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初大将凉国公蓝玉

明初大将凉国公蓝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32 更新时间:2023/12/11 8:15:12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军功。蓝玉当兵的时期,一开始在常遇春帐下效力,上任管军镇抚,办事很有胆有谋,面对对手勇敢,如果征战全是取得成功的。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跟前赞美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晋升千户和指挥使,后晋升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战四川,攻破锦里(今四川成都)。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归属于徐达之西路军。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峰官,刚开始先出雁门关,在野马川(今克鲁伦河,坐落于今中蒙边境)击败扩廓帖木儿游骑。又击败在土剌河(今土拉河,坐落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的部队,扩廓逃去。洪武七年(1374年),蓝玉又自己领兵攻破攻占兴和(今河北张北),虏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洪武十二年(1379年),蓝玉的部队全胜,班师还朝。同一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赏赐承袭官爵的凭据。

洪武十四年(1381年),蓝玉用左副将军的官阶,追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沐英带领王师三十万,往南征伐云南,蓝玉、沐英带领东路军一部分兵将,沒有进攻就拿到昆明,元朝右丞观甫保出城认输,栖身云南的残元阵营也被解决。另外,蓝玉又占领云南大理,在曲靖捉拿元廷平章达里麻,梁王在逃跑中途去世,滇地所有平定。战争结束后评功,蓝玉贡献尤大,提升俸禄五百石,并且蓝玉之女被册立为蜀王朱椿妃。

洪武二十年(1387年),蓝玉被明太祖官拜征虏左副将军,以征虏左副将军身份随大元帅冯胜北征元太尉纳哈出。二月初三日,冯赢率兵到达密云(今北京市),当获知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有元兵驻屯后,因此外派蓝玉带领轻骑冒着下雪发兵,杀元廷平章果来,擒果来的儿子不兰奚,并获得了元廷的人军马队。后率军乘胜狙击,当部队到纳哈出巢穴金山(今吉林双辽),纳哈出去装作认输,蓝玉等将领看得出他的计策并将其活捉,另外,纳哈的部队都归降。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带领王师十五万往北征伐,精兵出大宁,进至庆州,洞悉元主在捕鱼儿海,那时候敌阵仍在海东北地区八十余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鋒,率骑兵队快速靠近敌阵。对手认为明军欠缺各类植物,不可以深层次,故没加提防,再加风大吹拂风沙,大白天都看不到哪些。因此,明军的行動,元军没什么发觉。王弼率军忽然冲至敌阵前,元军大惊,匆忙应战,惨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皇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跑。捷报奏传至京,皇上喜事,赐诏奖赏犒劳,将蓝玉比成卫青李靖。蓝玉又占领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班师回朝,晋升凉国公。

蓝玉数次头领精兵,也数次有功,朱元璋对其优礼有加。蓝玉便日趋肆意蛮横,蓄养了很多庄奴、养子,趁势横行无忌。蓝玉曾侵吞东昌民田,被御史盘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跑。

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员没能立即开关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皇上闻知,很不开心。又有些人说他与元主的嫔妃有私,导致元妃惭愧自尽,皇上因此切责蓝玉。当时,朱元璋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蓝玉有这种过错,便将梁字改成凉,并命人将这种过错刻在承袭的凭据上。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帝宴席时口出傲语,军内将校升降进退,实权操于他一人,朱元璋数次责怪他。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明锦衣卫指引蒋瓛揭发蓝玉造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造反,拟订乘朱元璋藉田时动叛变。已经推进和提升君主专制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造反罪将其拘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高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为警诫臣子,朱元璋手诏通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世称“蓝玉案”。

标签:蓝玉

标签: 蓝玉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巩昌侯郭兴明朝初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兴,明朝历史

    明初名将郭兴(1330—1384),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乃是同乡,郭兴拳勇有膂力,擅长骑射。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兴聚集了数千名年少体壮的青年,起兵攻占了濠州,郭兴在郭子兴帐下任职。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郭兴与弟弟郭英也转投朱元璋麾

  • 武定侯郭英明朝开国元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英,明朝历史

    郭英(1335年—1403年),濠州人,籍贯山东巨野,后迁往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地区),明朝初期大将。郭英是郭兴的弟弟,兄弟俩一起投靠朱元璋,变成朱元璋的护卫。《三世家典》载郭英体长七尺,看起来和他人不同,智勇双全,善于弓骑。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江夏侯周德兴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德兴,明朝历史

    周德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元至正十三年(公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故乡招兵,周德兴便在这时候投奔了朱元璋,同一年随军攻破滁州、和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屡立军功,晋升左翼大元帅。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攻破高邮

  • 西平侯沐英-沐王府的创建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沐英,明朝历史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人,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代开国元勋,軍事名将,沐英出生贫困,从小颠沛,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养子。朱元璋夫妻待他如同自身的小孩一样,不但教他认字念书,还教他怎样领兵。沐英在战争、军营、军旅中渡过童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自己统率

  • 明初谋士诚意伯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伯温,刘基,明朝历史

    刘基(1311年七月一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思想家、作家,明代开国元老。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他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很快,听说七行俱下。十二岁考中秀才,乡村父老皆称其为“天才儿童”。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都大都(今北京市)报

  • 建文大臣方孝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方孝孺,明朝历史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台州府宁海人。曾以“逊志”名其书舍,因其故居旧属缑城内,故名“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专家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年幼年十分机敏灵巧,双眼神采奕奕,每日念书超出一寸厚。村里人称他为“小韩愈

  • 忠君爱国黄子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子澄,明朝历史

    黄子澄,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深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朝初期高官,官至翰林学士。明洪武十八年(公年1385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曾与皇太孙讨论撤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潘王皆拥雄师,如有变端,该怎么办?”黄子澄回答:“诸王仅有护兵,只有自守,假若发生

  • 建文帝大臣之齐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泰,明朝历史

    齐泰,原名德,字尚礼,雅号南塘。明南直隶溧水(南京高淳区)人,明朝初期名臣。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人。列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悲剧被雷击中,明太祖朱元璋去野外的祖庙开展拜祭,挑选朝中做官九年而且沒有过失的高官随同祭拜,齐泰满足这种标准因

  • “大明战神”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景隆,明朝历史

    明代前期将领,李景隆,字九江,南直隶盱眙(江苏盱眙县)人,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年青时喜读兵书,言行举止雍容华贵,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曹国公。数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承担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貿易,后执掌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明洪武叁十一年(1398年)

  • 明成祖-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成祖,朱棣,明朝历史

    名字:朱棣国籍:明代民族:汉族出生地点:应天(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皇上明成祖朱棣是明代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当政。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在应天,封为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击败侄子朱允炆,夺位即位。人死之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成“成祖”,明成祖当政期内健全政治体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