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最可悲的君王 竟三次被张仪欺骗!

中国古代最可悲的君王 竟三次被张仪欺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17 14:07:0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问鼎争霸,人杰纵横捭阖,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大争之世,在这个山崩谷凸、瓦釜雷鸣的年代,涌现出了一批驰骋风云的英杰,同时大浪淘沙也淘汰了不少庸碌之辈!其中最让人可悲可叹的当属楚怀王了!

楚怀王,是君王的谥号,是君王死后世人对他生前功过荣辱的论断,通过他的谥号“怀”,我们就能看出世人对他的态度是哀叹与感怀!可见这位君王确实是可悲可叹可怀!另外,历史上的楚怀王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熊槐,一个是秦末楚国贵族起义拥立的傀儡皇帝楚义帝熊心,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战国时期这位楚怀王。

网络配图

楚怀王既位之初,刚好赶上魏国霸业衰颓,齐国异军突起,秦国变法图强的大争之世,早期的楚怀王义是一个雄心勃勃,奋发图强的有为之君,他继承了祖父楚宣王和父亲楚威王的遗志,开拓进取,希望重振楚国,再现楚庄王时期称霸天下的局面!

公元前323年,楚怀王以送魏公子回国为由,出兵魏国,兵锋直指襄陵,夺得魏国八座城池,使楚国疆域一下子扩大许多,当时的楚国疆域,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号。

公元前325年,楚怀王任用纵横家苏秦的合纵抗秦主张,并成为了当时六国的纵约长,统帅六国大军百万西攻强秦,兵扣函谷关,使秦国退避三舍。

网络配图

公元前306年,楚怀王趁秦武王国丧内乱,无暇他顾之机,出兵东南,一举消灭了反复无常的闽越,巩固了楚国的大后方,让楚国得以安心因对六国形式。从以上三点来看,我们发现前期的楚怀王也算得上是一个有为的中兴之主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年的楚怀王昏聩愚钝,宠幸妖后郑袖,任用奸佞之臣子兰、勒尚,罢黜忠臣屈原,最后竟然被秦国欺骗了三次,最终客死他乡!

一、张仪以六百里土地的空头支票,骗取楚怀王与齐国断交,背叛合纵。结果当楚怀王去取张仪许诺的六百里土地的时候,张仪不拒认账!楚怀王恼羞成怒,愤而攻秦,结果被秦国打得大败,使他前期奋发图强积蓄的国力一瞬间就被掏空,楚国由此衰颓下去!

二、楚怀王恼恨张仪欺骗自己,让自己成为诸侯之间的笑柄,于是以黔中一带土地将张仪换来,本打算杀了他,结果张仪买通楚怀王身边的勒尚、郑袖等人,竟然将楚怀王哄得不追究张仪的罪责,反而把张仪奉为座上宾,放了这个让自己失颜丧地的卑鄙小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小编也无法想象楚怀王当时是怎么想的!

网络配图

三、秦昭襄王嬴稷以楚国后裔的名义,邀请楚怀王武关会盟!昏聩的楚怀王不听大夫屈原之劝,毅然却和秦昭王会盟,结果被秦国扣押。秦国想以放楚怀王回去为条件要挟楚怀王割地,然而楚怀王虽然昏聩却依旧铁骨铮铮,断然拒绝了秦国的无耻要求,最终客死他乡。

楚怀王的死,实在令人感慨,不过楚怀王始终能保持作为国君的气节,断然决绝秦国的无理要求、宁死不屈,这一份铮铮铁骨还是值得人们敬仰的,楚怀王死后,受到了后人的感怀,谥号“怀王”,也可看出人们对他的感怀。我国古代有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听说楚怀王客死他乡之后毅然决然的投入了汨罗江中。人们在凭吊屈原的同时,也对楚怀王的悲惨遭遇感慨缅怀!

标签: 最可悲的君王楚怀王

更多文章

  • 张范文言文原文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

  • 张仪为什么要劝说魏襄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襄王,战国

    张仪劝说魏襄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鄢陵。三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宋国国君开始称王。秦国在鱼大败韩国军队,杀死八万人,于浊泽俘虏韩军大将和申差。各国震惊。张仪劝说魏襄王道:“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

  •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为秦国奉献一生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吕不韦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为秦国奉献一生为什么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朝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西陲弱国,秦国没有高贵的先祖、没有富庶的土地、没有安定的环境,但能跻身前列,在战国后期成为“虎狼之国”,其余山东六国皆不敢小觑,依靠的不仅是秦国国君的励精图治,还有贤臣良将的忠心陪伴,而为秦国

  • “一口倾国”的张仪是怎么一步步社会底层走向将相公卿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张仪

    “一口倾国”的张仪是怎么一步步社会底层走向将相公卿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群雄逐鹿,除了有兵家中的孙膑、庞涓和田忌等人的精彩亮相,还有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们的粉墨登场。纵横家乃谋圣鬼谷子所创立的学术流派,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指的是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称得上是

  • 为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的公孙衍 秦国为什么用张仪来取代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公孙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公孙衍和张仪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崛起。因为对秦国有功,商鞅被秦孝公封为大良造。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也即公孙衍接替了

  • 张仪:战国著名外交家,楚怀王为何对他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仪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战国时代大外交家张仪入秦前的故事。张仪从鬼谷子那边毕业后,来到楚国找工作。楚国用人很重血统,张仪出身微寒,所以楚怀王只给张仪当个小官,薪水很低,过得很清苦。张仪连自己都过得很清苦了,他手下的家臣自然更惨。面

  • 张仪作为秦国宰相是怎么死的?张仪一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秦

    你们知道张仪在历史上有多牛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张仪(前378年-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

  • 楚怀王对张仪恨之入骨,张仪为何愿意再赴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仪,战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张仪的故事。当面对秦国提出愿意以武关地区交换楚国的黔中地区的提议时,楚怀王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他要从外交场上得到他在战场上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张仪。对于楚王愿意以张仪一人交换黔中之地的回答,秦国

  •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商鞅被杀张仪为何为何能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张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仪和商鞅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缘何全身而退?说到底,商鞅、白起是理想主义者,骨子里流淌着贵族之气,渴望与君王平等对话,甚至能左右君王的意志。而张仪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君王曲直事不关已,只要能守住荣华富贵就好。为人臣子要有

  • 张仪当初一张嘴就能游说列国 张仪最后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仪,秦惠文王

    还不知道:张仪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秦惠王因为采用了名士张仪的连横之策,邦交为先伐战为辅,一跃成为七雄之首,这里面张仪居功至伟,可以说没有张仪就没有秦国的强大。张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靠一张利嘴游说列国,将天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