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队真的变强了吗 事实证明并没有增强综合实力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队真的变强了吗 事实证明并没有增强综合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21 23:14:02

还不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事件,赵武灵王为了实现变法图强的目的,改变了黄帝垂衣冠而天下治的服装,不再有衣冠飘飘的正统服装,而穿起了外国人才穿的衣服,以方便于从中原地区的车战转型为北方的骑战。这件事情被后世的某些人当作汉服劣根性的论据之一,那么胡服骑射真的使中国古代军队变强大了吗?

结果恐怕并不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炫耀的那样,穿上一些外国人的衣服,打仗就变厉害了。实际上赵武灵王并没有通过胡服骑射获得赵国的长治久安,他可以说死于非命了,最后被自己儿子杀死——违背礼制,尤其是衣冠制度这样重大的核心礼制,是他自己教给他儿子:你可以不讲规矩的。所以他儿子也来了个杀父继位。

而后来赵国名将李牧大败匈奴,是不是靠“胡服骑射”打赢的呢?并不是

,历史记载李牧打仗是如何打的呢?李牧选出战车一千三百乘,战马一万五千匹,勇士五万,善射者十万人,协同作战,然后通过遍地丢下财物诱敌深入,最后从两翼击败了匈奴人。看到没有,这里的核心部队仍然是战车1300乘。

实际上战车才是骑兵的真正克星,也是中原最为强大的武器之一,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摩托车能比坦克更强吗?战车就是攻防兼备的古代坦克,它既能像骑兵一样奔袭,也能把车子集聚起来,临时铸造一座“城池”,战车上有着远程攻击的弓箭手,还有中程攻击的长矛手,也有近距离攻击的刀斧手,他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斗团体,让敌人根本无懈可击。

空说无凭,我们拿时事来说话。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当中,长期取胜的有三个朝代,即汉朝、唐朝、明朝。这当中,只有唐朝不怎么使用战车来制服敌人的,因为唐朝喜欢引进游牧民族将领,而开国的李靖又太过于强大,所以根本没有战车出马的机会,但是汉朝和明朝都使用过战车对抗骑兵。

汉大将军卫青北伐匈奴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匈奴的大股部队,他这时候手上并没有大量的骑兵,于是把战车和运送物资的车辆利用起来,将它们围成一圈,组成一个就地的防御工事,然后让仅有的5000骑兵在附近策应,就是靠着这些战车和少量的骑兵辅助,大将军卫青在突然遭遇的情况下大败匈奴,司马迁这样记载道:

““于是大将军( 卫青 )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

后来的李陵以5000人杀死匈奴数万人的战绩,同样也是依靠战车发挥出来的。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匈奴3万多骑兵包围。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下令:“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结果连战几天匈奴死伤惨重,却不能攻克,于是又召集援军,匈奴人前后兵力达到了8万。

这就是战车的力量和战绩。等到明朝的时候,朱棣发起了对的攻势,北伐缺乏粮食补给,所以朱棣必须派大量的车队运粮,而遭遇敌军骑兵的时候这些运粮车就被拿来当战车构造防御工事,蒙古人的骑兵为此屡战屡败。后来戚继光镇守北疆,也是使用火器与战车结合的办法来对付骑兵,蒙古人因此而不敢南下。

所以胡服骑射并没有增加中国古代的综合战斗力,他反而是以己之短击敌人之长,加上中原不产马匹,北伐随便组织起十万骑兵,而南方却很难短时间内组织起十万骑兵来,所以经常遭遇败仗。如果是组织一千战车和10万弓弩手,那么中原就很容易做到了,而北方也很难抵挡。

标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更多文章

  • 揭秘:赵武灵王和秦始皇为什么都殒命沙丘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武灵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沙丘宫在战国时期简直有毒啊,两位非常优秀的君主,全都陨落在这里。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还有一位则是号称祖龙的千古第一皇帝秦始皇。没错,他们去的地方是同一个沙丘宫,在今天的河北广宗县境内。不过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赵武灵王之死被

  • 赵武灵王为何会被活活饿死?是赵惠文王故意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灵王,赵国

    对赵武灵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雄主,他15岁的时候登基继位,在位期间多次挫败其他国家对赵国的进攻,让赵国成为了东方六国中的强者。赵武灵王还在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让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国都对赵国忌惮三分。然而这么一位英明果断的传奇君

  • 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饿死 赵惠文王弑父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惠文王,赵武灵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惠文王弑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正如题主所述,年仅14岁的赵惠文王真的是饿死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这算不算弑夫?应该算,算是间接的弑父吧,而且他的动机就是要他的父亲死。赵武灵王名赵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赵国第六位国君、政治家、军事家,

  • 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阻止秦灭六国?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说到赵武灵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国吞并了六国,成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当时有许多国家曾试图阻止秦国,比如太子丹,他曾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又比如廉颇,作为赵国名将,假如他出马的话,想必赵国不会那么快灭亡,不过这些人都没有能阻止秦国统一的步伐,但有一个人却是可以的,他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

  • 介子推:春秋时期敢于“割股奉君”,隐居而“不言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介子推,春秋时期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追随重耳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

  • 重耳登基之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重耳,春秋

    重耳登基之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656年,在晋献公的宠妾骊姬的陷害之下,太子申生自尽,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成为嗣君。为了永绝后患,骊姬又把毒手伸向了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二人得到消息之后选择了出逃。重耳自幼好

  • 好色帝王齐宣王:家有丑妻但改掉了他好色的毛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好色帝王齐宣王

    钟无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丑女,但她却是齐宣王的王后。齐宣王算是比较有政绩的君王,他虽然没有采纳孟子的仁政,但是一直将孟子留在身边,但是民间记住这位帝王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夫人钟无艳。钟无艳的长相是在是太丑了,《烈女传》中将她的形象描述的比较到位,这钟无艳额头向前突,双眼向下凹,鼻孔向上翻

  • 揭秘爱好音乐的齐宣王最爱听多少人吹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古时候,齐国的君主齐宣王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三百多个吹竽特别厉害的人,齐宣王对他们评价很高。齐宣王喜欢热热闹闹的,很讲究排场,属于特别爱慕虚荣,特别爱显摆的人,他总想着法子要在人前展示自己作为国君的威风,正好这几百号人的乐队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齐宣公总会叫上这三百人一起

  • 揭秘好色的齐宣王为什么要娶丑女钟无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美好的事物,因为美的事物带给人美感,给人愉悦,而天下阅尽美色、美景之人,自然是一国之君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后妃们,大多都是名门出身,而且都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就算没有厚实的家底作支撑,至少也要有倾人城的姿色。偏偏历史上就有一个例外,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网

  • 齐宣王是怎么引来亡国之患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宣王,战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齐宣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齐威王一鸣惊人,使齐国成为东方霸主。齐威王去世后,儿子田辟疆继位,史称齐宣王。就是那个让人“滥竽充数”的齐宣王,就是那个“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齐宣王,就是那个“独少一爱”“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齐宣王。八卦还真不少,而且没留下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