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名将大司马荆州牧: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名将大司马荆州牧: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00 更新时间:2023/12/6 20:00:49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大家所熟悉的名将,基本上都是三国前中期的。比如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东吴四大都督等。那么,问题来了,在三国后期,为什么就几乎没有名将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很多人的一种感觉。不过,实际上,在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依然诞生了不少名将,比如蜀汉有姜维罗宪等人,曹魏有钟会邓艾等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也有陆抗这位名将。就陆抗来说,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陆逊的儿子。因为在三国后期的战绩表现,陆抗被称之为东吴最后的名将,此人去世后,吴国再无良将!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公元245年,陆抗20岁左右,孙权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其父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武昌。因为出身将门,陆抗很早就开始领军作战了。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彼时,陆抗只有20多岁,就成为了东吴的将军。也即陆抗和自己的父亲陆逊一样,都是在很年轻地的时候就出名了。公元257年,曹魏将领诸葛诞在寿春背叛曹魏。在诸葛诞和司马氏展开较量的时候,陆抗去寿春接援。

此战,虽然诸葛诞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陆抗深入到曹魏腹地后,依然击败了曹魏牙门将偏将军,因为这一战功升为征北将军。永安二年(259年),陆抗被东吴皇帝拜为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负责从关羽濑到白帝城段的防务。在陆抗步步高升的过程中,整个三国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大军消灭了蜀汉。另一方面,在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对于西晋来说,最大的目标显然就是消灭东吴,以此结束三国时代。其中,就西陵之战来说,就是东吴和西晋的一次激烈对抗。

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此战,西晋无疑希望借助于东吴将领的背叛,以此里应外合来攻入东吴腹地。在此基础上,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在兵力上,西晋朝廷总共派出了8万大军,而陆逊之子陆抗只有3万左右的兵马。在这场战役中,陆抗预料到对方会进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于是选择将计就计,换上了精锐兵马。对此,晋军可谓猝不及防,在遭到东吴大军的重创后,果然无计可施,趁夜间逃遁。

最后,在西陵之战中,陆抗遂攻陷西陵城,将步阐等人夷灭三族,西陵之战以吴胜晋败而告终。在西陵之战后,西晋考虑到东吴依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于是很长时间内没有发动大范围地进攻。凤凰二年(273年)三月,陆抗被东吴皇帝孙皓拜为大司马、荆州牧。凤凰三年(274年),晋武帝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公元274年的秋天,陆抗病逝,子陆晏嗣。陆晏与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领陆抗之兵。总的来说,在陆抗去世后,东吴再无良将。如同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陆抗去世后,东吴的灭亡已经是时间上早晚的事情了。公元280年,西晋大军消灭了东吴,结束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时代。

标签: 陆抗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名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4月10日),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

  • 三国曹魏名将前将军:文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钦

    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部将文稷之子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毌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专权的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等,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钦随

  • 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凌

    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举孝廉出身,授发干县令,迁中山太守。颇有政绩,迁司空(曹操)掾属。魏文帝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参加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册封宜城亭侯。参加石亭之战,跟

  • 三国曹魏都督荆州诸军事东武侯:王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基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青州东莱曲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毌丘俭、文钦之乱及东征诸葛诞之叛等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景元二年(261

  • 三国曹魏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陵侯:王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昶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

  • 三国曹魏荆州刺史征东将军:胡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质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黄初年间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和东莞太守,后又迁任荆州刺史

  • 三国曹魏大司农:徐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徐邈

    徐邈(171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

  • 三国曹魏大臣右中郎将:牵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牵招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出任护乌丸校尉。举茂才出身,从平汉中,授中护军。拜平虏

  • 三国曹魏大臣振威将军并州刺史:田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豫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

  • 明朝明宣宗皇后:孝恭孙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皇后

    宣宗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宣宗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与孙家来往密切。她见孙氏不仅美丽,而且聪慧,十分喜爱。后来,明成祖朱棣为孙子选妃,彭城伯夫人就将孙氏带入宫内。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册封山东济宁人胡氏为皇太孙妃,孙氏被封为皇太孙嫔。洪熙元年(14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