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国公冯胜大明开国名将

宋国公冯胜大明开国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51 更新时间:2023/12/4 14:23:24

明朝开国大将冯胜,初名国胜,后改成胜。与哥哥冯国用都喜欢读书,疏通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朱元璋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哥哥一起归顺,遭受器重。

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进逼龙湾。朱元璋率军抵挡,战于石灰山。冯胜攻在其中坚,击溃陈友谅军,又再次追击,败其于采石,因此占领太平。冯胜随军

征伐陈友谅,攻破安庆水寨,直捣黄龙江州,赶跑陈友谅,晋升亲军都护。冯胜又随军解安丰之围,迁升同知枢密院事。冯胜随军大战鄱阳,下武昌,克庐州,随后调兵攻取江西诸路。又与诸将占领淮东,克海安坝,取泰州。徐达围堵高邮下不来,回军援助宜兴,而命冯胜督率所留部队。高邮守将诈降,冯胜命指引康泰率百余人优先入城,城里守军关掉大门,将他们所有残害。朱元璋

大怒,将冯胜招回,惩罚十大杖,随后命他徒步回高邮。冯胜既愧疚又气恼,拼力攻击。徐达也自宜兴回到,派兵攻破高邮,随后攻取淮安。安丰城陷,在旧馆捉拿吴将吕珍。下湖州,克平江,冯胜贡献仅次平章常遇春,再升级成右都督。冯胜追随大将军徐达北征,占领山东诸州郡。

洪武元年(1368),冯胜担任太子右詹事。因涉嫌小法而被贬职,任都督同知。冯胜率军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陕州,直趋潼关。守将夜逃,因此夺潼关,取华州。返汴以后,前去明太祖行在谒见,被授为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随后追随大将军讨伐山西,由武陟攻取怀庆,翻过太行山区,克碗子城,取泽、潞,于猗氏捉拿元右丞贾成。又克平阳、绛州,捉拿元左丞田保保等,虏获官兵五百余人。明太祖大悦,下诏命右副将军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位居冯胜之下,偏将军杨璟位居汤和之下。

洪武二年,冯胜率军度过黄河,直趋陕西,攻破凤翔。随后度过陇水,攻取巩昌,进逼临洮,降伏李思齐。又回军追随大将军徐达围堵庆阳。扩廓遣将攻击原州,声援庆阳。冯胜扼守驿马关,击败其将,因此攻破庆阳,抓住张良臣。陕西所有平定。

九月,明太祖召大将军返京,命冯胜驻扎庆阳,控制诸军。而冯胜却觉得关陕定下,私自带领军队返回。朱元璋大怒,对冯胜多方面切责。念其功大,饶恕了他,不予惩办。但所赏银两,未及大将军的一半。

第二年元月,冯胜以右副将军的身份与大将军一起出西安,直抵定西,战胜扩廓帖木儿,虏获领兵数十万。又分兵自徽州往南出一百八渡,巡行略阳,捉拿平章蔡琳,随后进到沔州。此外外派别的将领自连云栈攻取兴元,调兵吐番,在大西北征伐哨极。凯旋以后,论功时,冯胜被授为开国功臣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与军国大事,并受封宋国公,年禄三千石,并被授于承袭凭据。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冯胜奉诏调派东昌番兵征伐曲靖。番兵半途反叛,冯胜驻守永宁,开展抚慰。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命冯胜在太原、平阳招民为兵,立卫屯田。皇太孙册封后,冯胜被封为太子太师,偕同颍国公傅友德前去山西、河南整训,诸公、侯均听其控制。

那时候所诏列的德隆望重的勋臣有八人,冯胜居第三位,姑爷朱橚亦曾因密秘见面冯胜而被朱元璋惩处,因而,冯胜的被疏斥可能是皇上猜疑这名皇子与这名大将中间存有着危险的军事联盟。皇太子死而皇孙幼明太祖年逾古稀,对人猜疑甚多。冯胜贡献数最多,数次因琐事触范了朱元璋的想法。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应招回京。2年以后,被赐死,诸子都不能继嗣。

标签:冯胜

标签: 冯胜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名将卫国公邓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邓愈,明朝历史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本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安徽泗县)人。至元三年(1337年)农历二月十五,邓友德(之后的邓愈)出生在虹县龙须里(今泗县大路口乡大营村)。他的爸爸邓顺兴,重骨气,讲信义,被乡人推为团练,带领人军马队,保境安民。童年的邓友德与生俱来魁伟,聪明伶俐好学,武勇过人,抱有平定天下的理想

  • 信国公汤和大明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汤和,明朝历史

    汤和(1326-1395),字鼎臣,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困农户家中,和朱元璋不但是老乡,并且在一条小大街上长大。儿时的汤和有豪情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爱统率群童,训练骑马射箭。成年人以后的汤和个子七尺,举止洒脱,稳重灵巧,擅于智谋。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领着十多个将士报名

  • 明朝功勋颍国公傅友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傅友德,明朝历史

    傅友德,汉族人,安徽相城(今安徽淮北)人,移居砀山(今属安徽省)。元至正十年(1350年),农民起义军领导者刘福通到砀山迎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靠红巾军,变成农民起义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刘福通遣部下出击,傅友德随李喜喜进关中。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四月,李喜喜进驻巩昌,兵败后傅友德追随他

  • 越国公胡大海明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大海,明朝历史

    胡大海明朝初期朱元璋手底下军事名将,字通甫,泗州虹县人,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商过人。朱元璋刚举兵时,胡大海就到滁阳谒见朱元璋,任职为前锋。从朱元璋渡江,与诸将攻占地盘,因功授于右翼统军大元帅,宿卫帐下。从大军破宁国,帮助院判邓愈戍守,因此攻占徽州,平定境内。元将杨完者派十万兵前去攻击,胡大海在城外应战

  • 明初大将凉国公蓝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蓝玉,明朝历史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军功。蓝玉当兵的时期,一开始在常遇春帐下效力,上任管军镇抚,办事很有胆有谋,面对对手勇敢,如果征战全是取得成功的。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跟前赞美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晋升千户和指挥使,后晋升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战

  • 巩昌侯郭兴明朝初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兴,明朝历史

    明初名将郭兴(1330—1384),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乃是同乡,郭兴拳勇有膂力,擅长骑射。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兴聚集了数千名年少体壮的青年,起兵攻占了濠州,郭兴在郭子兴帐下任职。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郭兴与弟弟郭英也转投朱元璋麾

  • 武定侯郭英明朝开国元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英,明朝历史

    郭英(1335年—1403年),濠州人,籍贯山东巨野,后迁往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地区),明朝初期大将。郭英是郭兴的弟弟,兄弟俩一起投靠朱元璋,变成朱元璋的护卫。《三世家典》载郭英体长七尺,看起来和他人不同,智勇双全,善于弓骑。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江夏侯周德兴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德兴,明朝历史

    周德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元至正十三年(公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故乡招兵,周德兴便在这时候投奔了朱元璋,同一年随军攻破滁州、和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屡立军功,晋升左翼大元帅。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攻破高邮

  • 西平侯沐英-沐王府的创建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沐英,明朝历史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人,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代开国元勋,軍事名将,沐英出生贫困,从小颠沛,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养子。朱元璋夫妻待他如同自身的小孩一样,不但教他认字念书,还教他怎样领兵。沐英在战争、军营、军旅中渡过童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自己统率

  • 明初谋士诚意伯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伯温,刘基,明朝历史

    刘基(1311年七月一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思想家、作家,明代开国元老。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他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很快,听说七行俱下。十二岁考中秀才,乡村父老皆称其为“天才儿童”。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都大都(今北京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