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秦孝公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秦孝公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4/1/3 1:39:07

闻名天下的秦孝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春秋战国对人们来说可能耳熟能详,但是除开这个名词,很多人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可能不太清楚,因为那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可是,春秋战国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时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思想蒙的开始。还有,在那个时代,出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有战无不胜的将军,有做运筹帷幄的军师,还有纵横捭阖的纵横家,当然还有我们历史上最为珍贵的“诸子百家”。总之,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而在那种英雄遍地的时代,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君王有多难?

没有人知道,人们只能看到那寥寥的几笔史料。可是其中的刀光剑影,风诡云谲,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想象。今天,我们的主角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霸主——秦孝公。可以说,秦孝公对秦国的贡献,只仅次于始皇嬴政。如果没有孝公时代制订的一系列战略方针,秦始皇是不可能夺取天下的。而秦国的霸业,有一半应该归功于秦孝公。秦孝公登基的时候,秦国还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天下各诸侯国没有人在意这个小国家的新主君,连周天子都不怎么在意。

可是这种忽视恰恰让我们的主角秦孝公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他大喊出,各国瞧不起我们,这太让人屈辱了。于是他便开始着手于秦国的富强之路。首先,他颁布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在那个时代,能做出这种决定的君王并不多。因为春秋战国还处在关系社会,你没有背景你没有良好的出身,是不可能位居高位的。可是秦孝公却不管这些东西,他坚决的颁布了“求贤令”。誓要让秦国崛起于众国之中。这一道政令请来了对秦国历史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商鞅

对商鞅此人。历史上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的一系列政策让秦国脱胎换骨,从此走向富强之路,而且直接改变了秦国的风气,让秦军变成了一只真正的虎狼之师。而有些人又认为,商鞅这个人缺少了以民为主的重要思想。只知道一昧的压迫人民,激发人们的兽性。也为后来秦国的暴政埋下了种子。用一句后世的名言,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不管怎么样,商鞅对秦国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没有他对秦国的改造,秦始皇是绝对没有能力去征服天下的。

而当商鞅来到秦国之后,跟秦孝公说出自己的改革之法。秦孝公非常高兴,认为商鞅真的是不世人才。于是他让商鞅放手去做,他会全力支持。商鞅变法可谓是秦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一场变革,他主张以军功为主要参考,这直接改变了秦国的本质。因为秦国自古以来,都是世袭制度。而这样的变革,让无数英雄豪杰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让秦国收获更多的人才。这之中,就有另一位鼎鼎大名的将军——白起。白起号称人屠,而他最开始也是一个小卒,可以说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获得了很多名将之才。

而商鞅在变法之初,还和秦孝公说了一番话,他说自古以来变法者都没有好下场。如果没有君王绝对的支持,那么变法是绝对实行不下去的。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让秦孝公给他一个承诺。而秦孝公也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说你尽管去做,你和我犹如一个人,你说的就是我说的,我绝对会全力支持你。这对一个人君王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因为作为一个君王,让一个臣下去随心所欲的施展自己的想法,这太具有风险性了。而秦孝公这样的做法,也无异于一场赌博。幸运的是,秦孝公赌赢了。而且赢得很彻底。尽管商鞅变法过程中有很大的压力,有许许多多的反对之声,可秦孝公一直为商鞅扛着所有的压力,而且就在孝公去世前,他甚至还打算传位给商鞅,这样能让他更好的实行改革政策。由此可见,秦孝公绝对是历史上可以排得上号的贤明君王。因为对于君王来说,不求你文成也不求你武德。只需要你有知人之明,用人之能,你便能成为一位盖世明君。这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是有很大难度。至少历史上做到这一点的皇帝不多。举两个例子,能真正做到知人之明,用人之能的,有汉武帝和唐太宗。而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队孝公的评价也非常之高。说他是秦之基石,实在是让人敬佩万分。

标签: 秦孝公战国

更多文章

  • 秦孝公是怎么逼死商鞅的? 他非死不可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朝

    商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商鞅的理论知识,基本上也是从李悝变法之中学习过来的。可是理论永远只停留在书面上,变法的核心要点并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很可惜的是,很少有国家愿意做这些实践探索。秦孝公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愿意探索,可是他没有方法。于是乎商鞅便应运而

  • 秦孝公去世后,为什么不把君位传给樗里疾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孝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孝公去世后,曾经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嬴驷。嬴驷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国曾在他的统治下逐渐走向了强盛。在秦惠文王的麾下,有一批能臣良将,其中就包括樗里疾。樗里疾是秦国名将,他和嬴驷同为秦国公室,也

  •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五马分尸,为什么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可以逃过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商鞅,张仪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商鞅和张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缔造者嬴政也被誉为"始皇帝"、"千古一帝"。不过,秦国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它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无法做到的。为了达到扫清六合的大目标,秦国经历了许多代人的积累。其中最具有代

  • 魏惠王爱惜人才 为何却不重用商鞅放走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孝公,魏惠王,商鞅变法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罃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宣布,那就是齐国与魏国互称对方的国君为王——在这之前,他们的国君只能称侯。不过称侯或称王都只是走走

  • 魏惠王为何不会慧眼识人?总让人才流入他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惠王,商鞅,孙膑,卫国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

  • 解密: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惠王,孙膑,商鞅,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

  • 魏惠王死后将王位传给了谁 魏惠王是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惠王

    魏罃,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正值魏国最鼎盛时期。魏罃少时颇得魏文侯喜欢,加上天资聪颖,名师教导,魏罃很快就崭露头角。即位之前,打败了颇有才干又得到平民大臣支持的公子仲缓,成功登上王位。之后,妥善解决了魏国贵族与平民大臣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国内秩序。即位后,魏罃重整军威,

  • 卫鞅的能力如此之强 为何魏惠王没有重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惠王,卫鞅

    还不知道:魏惠王为何不重用卫鞅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卫鞅为何不被魏惠王重用?主要原因有这两个!卫鞅不被魏国重用,主要责任不再公叔痤。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二:其一、魏惠王无识人用人之眼,更无用人使人之能;其二、卫鞅不看好魏国,已经谋求去其它

  • 魏国为什么会衰亡?跟魏惠王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惠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国为什么会衰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诸侯,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从春秋大国晋国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也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魏文侯礼贤下士招揽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李悝、翟璜、西门豹等人,武有吴起和乐羊等名将,经济

  • 魏惠王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把家底败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惠王,晋朝

    魏惠王是怎么把家底败光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惠王魏罃即位时,正是魏国的鼎盛时期,有着魏文侯开创的百年基业,和魏武侯南征北战打下的声望,可以说正是魏惠王大展身手,一图天下的宏伟壮志。然而可惜的是,魏国没有进一步统领三晋,横扫天下,反而在兴起的秦、齐等国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