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饿死 赵惠文王弑父是不是真的

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饿死 赵惠文王弑父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21 20:28:52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惠文王弑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正如题主所述,年仅14岁的赵惠文王真的是饿死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这算不算弑夫?应该算,算是间接的弑父吧,而且他的动机就是要他的父亲死。

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赵国第六位国君、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赵语的儿子,生于赵肃侯赵语十年(公元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赵何四年(公元前295年)。

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为人所熟知的是,他推行“胡服骑射”军事政策,学习胡人穿短衣,学习骑马射箭,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

赵武灵王剧照

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赵国不但修筑了赵长城,后来还取得了赫赫战功:“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令人刮目相看。

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真的是一个奇才,很多时候不按常理出牌。比如他在40岁的年龄就想到了禅位于儿子赵惠文王,为的就是自己专心打仗,发展军事力量。赵武灵王禅位以后被尊称为“主父”,就相当于太上皇。

赵武灵王虽然是一代霸主,但是一生中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一、没有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原则,不立长而立幼

赵武灵王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15岁,当时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的名义,图谋瓜分掉赵国。

小小的赵武灵王在辅政大臣的配合下,态度强硬,不允许这些国家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国家,只允许他们少量的使者可以来拜祭。并且做好了戒严,准备好随时战斗。这些国家一看无利可图,只得撤军,匆匆离去。

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的辅佐下,励精图治,积极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且改变了逐鹿中原的南进的战略,而是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开拓疆土。

赵武灵王雕塑

但是在军事上非常有作为的赵武灵王,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立长子公子章为太子。而是立了幼子公子何为太子,当时公子何才十岁。公子何的母亲吴娃临死的时候,希望赵武灵王能立自己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看着爱妃逝去,赵武灵王痛心不已,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这样就为赵武灵王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立嫡立长被认为是历朝历代,在继承皇位上最好的法则。但是赵武灵王却打破了这个规则,只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一个偏爱。

二、过早的把皇位让给幼子

赵武灵王第2个错误,在自己40岁左右的年龄就提出了禅让王位,他的目的是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军事的扩张。让儿子公子何主持内政,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把儿子培养起来,不至于像自己,等父亲去世,自己15岁就开始号令天下。而所有的经验,都要自己慢慢学。

赵武灵王这样安排,大臣们也就这样认了,专心辅佐新君公子何,也就是赵惠文王。

可是赵武灵王慢慢的觉得自己的话不好使了,当主父不如当皇上来得更过瘾。他又后悔了,希望能够回到过去,自己重新掌权。

赵武灵王

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尝,如果不是赵武灵王过早的禅让,怎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如果赵武灵王心甘情愿做儿子赵惠文王的幕后支持者,也不会有后面的悲剧的产生。

三、让位之后,赵武灵王又想夺回皇位

赵武灵王在看到自己的长子公子章向自己的幼子公子何恭恭敬敬的行礼时,他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本来应该颠倒过来。

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赵武灵王就不断地向公子章示好。无形中让有些大臣嗅到了别样的味道,觉得公子章还有可能成为王位的继承者。于是有些好事之人开始在公子章的耳旁吹风,意思是说皇位本来就是你的,你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做臣子呢?

而赵武灵王此刻非常希望有个人来分一下赵惠文王的权利,那么这个最佳的人选就是公子章了。他希望通过两个儿子的内斗,相互削弱,自己再把权力夺回来。

赵武灵王

其实赵武灵王的这些打算被辅佐赵惠文王的大臣看在眼里,并且秘密做好了提防。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而赵武灵王还在作死的路上继续着,他以看墓地为由,要求两个儿子公子章和公子何一起跟随自己前去。

到了晚上,赵武灵王和公子章住在沙丘宫,而公子何住在另一处。在赵武灵王的默许下,公子章想发动政变,于是假传赵武灵王的旨意,让公子何前来,公子何的辅政大臣肥义怕有诈就亲自前去,说如果自己不回,就可能有意外,并且做好了让李兑和公子成后续的救援工作。

公子章一看公子何没来,于是就杀了大臣肥义。随后,李兑和公子成率领大军赶到,平息了叛军公子章一行人。并且围困住了赵武灵王的行宫沙丘宫,这就是沙丘宫之变。

遭遇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幽禁沙丘宫数月,因饥饿而死。一代霸主,就这样活活被饿死,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赵惠文王剧照

那么为什么赵武灵王会被饿死呢?

1、赵武灵王是沙丘宫之变的始作俑者

自作孽不可活,赵武灵王一手导致了沙丘宫之变,想夺取儿子公子何名正言顺的皇位。他的这个做法没有站在正义的一面,是不被人所支持的,而是被人所谴责的。

因为赵武灵王的这一做法,必定会削弱赵国的力量,导致赵国内部发生内战,人民生活流离失所,所以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2、大臣李兑、公子成等人希望赵武灵王死

大臣李兑、公子成等人团团围住沙丘宫,他们自然希望赵武灵王死,因为他们是赵惠文王的支持者,如果赵武灵王活下来,他们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不能亲手杀了赵武灵王,毕竟他是新君的父亲,是太上皇。

3、新君赵惠文王希望赵武灵王死

虽然新君赵惠文王才14岁,但是他知道父亲赵武灵王此时是不站在自己一边的。赵武灵王存在一天就想分他的权利,还有可能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赵惠文王自然不希望赵武灵王活着。

综上,赵武灵王作为沙丘宫之变的始作俑者,必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他没有东西可吃,身处绝境的时候,大臣们不救他,皇上不救他,注定了他是死路一条。

所以赵武灵王的死,也可以看作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弑父的结果,虽然不是直接的结果,也是间接的结果,也算是赵惠文王亲手杀了他的父亲吧。

标签: 赵惠文王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阻止秦灭六国?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说到赵武灵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国吞并了六国,成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当时有许多国家曾试图阻止秦国,比如太子丹,他曾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又比如廉颇,作为赵国名将,假如他出马的话,想必赵国不会那么快灭亡,不过这些人都没有能阻止秦国统一的步伐,但有一个人却是可以的,他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

  • 介子推:春秋时期敢于“割股奉君”,隐居而“不言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介子推,春秋时期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追随重耳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

  • 重耳登基之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重耳,春秋

    重耳登基之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656年,在晋献公的宠妾骊姬的陷害之下,太子申生自尽,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成为嗣君。为了永绝后患,骊姬又把毒手伸向了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二人得到消息之后选择了出逃。重耳自幼好

  • 好色帝王齐宣王:家有丑妻但改掉了他好色的毛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好色帝王齐宣王

    钟无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丑女,但她却是齐宣王的王后。齐宣王算是比较有政绩的君王,他虽然没有采纳孟子的仁政,但是一直将孟子留在身边,但是民间记住这位帝王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夫人钟无艳。钟无艳的长相是在是太丑了,《烈女传》中将她的形象描述的比较到位,这钟无艳额头向前突,双眼向下凹,鼻孔向上翻

  • 揭秘爱好音乐的齐宣王最爱听多少人吹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古时候,齐国的君主齐宣王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三百多个吹竽特别厉害的人,齐宣王对他们评价很高。齐宣王喜欢热热闹闹的,很讲究排场,属于特别爱慕虚荣,特别爱显摆的人,他总想着法子要在人前展示自己作为国君的威风,正好这几百号人的乐队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齐宣公总会叫上这三百人一起

  • 揭秘好色的齐宣王为什么要娶丑女钟无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美好的事物,因为美的事物带给人美感,给人愉悦,而天下阅尽美色、美景之人,自然是一国之君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后妃们,大多都是名门出身,而且都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就算没有厚实的家底作支撑,至少也要有倾人城的姿色。偏偏历史上就有一个例外,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网

  • 齐宣王是怎么引来亡国之患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宣王,战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齐宣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齐威王一鸣惊人,使齐国成为东方霸主。齐威王去世后,儿子田辟疆继位,史称齐宣王。就是那个让人“滥竽充数”的齐宣王,就是那个“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齐宣王,就是那个“独少一爱”“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齐宣王。八卦还真不少,而且没留下什么好

  • 钟离春是怎么成为王后的,是齐宣王的审美出现问题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钟离春,齐宣王

    钟离春是怎么成为王后的,是齐宣王的审美出现问题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位列四大丑女之一的钟离春是怎么当上王后的,齐宣王的审美到底有没有出现问题?钟离春,又名钟无艳,据史书记载,她复姓钟离名春,也有说名无盐。她与武则天的母亲一样到四十岁才把自己嫁出去,但不同的是钟离春却立志要嫁给王侯。我们现在听到的

  • 韩非子为何不受秦始皇重用 一生的结局太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子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可以说李斯在秦朝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是原本还有另一个比李斯更厉害的人物却在秦国未能受到重用,他就是韩非子。网络配图说来也奇怪,秦

  • 千古悬案韩非之死:秦始皇为何要处死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