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杜恕?杜恕有哪些成就?

如何评价杜恕?杜恕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1/11 12:09:42

杜恕(197-252年),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尚书仆射杜畿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京兆杜氏。曹魏太和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得到侍中辛毗器重。历任弘农太守、赵国相、河东太守、淮北都督护军、御史中丞,出任使持节、建威将军、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受到征北将军程喜栽害。依附于大将军曹爽。曹魏嘉平元年(249年),贬为庶人,流放于章武郡。撰写《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笃论》四卷。嘉平四年(252年),杜恕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轶事典故

杜恕为人真诚务实,行事不作修饰,所以自少都没有什么名誉,为人虽然不交朋党,专心公事,正言说政而被辛毗赏识,但自己不拘人事,不对人作出防范,最终不理会袁侃的规劝,最终被程喜加害,令自己几乎被杀。

主要成就

魏明帝时,大议考课之法,杜恕上书:“若使法可专任,则唐、可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贵伊、吕之辅矣。”杜恕其实是搬出了历史的证据,以明德治的必要性。

针对当时“以儒家为迂阔”的社会思潮,尚儒的士人还展开了对重法思想的批判。杜恕在其著述《体论》中,批评了重法之人关注点狭隘的弊端,“今之为法者,不平公私之分,而辩轻重之文;不本百姓之心,而谨奏当之书。”即重法之人不平衡公私利益,只关注用法的轻重;不以民心为出发点,只关注法律文书的规定。杜恕还着重驳斥了重法之人对儒家思想的谬解:“是以为法参之人情也……而世俗拘愚苛刻之吏,以为情也者,取货赂者也,立爱憎者也,视亲戚者也,陷恕仇者也。何世俗小吏之情,与夫古人之悬远乎。” 即重法之人片面地论断,只要考虑了人情,就一定与贪赃枉法、个人喜好、裙带关系、挟私报复有关。很明显,这些正是汉末弊政的表现。应该说,儒家重伦理人情本身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合理性,其在实践中产生流弊,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合理性与其流弊混为一谈,所以杜恕认为,这是世俗小吏对古人思想的理解差之太远所致。

杜恕认为考课法不利于官员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且布衣之交,犹有务信誓而蹈水火,感知己而披肝胆,徇声名而立节义者,况于束带立朝,致位卿相,所务者非特匹夫之信,所感者非徒知己之惠,所徇者岂声明而已乎!”另外,对官员仅用检验政绩和赏罚来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导向,而对国家的统治而言,移风易俗才是更为根本的,杜恕就认为考课之法无益于“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治”。

杜恕以礼为万物的法式和规矩,并赋予礼以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的权威,进而论述了礼对协调政治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功用。杜恕的礼治主张切中曹魏名法之治的流弊,是魏晋之际治国方略由“以刑为先"向"以礼为首”转化期间的产物,在哲学论证上的不足又为魏晋玄学“名教自然之辨”、“体用之辩”留下了发展空间。

人物评价

《魏略》:“恕在弘农,宽和有惠爱。”

陈寿:“恕推诚以质,不治饰,少无名誉”、“恕倜傥任意,而思不防患,终致此败”、“恕屡陈时政,经论治体,盖有可观焉。”

叶适:“杜恕峭峻,特立之意长者。自达之言,於魏极少其比。虽两汉人,亦难之。”

郝经:“始司马朗建议,令州县领兵,杜恕以为非。卒成晋氏瓜裂之乱,恕之意虑远矣哉。”

标签: 杜恕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建威将军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杜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恕

    杜恕(197-252年),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尚书仆射杜畿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京兆杜氏。曹魏太和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得到侍中辛毗器重。历任弘农太守、赵国相、河东太守、淮北都督护军、御史中丞,出任使持节、建威将军、护乌丸校尉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仆射丰乐亭侯:杜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畿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畿出身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曹丕受禅登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武安君:白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以12万秦军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

  • 西汉初期政治家、丞相 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何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7月8日),沛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西汉初期重要政治家、丞相,汉初三杰之一。生平早年生活萧何出生于丰县,早年在沛县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沛县时代,萧何为主吏,刘邦曾担任亭长,为其下属。萧何与汉高祖刘邦、曹参、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县中

  • 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丞相:范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雎

    范雎(?-公元前255年),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也是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诬陷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

  • 曹操部将武卫将军牟乡侯:许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许褚

    许褚 ,字仲康,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早年聚亲朋数千户共同抵御贼寇。后来,率众归顺曹操。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累迁武卫中郎将,赐号“虎侯”。在潼关之战中,许褚吓退马超。

  • 三国曹魏将领徐州刺史威虏将军:吕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虔

    吕虔,字子恪。任城国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虔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曹丕继任魏王后,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再

  • 三国曹魏将领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聘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

  • 三国曹魏将领镇东将军执金吾:臧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流亡。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

  • 唐末五代淄青节度使:王师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师范

    淄青节度使王师范是唐末少有的具有儒将气质的藩镇统帅,虽然贵为一方诸侯,却对家乡益都县(淄青镇首府青州治所)的县令十分尊敬,每当有新县令赴任,他都会亲自备下倚仗迎接,行以大礼,自称“百姓王师范”。既然王师范文武双全,为何还被朱温灭族呢一,武将世家王师范出身将门,为淄青节度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