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特务机关

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特务机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3/12/22 21:06:52

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的特权监察组织、间谍行政机关和秘密警察部门。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心腹宦官出任头领。地址坐落于京师(今北京市)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以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常合称之为“厂卫”。东厂权利在锦衣卫以上,只对皇上负责,不经过司法部门准许,可随便监管通缉百姓,故而开明代宦官干政之端。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选用武力非法打倒了朱允炆统治。但那时候社会发展上对永乐统治的合法性质疑纷起。一方面朱允炆未死的流言蜚语时常发生,另一方面朝中的许多重臣对新统治并不十分支持。而明成祖亦对朝大臣多不信任。

他感觉设于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來并并不是很便捷,因此考虑创建一个新的组织。在明成祖举兵的历程中,一些宦官和僧人出过很大力(如知名的郑和、道衍),因此在他心中中,或者是感觉宦官较为靠谱,并且他们置身宫廷,沟通起來也较为便捷。因此明成祖一反太祖有关宦官不可干涉政务的限令,提拔宦官。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命所宠信宦官出任头领。创建东厂也有监控锦衣卫的用意。东厂创建更深的背景是明代提升君主专制。最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之后统辖权挪到宦官手上,其权利在锦衣卫以上。

成化十三年(1477年)春正月,明宪宗加设西厂,用宦官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利超出东厂,活动范畴自在明遍布全国各地。及至宪宗时又复设立“西厂”。这一组织“不特刺奸之权,薰灼中外,并东厂官校,亦得稽察”。之后虽因内阁大学士的“谏阻而罢”,但至武宗时“西厂复设”,产生东西“两厂僵持”的局势。甚至有,未几又设立“内行厂”,以大宦官“刘瑾躬自领之”,东厂、西厂皆受监临,“逻卒四出,天下骚然”。

明朝后期,阶级斗争、社会矛盾、统治集团矛盾激化日益恶化,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的君权遭遇比较严重危机,明熹宗提拔宦官魏忠贤,把中国历史上的宦官独断专行推倒登峰造极的程度。魏忠贤在宫内选会武功的宦官构成一支万人武装团队,做为羽翼;在外面搜罗齐楚浙党为主导的官员作养子走卒,称为“阉党”。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将有田尔耕等“五彪”,也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徧置死党”。

秉笔批红,把握朝廷,从首辅至百僚,都由他随意升职削夺;他掌有兵权,可随便任免督、抚大臣;他也掌有经济发展实权,派心腹宦官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堤,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內外大权一归忠贤”。外出车仗,如同皇上,所经的地方,士大夫都跪在路旁高喊魏忠贤九千岁。阉党和厚颜无耻官员还争相在全国各地为他建造生祠,一祠耗银数十万甚至于数十万两,祠成后,官吏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论死。魏忠贤独断专行时,厂卫间谍也是前所未有猖狂。

熹宗天三年(1623年),他自任东厂提督;锦衣卫的都督,则是他的干儿田尔耕。厂卫串通,大兴冤狱,迫害异己官员,威胁恐吓,暴虐老百姓。“民俗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于剥皮、刲舌,所害不可胜计,道路以目”(《明史·魏忠贤传》)一次,京城四个普通民众在迷室夜饮,一人酒酣耳热,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人害怕出声。骂者语音未竟,突有隶役数人冲进,捉四人拜见魏忠贤,魏一声令下将骂脏话者现场去皮,另三人赏钱放回。生还者吓得魂飞魄散,险成疯疾。魏忠贤肆虐专政七年,使明朝末年各种各样主要矛盾更为恶化,加快了大明朝的崩溃。思宗继位后,尽管拘捕了魏忠贤,罢逐了阉党,但积重难返,他依然任宦官、倚厂卫,还义正言辞地埋怨重臣:“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内臣”(《明史·宦官传》),就是这样直至明朝灭亡。

标签:东厂

标签: 东厂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厂即西缉事厂-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厂,明朝历史

    西厂是明代特有的官署名字,全名“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提升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以外加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统称厂卫,用宦官汪直为提督,其权利超出东厂,活动的范围自在明遍布全国各地。西厂的组员和东厂一样全是由锦衣卫中选拨出来的,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总数要比东厂多

  • 明朝三大营-明军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千营,五军营,明朝三大营,神机营,明朝历史

    明军三大营是明朝军队中最强悍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亲自下旨建立,分別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谈起大明朝的明军三大营,我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可是关于明朝三大营的战斗能力和编制,却沒有详细了解过。在明朝建立的初期,三大营多次追随皇上出战,并且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五军营明军三大王牌军之最,由大明朝各行省选调

  • 明朝水师-中国古代最强大的海军舰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水师,明朝历史

    明朝水师又被称为大明水师,是那时候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来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几大主力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全盛时期的1420年,大明朝有着3800艘船,在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及其驻守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远播漕船,在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除此之外还有着大量的护

  • 大明水师战舰种类多样,堪称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水师,明朝水师,明朝历史

    明朝初年曾有造船业的第一次高峰时段,史籍曾一度记述明初主动提升自己军事力量、修建战船,仅沿海地区一带的战船就会有五千艘上下,假如再加上临江临河的战船,明初的战船数量就更多的了。明朝中叶,为了更好地抵挡日寇,刮起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修建战船的高潮。明朝战船类型极多,除开前代现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

  • 明越战争-安南并入明朝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征安南战争,明越战争,明朝历史

    明越战争又被称为明征安南战争、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之为明与大虞战争,指的是明成祖派军征服越南地区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旧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之后,方独立成国。元末动乱,安南借机从元朝版图脱幅,一度出兵攻进思明路永平寨,超过元朝定界铜柱二百余里,占据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

  • 明英宗-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英宗,朱祁镇,明朝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人,大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大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少年天子宣德二年(1427年),孙嫔为明宣宗朱瞻基生下大儿子朱祁镇,封为贵妃。明宣宗体弱多病,册封出生四个月的朱祁

  • 明征麓川之役-明朝在西南统治的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麓川之役,明朝历史

    明征麓川之役,是明代朝廷讨伐云南省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俩叛变的四次战争。四次征伐各自产生於1439年(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明朝历经连年征伐,仍未完全平复叛变,最后以誓约方式结束;期内持续发起数十万人的攻击,导致大军疲倦、财政亏

  • 土木堡之变-明朝开始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明朝历史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信息不准兵败瓦剌的事情。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入明朝边境线,明英宗和王振亲率二十万大军出战,准备从大同北进,与瓦剌在明朝边境线决战。明军刚抵达大同就接获宦官郭敬的密报,获知瓦剌已做好充分的准备

  • 北京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北京保卫战,明朝历史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七日,“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入北京,造成极大的震动。北京內外,人人自危,文武百官,张惶失措,乃至在朝堂前失声痛哭。应对危机,诸臣有些人认为用黄金珠宝赎出英宗,有些人认为关掉城门坚守待援,更有翰林侍讲徐有贞认为迁都南京市,以避瓦剌兵锋。兵部侍郎于谦危急关头,大声疾呼:“言南

  • 朱祁镇的皇后-孝庄钱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钱皇后,朱祁镇,明朝历史

    孝庄睿皇后钱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人。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钱氏出生明朝靖难功臣世家。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下属,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爷爷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数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着军功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