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朱瞻基文武双全却被后世误会!

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朱瞻基文武双全却被后世误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34 更新时间:2023/12/5 4:12:06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位帝王,在民间的知名度远不及他的曾祖和祖父,甚至还被自己的坑货儿子抢去了不少风头。后世给他贴上最闻名的标签是“促织天子”,形容他醉心于斗蟋蟀,短短数字,一位不务正业的昏庸君王形象跃然纸上。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就让我们走进明宣宗朱瞻基,这位被误读的文武双全的帝王。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朱瞻基生于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3月16日),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梦见朱元璋把一个大圭交给他,并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大圭,这在古代象征着权力。朱棣自然觉得十分高兴。这时候有人报告朱瞻基诞生了,朱棣立马就去看了这个长孙,发现孙子跟自己长得很相似,再结合梦境,觉得孙子便是梦中情景的映证。这件事对于后来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祖父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胜利,朱瞻基的身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太孙。朱棣除了亲自挑选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之外,更是多次亲自指导这位他最疼爱的孙子。在永乐朝中后期几次出征漠北的军事行动中,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行军作战,锻炼他的勇气。多年来的历练使得朱瞻基成长为一位能文能武的帝国接班人。

可是,有一个隐忧始终在朱瞻基父子的生活中如影随形,这便是来自他两位叔叔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于帝位的觊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为人宽厚,由于身体肥胖,日常的行动不便,在朱棣看来,这个儿子确实与自己不太相似。朱棣另外两位儿子却是随他在“靖难”之中在前线厮杀,特别是次子汉王朱高煦表现得特别勇猛,朱棣甚至亲自对他说:“努力罢,世子(朱高炽)常常生病”。朱棣的态度,使得当时对于太子之位的明争暗斗异常汹涌,朝堂之上关于立谁为储君也使得官员们相互站队。

此时朱瞻基虽然尚且年轻,但是多次利用朱棣对自己的宠爱,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自己父亲化险为夷。朱高炽在朱棣眼里虽然并不是令人那么满意,但是“靖难”起兵之初,北平大后方的守备工作在朱高炽的主持之下完成的非常出色;他本人在文官中的声望很高,是太祖朱元璋生前就指定的燕王世子,封建社会的礼法制约着朱棣;加之朱高炽手上有朱瞻基这张王牌,在朱棣心中朱瞻基已经是未来帝国首脑的不二人选。这多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朱瞻基父子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随着明成祖朱棣离世,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仅10个月就突然暴毙,年轻的朱瞻基登上了皇位,开始执掌大明王朝未来的走向。

继位之初,朱瞻基就要面对从明太祖朱元璋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外藩问题。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虽然在皇位争夺中败北,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此时,明仁宗刚去世,年轻的皇帝刚继位,政局不安,朱高煦打起当年朱棣“清君侧”的大旗,决定造反。得到消息之后的朱瞻基立即决定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就压倒了叛军。大军很快就包围了汉王朱高煦的封地乐安,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投降。本来想支援汉王叛乱的赵王朱高燧,在朱瞻基胜利之后,也只好老实交出兵权。困扰明朝中央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终于在朱瞻基的手上解决了。

汉王叛乱很快平定和赵王危机圆满解决,除了朱瞻基本人的能力之外,也和他所重用的贤臣有着很大关系。在明初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就是在朱瞻基在位时期得到重用。君臣相互信任,任人唯贤,体恤百姓,为明仁宗和明宣宗两朝“仁宣之治”的缔造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清初学者谷应泰所言:“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明宣宗朱瞻基除了在文治武功上有着卓越的功绩之外,在诗词书画领域也有着极高的造诣。

标签: 明朝朱瞻基

更多文章

  • 宋太宗好读书!1000卷《太平总类》一年读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赵光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太宗好读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第二代皇帝他的酷嗜读书,在中国历史上的300多位皇帝中是突出的。太宗曾宣称:“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当时,适逢史馆新编了一部包罗万象、卷帙浩繁的丛书,叫作《太平总类》

  • 皇帝赏赐了公主半条鱼,公主为什么就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胜玉公主,春秋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胜玉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那么,其半条鱼究竟是何寓意?为何在商议征兵伐楚之时,赏赐其女儿半条鱼,而女儿大怒便言:“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而对于半鱼失女的吴王在《吴越春秋》是这样记述的“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无疑便是厚葬,但终究还是未

  • 刘表竟然不信任刘备 刘表为什么还要内纳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表,刘备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表和刘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刘表和刘备的真实关系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刘表内心是不怎么信任刘备的,那既然如此当初刘表干嘛还内纳刘备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刘备脱离袁绍投奔荆州,刘表还厚相结纳,但值得注意的是,刘表仅仅是让刘备驻扎

  • 孝庄太后的灵柩放了37年都没下葬,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庄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中,众人熟知诸葛亮先生在五丈原时,为了延迟自己的寿命以光复汉室,企图利用自己的奇门遁甲之术以七星续命,然人算不如天算,七盏续命灯被魏延推帐闯入而打翻,最终,诸葛亮不久病死于五丈原。当然,以七星灯续命这种说法确实太过于玄乎

  • 李世民逼宫成功后,李渊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七日,高祖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一切军国大事全部交由李世民裁决,这就意味着李渊决定退居二线了。同年八月九日,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事实上

  • 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明成祖朱棣活剐了三千宫女,纯属无稽之谈,是根本不可信的,大家不要被误导了。且不说永乐年间皇宫宫女有没有三千之数,就算有也不可能杀尽吧,再者而言,《大明律》规定非谋逆大罪不得用凌迟之刑,可见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绝对是子虚乌有之事。成祖朱

  • 诸葛亮死后,孤重臣之一的李严为何“激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严,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34年,一代名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举国哀痛,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他虽远在梓潼,但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也因此而悲伤过度,最终发病而死。这个人既不是诸葛亮的至亲至爱,也未曾受过诸葛亮大恩,相反,他还曾是诸葛亮最

  • 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他考虑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换句话说,既然大家都认为分封藩王是开历史倒车,是弊大于利,那朱元璋这位从千万人中博弈出来的胜利者,为何还要这样做吗?这背后肯定还有着更复杂的思考。事实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给出的理由:“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

  •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道光改革为何最后收效甚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道光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历史上是位勤政节俭的悲剧皇帝。一方面,他崇尚节俭,励志改革,平定叛乱,想重振康乾盛世,一度被称为“小康熙”;另一方面,他在任时鸦片战争爆发,失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去香港。兵败后又无锐

  •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虽是“三姓家奴”却功德无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耶律楚材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有何功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古名相,秦之李斯,汉之张良、萧何、曹参,蜀汉之诸葛亮,前秦之王猛,唐朝之房、杜,宋之赵普、寇准,元朝则非耶律楚材莫属。耶律楚材乃辽人,先侍金,又奉元,典型的“三姓家奴”,然而他的思维超越了种族与国界,凭一张儒生之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