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昌公主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破镜重圆”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乐昌公主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破镜重圆”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65 更新时间:2023/12/4 20:23:09

乐昌公主,陈朝皇族,陈宣帝之女,南朝后主陈叔宝之妹。虽生长在皇家,却没有一般金枝玉叶的那种骄横脾气,在宫中以性情温婉贤淑而为众人称道。她外貌端庄秀美,举止高雅大方,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经历

心留江南

隋兵南征时,杨素是统军主帅,他指挥军队,沿江东下,舟舻敝江,施甲耀日,两岸百姓见他端坐船首,容貌伟岸,气态恢宏,都敬称他为“江神”。攻下陈地,班师回朝后,隋文帝封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右丞相。就是这么一位戎马俊馆出身的大丞相,因为通晓诗情,所以十分向往南国的山光水色,更能欣赏江南佳丽的柔媚风情。在他得到乐昌公主以后,对这位容貌秀丽,才情横溢的南国佳人十分钟情,轻怜蜜爱,视如瑰宝。

乐昌公主所配的杨素是隋朝一位功勋显赫大臣,他祖上曾历任北魏及北周领兵大将;杨素少有大志,文武兼通,不但善于调兵遣将,武功彪炳于世,而且工于草隶,善作诗文,如他所作的“出塞篇”诗,就极富宏伟苍朴的气势,深为人们称道。“出塞篇”是这样写的: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乐昌公主的作品也许不少,但流传下来的却仅此一首。

而乐昌公主虽然身在北方丞相府中,心却仍然留在故国江南,留在丈夫徐德言身边,无数次梦回旧时家园,与徐德言鸳梦重温,醒来却只有身边陌生的繁华,还有天上那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时光荏苒,物换星移,转眼又到了新年,乐昌公主心中开始萌动新的希望。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长安市上热闹非凡,乐昌公主命贴身的年老女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面铜镜沿街求售,这天的长安闹市上,人们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婆婆手持半面铜镜高声叫卖,有人随口问价,老婆婆的开价居然高得离谱,众人都以为这老婆婆神志不清,谁也不再搭理她。

苦等无果

第一年的正月十五过去了,没有什么结果;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也过去了,同样没有找到什么线索。乐昌公主几乎绝望了,她想到了各种不幸的可能:丈夫已忘了自己?丈夫已另成家室?路途遥远丈夫尚未来到?甚或丈夫已经离开了人世?仔细思量,她坚信

前两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她明白丈夫的心;若是第三种可能,那她就只有耐心地等待;可万一出现了第四种猜想的情况?她不由得悲从中来.若是真的这样,她也要一直在长安市上叫卖下去,她相信即使丈夫死了,他的魂魄也一定会找到长安来。

柳暗花明

于是,第三个正月十五她仍让那个老仆上街叫卖。这次,却有了喜出望外的消息。老仆人回来向乐昌公主报告:市上有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也手持半面铜镜求售,声言此镜价值连城,只有能拿来另一半与它契合的铜镜,就分文不取地相赠。我赶紧拿出我们的半面铜镜走上前,正巧与他的半面完全相合,他把铜镜慷慨地送与了我,并向我详细打听公主的下落,我向她述明了详情,他似乎有些失望,留下他自己在城中的地址就走了。”

乐昌公主连忙仔细端详两半铜镜,果然是丝毫不差地契合在一起。年轻书生给老仆人的纸笺上,除了地址外,还有一首字迹熟悉的五言绝句: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把破镜紧紧抱在胸前,一边默诵着诗句,一股混合着惊喜、感伤、幽怨的激情涌上心头,她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

恳求一见

这边杨素在元宵夜宴中没有见到乐昌公主,心中牵挂,派人前来催请,老仆人告诉来人公主心情不好,来人见公主抱着一面破铜镜正在哭泣,不敢惊扰她,只得回去回复杨丞相。杨素听明了情况.心中暗想:这铜镜里面必然大有文章。

杨素虽位居高官,却还是一个细心体贴的性情中人。当天晚上,他用十分温柔和恳切的态度,探询爱妾心中的难言之隐;乐昌公主无法拒绝杨素的诚意,就一五一十地把破镜的来由说了个明白,并跪在杨素脚下哀求,希望能让他们夫妻见上一面,以了却心愿。

听了铜镜的故事,杨素虽然心中颇有些醋意,但念及他们本是结发夫妻,不忍伤害爱妾的心,于是答应了乐昌公主的请求。心想:就算让他们见上一面也无妨,反正爱妾也跑不了,了却她的一项心愿,未尝不可以使她感恩图报,今后更真心地跟着自己呢!然而乐昌公主的想法与他的不同,她还幻想着怎样飞回旧夫的身旁。

赴宴相会

徐德言把珍藏三年的半面铜镜交给老担以后,起初还抱着很快能与爱妻相见的窃喜心情,继而一想,侯门一入深似海,乐昌公主既然已成了杨丞相的宠妾,要想再来与自己鹊桥相会,恐怕是难于登天,即使见了面又能怎样呢?只怕不过是徒增悲伤而已。他正在狐疑不定之际,丞相府已派人前来下贴相请了。

这天,丞相府中摆下了丰盛的筵席,徐德言心事重重地如约赴宴。一个亡国之臣,布衣芒鞋来到威严的丞相府中,当朝丞相以贵宾之礼相待,客人的旧妻乐昌公主却以主人宠妾的身份陪侍在侧,那情形是相当尴尬的。宾主礼节性地寒暄之后,依次落座,乐昌公主望着已显苍老的旧日丈夫不知说什么好,于是默默无言地写下了一首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诗句把乐昌公主当时同对新旧丈夫,哭笑不是,左右为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酒过三巡之后,徐德言约略述了别后的情形;乐昌公主接过话头,安慰几句后,又委婉地提出希望丈夫再婚。因为自己已身有所属,无法重续前缘,陪伴他度过下半辈子了。

徐德言悲愁满怀,他缓缓地对乐昌公主说:“再见卿面,心愿已足,今生誓不再娶,返回江南以后,准备遁入佛门,独对青灯了此一生。”说罢掩面而泣,而乐昌公主听了他这番誓言,早已泪涕俱下,悲不自胜了。

恻隐之心

杨素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对小夫妻悲悲切切的情景,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反正已留不住乐昌公主的心,索性好人做到底,让你们夫妇团圆罢了。于是他当场宣布:“念你们两人旧情至深,老夫决意把乐昌公主送还给徐公子,让他们破境重圆罢。”说完这一决定后,他还好意请他们留在长安,并答应为徐德言在隋延安排一个官职。

这真是一个天外飞来喜讯,徐德言和乐昌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赶紧双双离席叩拜,感谢杨丞相的成全之恩。但徐德言却不愿在异朝为官,情愿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带着妻子返回江南。杨素不勉强他们,还设法帮助他们离开长安返回故土。

破镜重圆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回到江南以后,在杨素的授意下,隋廷命令当地地方官发还了徐家的房产,让他们夫妻得以安居下来。然而,这时他们的名气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和曲折离奇的经历,所以在他们想静下心来过平淡的家居生活时,江南各地的文人雅士不停地前往拜访,北方的游客也以面见他们夫妇为荣,地方官吏更是争相邀宴,使他们无法得到安宁。他们早已厌倦了这种被人包围的生活方式,为了回避,就迁到姑苏城内的绿杨深居隐居起来。

谁知不久之后,他们的隐居生活又受到了热情人士的干扰,迫不得已,他们买了一艘船索性以船为家,在江南各地过着飘泊不定的云游生活。因为行踪飘忽,难以捉摸,人们也就无法再追寻他们,他们的故事也就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繁华离他们远去,这对恩爱夫妻心满意足地过着平平静静,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平淡中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反而更能体味出彼此的真情。

安度晚年

不久,隋文帝病逝,隋炀帝继位,杨素寿终正寝以后不久阖门被斩,李渊攻下长安建立了唐朝取代了隋朝。这一幕幕的世事变化,仿佛走马灯似的在他们眼前晃过,人世的盛衰荣枯,恍如一梦,荣华富贵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这对历尽繁华又最终归于平淡的这对夫妇,对这一切都付以淡淡的一笑。经历了陈、隋、唐三代,这对夫妇终于走人了暮年,在唐太宗贞观十年同时死去,夫妻合葬一墓,陪葬的就是那面历尽沧桑的破铜镜。

后世称夫妻分离而复合为“破镜重圆,”典故就是从乐昌公主与徐德言这里来的。

标签: 乐昌公主南朝陈

更多文章

  • 大唐最完美的女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

    揭秘:大唐最完美的女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有记载的皇后有百人之多,在我们印象中皇后应当是母仪天下的存在,但称得上是真正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寥寥无几,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出众的皇后,那么我一定推荐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隋唐右骁卫将军孙晟的女儿,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

  • 鍘嗗彶涓婂垬澶囨病鏈夊ず鍙栨眽涓槸浠€涔堟兂娉?-瓒e巻鍙茬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鍒樺,涓夊浗

    銆€銆€鍒樺锛岃タ姹変腑灞遍潠鐜?ahref="http://www.qulishi.com/renwu/liusheng1/"鍒樿儨涔嬪悗锛岃渶姹夊紑鍥?ahref="http://www.qulishi.com/huati/lidaihuangdi/"鐨囧笣銆傚悇浣嶄竴瀹氶兘鏈夋墍鑰抽椈鍚с€

  • 臧旻:东汉时期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臧旻,东汉

    臧(zāng)旻(mín),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东汉时期将领。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汉书》称臧旻富有学识,胸怀大志,“有干事才”;桓帝时,为徐州从事,辟司徒府,除雍奴令。灵帝时,为吴郡太守。熹平初,拜扬州刺史,迁使匈奴中郎,将徵拜议郎,转长水校尉,历任中山、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本事有那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法正,三国

    还不知道:法正和三国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让诸葛亮都要拜服的法正真有这个本事吗?法正有野心、有见识,也有奇谋,但不是逆天改命的英雄。所以,纵使命长一些,他也终结不了三国乱世,更无法实现天下一统。法正原为刘璋的部下,后来做了内应,引刘备入川,

  • 在思想学说方面,尹文提出了哪些看法?他留下了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尹文,战国

    尹文(前360年~前280年),尊称“尹文子”,齐国人。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尹文与宋钘齐名,属稷下学派。战国时代的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思想老子思想

  • 曹魏政权中的五子良将,分别都是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辽,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手下五位功勋卓著的大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人能征善战,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这五人,分别当了什么官?谁最后的官职最高呢?张辽,原来是吕布的部将,吕布败亡后,投降曹操。张辽刚投降曹操

  • 有哪些与公孙瓒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公孙瓒,东汉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一作伯珪),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

  •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原因是什么 秦惠文王是为了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惠文王,商鞅

    还不知道:秦惠文王和商鞅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惠文王为何车裂商鞅?根本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你所不知道的权谋。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没有之一,通过商鞅变法,把一个处于边陲之地的弱势秦国变成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用了六

  • 张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割据河内,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杨,东汉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末宦官专权,张杨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

  • 历史上赵匡胤为何会迁都?有哪些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