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的吗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87 更新时间:2024/2/3 16:05:14

秦武王从小就身强体壮,他的武力是他一生的骄傲。因为崇尚武力而对军营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幼在军营里成长,也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受到了军中众人的嘉奖。由此,秦武王对自己的武力更是崇拜到了极限,以致于后来他太争强好胜,反而命丧武力。

秦惠文王赢驷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嬴荡,一个叫做嬴稷。这个叫做嬴荡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秦武王。秦武王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仅仅只在位了三年,试想如果秦武王没有因为武力而死的话,秦国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而整个中国的历史都可能改写。秦武王崇尚武力,他是任力好勇的秦国国君。他的一生就围绕着武力而进行。

秦武王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张仪驱逐出了秦国,他在太子时期就看不惯张仪,现如今当上了秦王,自然不会放过张仪,再加上群臣附和,大家都纷纷表示出了对张仪的不满,张仪出走秦国也就是必然的情况。把张仪驱赶到了魏国,这才算是解除了秦武王的心头不快,秦武王有力气,爱好游戏,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因为好勇,自身也确实有神力,从而觉得自己的武力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因此在空闲时间非常喜欢和那些大力士们比武。

乌获、任鄙、孟贲这三个人都受到了秦武王的重用,因为这三个人都是有名的大力士,乌获和任鄙是秦国将领的子弟,秦武王喜好武力的事迹传出去以后,一个叫孟贲的大力士闻讯也赶到了秦国。相传,他当初奔赴秦国的时候,想要赶紧到秦国,于是在渡河的时候不分秩序就要插队,结果被人用棍子给敲了脑袋,孟贲一生气大吼一声,这一声怒吼响彻天地,河水都被激荡起浪来了。听说了这件事的秦武王,隆重接待了这位大力士,依旧是对他照顾有加。

秦武王三年,秦武王突发奇想地对甘茂说,自己想要乘坐着挂着帷幔的车子,经过三川郡,好一睹周天子的风采。甘茂心领神会,就把处在必经之路上的韩国给打下来了,打得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后来,秦武王终于能够实现他的愿望进了洛阳,周天子派人来接见他,他却不觐见,反而跑去参加比武大赛,他看着鼎上刻着的吉祥的图腾和文字,心中对中原文化无比神往,一心想要将这个鼎带回去,又听身边的人说这个鼎相当重,于是萌发了要将这个鼎举起的想法,他问问身边的任鄙、乌获能否将这个鼎举起来,任鄙坦白承认自己不能举起来,而孟贲则把鼎举离了地面,但因为鼎太重了,孟贲不能将它举得太高。

秦武王见状便想试试,借此来挑战下孟贲,任鄙劝诫秦武王不要逞能,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有国君的样子,但是秦武王不听偏要去尝试,还说任鄙不敢让他去举鼎,是害怕他举起来了,任鄙不好再说什么,秦武王就用尽全力举起了半尺,还想多走几步胜过孟贲,但是不料因为用力过猛,鼎掉下来,把他的胫骨砸断,晕了过去,当晚因为失血过多就这样去世了。而在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反思这次意外,将罪责归咎到孟贲身上,于是把他碟死,孟贲死得很惨裂身而死,并且被灭族。

标签: 秦武王

更多文章

  • 正史二十四史有哪些,二十四史指的是什么书,二十四史先后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正史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撰写的,并且被历朝列入正史的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中国有十八个朝代,为何却有二十四史呢?“二十四史”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

  • 中国皇帝的帝号:庙号尊号谥号年号怎样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庙号,尊号,谥号,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中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

  • 中国历朝历代各个政权首都国都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朝历代各个政权首都国都一览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朝代更替方面,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比。都城,即就是就是今天所说的首都,又称为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的称谓。它通常是各类国家机关集中驻

  • 中国古代曾经有5个城市叫过“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城市,北京

    在中国历史资料里看到过的“北京”并非都是当今的中国首都北京。从公元938年开始,北京成为辽、金、元,明、清的国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尤其是明朝在北京修建的紫禁城成为了明清的首都,成为一个承载中国文化跟历史的城市。在历史上,不仅仅有我们现在的北京

  • 中国历代都城定都的哲学,古代选择都城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都城,定都,哲学

    看中国的地形图,可以发现,中国地势,北高南低,所以南方适合于发展经济,但不利于作为政治中心。在南方建都一般都为短命王朝或被北方国家灭亡,除明初建都在南京,但之后却迁都于北京,其他诸如东晋、南宋以及后来明末清初的南明小朝廷一般都趋于保守,在外交军事之中处于守势,基本是被动挨打。南方(长江中下游)易攻难

  • 中国四大古都是哪四个城市,中国四大古都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四大古都

    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朝代更替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在这么多的朝代更替中,不断地有城市变成都城,成为那个时代的文明河繁华的代表,有些得到了传承至今还是繁华的都市,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在哪里都已经无从寻找踪迹了。北京是一座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

  • 中国历史上的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

    “京”这个词有个特指的含义,就是指国都。中国历史上做过都城的城市以地理位置相区分,所以有“北京”、“南京”、“西京”、“东京”。前两个好理解,现在还保持了这个称呼,即现在的北京市和

  •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哪些附属国,哪个朝代的附属国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附属国,朝代

    附属国是指名义上拥有主权,实际上在外交、金融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依附于强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在封建社会阶段,强大的封建帝国王朝用自己的武力征服周边小的国家,让其臣服且每年向帝国纳贡。中国的附属国与西方的附属国不同,只是在名义上为中国的属国,其实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所谓附属主要体现在:统治者不

  • 中国历史上那些不被正史承认的朝代或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正史,朝代,政权,王莽,刘玄,侯景,王世充,武则天,黄巢,李自成,方腊,黄巢

    中国历史朝代讲求正朔,正统,因此一些朝代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被官方承认的朝代(多为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下面罗列中国历史上这些不被承认的朝代。王莽“新”8年至23年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

  • 中国古代朝代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及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国号,含义,来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亦即政权之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宋代及宋代以前,大小国家的国号都是依照地望取的。春秋国家诸如秦、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