原香岩溪为白鳞溪,示不

  • 南宋著名抗蒙将领、学者杜杲后人 杜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杲

    杜杲杜杲生于邵武城关(今属福建)一个官宦之家,是南宋著名抗蒙将领、学者,曾解围滁州、在安丰之战及庐州之战中大败南下蒙古军,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平底船击杀蒙军,为保南宋江山、百姓安宁做出了贡献。杜杲后人长子杜庶,字康侯,官至江西转运副使,后遭诬陷冤死。次子杜庑,曾任奉直大夫、江西安抚司干官。长女,嫁文林郎

  • 陈抟生平简介 陈抟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抟

    陈抟陈抟人称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清虚处士,是北宋著名道学家,生于亳州真源县或普州崇龛县,他信奉黄老之学,代表作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钓潭集》等。那么,陈抟的出身地有何争议?陈抟生平简介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

  • 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对匡衡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匡衡

    匡衡匡衡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常为人解说《诗经》,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汉元帝也对他很看重。后匡衡官拜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丞相等职,封爵乐安侯,是一位以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元帝驾崩,汉成帝继位。有人给成帝上书弹劾匡衡说:“元帝时,中书令石显凭借

  • 匡衡简介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 匡衡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匡衡

    匡衡匡衡字稚圭,是西汉时期的官员、经学家,生于东海郡承县,他家贫好读,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至今。匡衡付出终有收获,他最终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学识之人,得到了帝王的赏识,成了当时名臣。匡衡简介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

  • 明朝初期结党朋欺左丞相胡惟庸生平 胡惟庸结局 胡惟庸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惟庸

    胡惟庸(?1380),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和州,始归附,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尔后,任宁国县主簿,进知县。做宁国县令,可以说是他起家的开始。当时太师李善长柄政,胡惟庸以黄金二百两行贿于李善长,从此青云直上,先迁吉安通判;至正二十四年(1364),设湖广行省,又擢

  • 清朝晚期爱国英雄邓世昌生平 邓世昌结局 邓世昌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世昌

    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它看到欧美殖民主义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清军在朝鲜牙山惨败。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李鸿章不得不增兵朝鲜。在甲午战争爆发

  • 魏收人品怎么样 魏收晚节不保 魏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收

    魏收工诗善赋,才华横溢,但其诗浮艳淫靡,就连他的代表作《魏书》都被时人称作“秽史”。572年,魏收逝世,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人品 魏收晚节不保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

  • 唐朝史学家李百药简介 李百药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百药

    李百药别名李重规,是唐朝著名史学家、诗人,代表作有《二十四史》之一《北齐书》、《少年行》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为北齐历史的研究提供文献。李百药简介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