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定侯郭英明朝开国元勋

武定侯郭英明朝开国元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64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2:52

郭英(1335年—1403年),濠州人,籍贯山东巨野,后迁往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地区),明朝初期大将。郭英是郭兴的弟弟,兄弟俩一起投靠朱元璋,变成朱元璋的护卫。《三世家典》载郭英体长七尺,看起来和他人不同,智勇双全,善于弓骑。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

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郭英追随朱元璋攻破滁州、和县等地,报名参加了鄱阳湖大战,多有军功。《三世家典》载郭英于鄱阳湖大战时身负重伤,但仍不褪去,于泾江口击溃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率军进攻武昌,陈友谅部下陈同佥突击朱元璋军,郭英前去将其击杀。然后又追随徐达常遇春东征西讨,因功依次获封骁骑卫千户、指挥佥事、本卫指挥副使、河南都指挥使。《三世家典》载进攻密云时,郭英用诈败之计,引元军出城,设伏兵将其战胜。斩头几千余级,活捉元孛罗梁王。进攻太原时,郭英提议常遇春突袭王保保。郭英带领十几个骑兵队闯进王保保军帐,以火炮为讯号,常遇春引伏兵击溃王保保。

洪武十四年(1381年),郭英追随傅友德进攻云南,与宋焱章、胡海分军攻击赤水河。那时候暴雨下了很一段时间,河流涨的很高。郭英因此砍伐树木制成竹筏,伴着夜幕,一举将元军击败,并活捉元军头领。后又率军攻占曲靖等地,将各山寨如数拿下。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随傅友德拿下蒙化、邓川、云南丽江等地,前后左右歼敌一万三千人,活捉二千人,查获盔甲过万副,船舶一千多。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贡献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

洪武二十年(1387年),追随大将军冯胜发兵天津,打降纳哈出,进封征虏右副将军。返京后,朱元璋让郭英执掌皇宫禁兵。洪武三十年(1397年),郭英被任职为征西将军耿炳文的副将守备陕西,拿下沔县贼寇高福兴。返京后,郭英遭受御史裴承祖弹骇。朱元璋因此命诸戚里重臣讨论郭英的罪行,最终郭英获得饶恕。

建文年里(1399年-1402年),郭英从耿炳文、李景隆征讨燕王朱棣,万念俱灭。靖难之役完毕后,燕王朱棣即位为帝,郭英被罢黜回家了。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丧生家里,死年六十七岁。受赠营国公,谥威襄,葬于巨野城北郭家茔地。

标签:郭英

标签: 郭英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江夏侯周德兴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德兴,明朝历史

    周德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元至正十三年(公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故乡招兵,周德兴便在这时候投奔了朱元璋,同一年随军攻破滁州、和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屡立军功,晋升左翼大元帅。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攻破高邮

  • 西平侯沐英-沐王府的创建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沐英,明朝历史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人,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代开国元勋,軍事名将,沐英出生贫困,从小颠沛,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养子。朱元璋夫妻待他如同自身的小孩一样,不但教他认字念书,还教他怎样领兵。沐英在战争、军营、军旅中渡过童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自己统率

  • 明初谋士诚意伯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伯温,刘基,明朝历史

    刘基(1311年七月一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思想家、作家,明代开国元老。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他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很快,听说七行俱下。十二岁考中秀才,乡村父老皆称其为“天才儿童”。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都大都(今北京市)报

  • 建文大臣方孝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方孝孺,明朝历史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台州府宁海人。曾以“逊志”名其书舍,因其故居旧属缑城内,故名“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专家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年幼年十分机敏灵巧,双眼神采奕奕,每日念书超出一寸厚。村里人称他为“小韩愈

  • 忠君爱国黄子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子澄,明朝历史

    黄子澄,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深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朝初期高官,官至翰林学士。明洪武十八年(公年1385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曾与皇太孙讨论撤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潘王皆拥雄师,如有变端,该怎么办?”黄子澄回答:“诸王仅有护兵,只有自守,假若发生

  • 建文帝大臣之齐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泰,明朝历史

    齐泰,原名德,字尚礼,雅号南塘。明南直隶溧水(南京高淳区)人,明朝初期名臣。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人。列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悲剧被雷击中,明太祖朱元璋去野外的祖庙开展拜祭,挑选朝中做官九年而且沒有过失的高官随同祭拜,齐泰满足这种标准因

  • “大明战神”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景隆,明朝历史

    明代前期将领,李景隆,字九江,南直隶盱眙(江苏盱眙县)人,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年青时喜读兵书,言行举止雍容华贵,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曹国公。数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承担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貿易,后执掌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明洪武叁十一年(1398年)

  • 明成祖-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成祖,朱棣,明朝历史

    名字:朱棣国籍:明代民族:汉族出生地点:应天(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皇上明成祖朱棣是明代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当政。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在应天,封为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击败侄子朱允炆,夺位即位。人死之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成“成祖”,明成祖当政期内健全政治体制,发展

  • 四年靖难之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靖难之役,明朝历史

    靖难之役,别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代统治阶级內部角逐皇位的战事。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保证大明朝的安定团结,想尽办法提升皇室自身的控制力,其实际的方法便是分封制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孩子和一个从孙)封为诸侯王,分驻北边边境线和

  • 靖难之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靖难之役的结果,明朝历史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攻入金陵后,朱允炆在宫廷纵火,朱允炆自己不知所踪;自此其下落变成疑团。朱棣进城后,派人找到皇后的遗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傻小子,何必这般!”。接着六月二十日,以君王礼葬朱允炆,产生建文帝已死的假相。而朱允炆的下落变成了千载谜题。相传,郑和下西洋的目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