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孝公和商鞅是什么关系?秦孝公为何重用商鞅?

秦孝公和商鞅是什么关系?秦孝公为何重用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2/18 6:08:14

古有伯乐相马,也有秦孝公重起商鞅变法。秦孝公和商鞅的关系嘛,说起来就是这么回事。商鞅有才,而秦孝公需要人才,他们搭档起来,富强了秦国。

周孝王时期,秦王先祖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从此就在西边帮助西周抵御西戎。到了西周末期,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渐渐变弱,他们甚至是依靠着秦人来对抗西戎的侵扰。如果没有秦国,西戎一路东进,西周也就不复存在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并且拥有一块封地。虽然还是在西部边陲,但是总比没有好吧!

秦国靠着这块地,发家致富。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互相开战,很多小的诸侯国就此消失。刚开始的时候,秦国很弱小,但是由于秦国地处最西边,交通、农业、经济等等都不发达,还要时刻受到外部蛮夷的侵扰,没有大国来打它的主意。秦国的历任君主,都在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富强秦国,让秦国变成和强国比肩的大国。

当然,不止秦国这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其他国家同样没有落后,都在寻求图强的办法。魏国实行了变法之后,变得强大起来。秦国也想效仿魏国,实行变法。秦献公时期,秦人就已经在探索改革变法的途径了。后来秦孝公继位,他觉得单单只有秦国人自己想办法,这是行不通的,要借助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的力量,让秦国强大起来。于是,秦孝公发布了消息,秦国需要很多有才能的人,希望大家来秦国实现抱负。若是谁的治国之策被采纳了,那就封他做大官,还给他土地和财宝。

很多人听了这个消息,都慕名来到秦国,可是很多人达不到要求。秦孝公正在发愁之际,他的宠臣景监的府上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不速之客是卫国人,名字叫做卫鞅,是从卫国到秦国来从政的,他听说了秦国需要人才,就赶紧过来了。

景监是秦孝公的臣子,做过副将,秦孝公十分赏识景监。景监的府上突然来了位卫鞅,还说自己是来求见秦孝公的,景监自然要问一问是什么事。卫鞅说了自己有一个让秦国变强的办法,景监说,“既然你有办法,不如先说给我听一听,若是我觉得可行,就带你去见秦孝公。若是我这关都过不了,那就见不到秦孝公。”卫鞅心里也很着急,就给景监讲了自己的变法之道,景监听得入迷,仿佛眼前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般。他知道这个卫鞅的确是有才能的人,于是进宫的时候,他就对秦孝公说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景监向秦孝公举荐了卫鞅,他说卫鞅一定不会让秦孝公失望的。

卫鞅第二天面见秦孝公,秦孝公让他讲讲到底是什么办法。卫鞅淡定的讲起了曾经的五帝是如何兴起的这类的历史故事,秦孝公是君王好伐,这样的故事,他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卫鞅像个老夫子般,讲了许久,秦孝公都快要睡着了。等到卫鞅讲完了,秦孝公忍着脾气没有发火,说卫鞅不是自己的菜,让他走了。

可是卫鞅出宫后却再一次找到景监,这一次,他还是让景监带自己去见秦孝公。景监本来就因为昨天的事有火发不出,但是看着卫鞅一副落寞的样子,不忍拒绝,就对秦孝公说,再给他一次机会。秦孝公大发脾气,说:“你上次就给我推荐了,他根本就是个迂腐呆滞之徒!”五日后,秦孝公还是召见了卫鞅,卫鞅这次讲的是三王之道,本来秦孝公还存有一丝希望,这下什么都不说了,直接轰走。

卫鞅不死心,又第三次求景监带自己进宫见秦孝公,景监心软答应了,这次卫鞅讲的是五霸兴起的历史,向孝公讲述富国强兵之术,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这次讲的强国,复兴之道,秦孝公越听越有兴趣,两人谈了几天,孝公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擞,兴致勃勃,遂以商鞅之道变法改革。

标签: 秦孝公

更多文章

  • 秦孝公为什么要策划处死商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孝公,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商鞅是秦惠王杀的,但秦孝公做的这件事,已在策划处死商鞅了。商鞅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王杀的。不过说起来,其实是秦孝公策划了商鞅之死。为什么这么说呢?秦孝公在去世之前,曾想传位于商鞅。这件事在《战国策》中有记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秦孝公

  • 历史上真实的秦孝公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孝公,战国

    闻名天下的秦孝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战国对人们来说可能耳熟能详,但是除开这个名词,很多人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可能不太清楚,因为那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可是,春秋战国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时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思想启蒙的开始。还有,在那个时代,出

  • 秦孝公是怎么逼死商鞅的? 他非死不可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朝

    商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商鞅的理论知识,基本上也是从李悝变法之中学习过来的。可是理论永远只停留在书面上,变法的核心要点并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很可惜的是,很少有国家愿意做这些实践探索。秦孝公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愿意探索,可是他没有方法。于是乎商鞅便应运而

  • 秦孝公去世后,为什么不把君位传给樗里疾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孝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孝公去世后,曾经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嬴驷。嬴驷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国曾在他的统治下逐渐走向了强盛。在秦惠文王的麾下,有一批能臣良将,其中就包括樗里疾。樗里疾是秦国名将,他和嬴驷同为秦国公室,也

  •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五马分尸,为什么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可以逃过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商鞅,张仪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商鞅和张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缔造者嬴政也被誉为"始皇帝"、"千古一帝"。不过,秦国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它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无法做到的。为了达到扫清六合的大目标,秦国经历了许多代人的积累。其中最具有代

  • 魏惠王爱惜人才 为何却不重用商鞅放走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孝公,魏惠王,商鞅变法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罃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宣布,那就是齐国与魏国互称对方的国君为王——在这之前,他们的国君只能称侯。不过称侯或称王都只是走走

  • 魏惠王为何不会慧眼识人?总让人才流入他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惠王,商鞅,孙膑,卫国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

  • 解密: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惠王,孙膑,商鞅,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

  • 魏惠王死后将王位传给了谁 魏惠王是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惠王

    魏罃,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正值魏国最鼎盛时期。魏罃少时颇得魏文侯喜欢,加上天资聪颖,名师教导,魏罃很快就崭露头角。即位之前,打败了颇有才干又得到平民大臣支持的公子仲缓,成功登上王位。之后,妥善解决了魏国贵族与平民大臣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国内秩序。即位后,魏罃重整军威,

  • 卫鞅的能力如此之强 为何魏惠王没有重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惠王,卫鞅

    还不知道:魏惠王为何不重用卫鞅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卫鞅为何不被魏惠王重用?主要原因有这两个!卫鞅不被魏国重用,主要责任不再公叔痤。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二:其一、魏惠王无识人用人之眼,更无用人使人之能;其二、卫鞅不看好魏国,已经谋求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