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西门豹与“河伯娶妻”的故事有何关系?

揭秘:西门豹与“河伯娶妻”的故事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3/12/29 5:27:24

说到“河伯娶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当然,既然说到了“河伯娶妻”,那我们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西门豹。西门豹,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421年)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他在邺地(今临漳)当县令时,揭穿巫婆神怪借河伯娶媳妇残害民女,搜刮钱财的事,已家喻户晓,但他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揭穿了巫婆神怪的种种骗局以后,西门豹就请来魏国的能工巧匠一起察看漳水地形,进行规划设计,随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在20里的漳河段上建筑了12道低溢流堰,每堰上游都开一个引水口,设闸门控制。每口开凿一条渠道,共12条渠道,使境内农田都能得到灌溉,这就是著名的“引漳十二渠”,是我国最早的多首制大型引水渠系。

据历史记载和解放后对工程遗址的考察,引漳十二渠的渠首是在漳水出山口处,即冲积扇上部,引水口都在漳水南岸。那里地势很高,土质坚硬,河床稳定,引水方便。加之河水含泥沙量大,设计采取多水口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灌溉效益,这说明当时的水利工程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引漳十二渠在大水时可以分泄漳河洪水,干旱时可以用来灌田十万亩。漳水含有大量的细颗粒泥沙,有机质肥料丰富,引水灌田不仅可以补充作物需水,而且能够落淤肥田,遍布于十二渠两岸的盐碱地也因此得到了改良,使邺的田地“成为膏腴”,每亩粮食产量较修渠前提高了8倍以上。水利的开发加速了经济的发展,魏国也随之富强起来。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大夫庙和投巫池。、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纪念这位伟人。

标签: 西门豹魏文侯魏国

更多文章

  • 西门豹最后为何含冤而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门豹

    西门豹的资料关于西门豹的资料:西门豹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的出生和死亡事件都不清楚。西门豹在魏文侯时期担任邺令,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和军事家,曾经立下很多战功。他出任邺城的县令时,邺城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通过他的治理邺城成为了当时的东北重镇。西门豹魏文侯时期,西门豹担任邺城的县令,他在

  • 乐羊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注定没有办法成就周文王那样的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你真的了解乐羊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传说殷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是不是贤人,就让他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姬昌为了能够逃回西岐,若无其事的吃了下去。后来,周文王帮助儿子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就是乐羊为了攻打中山国,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乐羊却未能成就一番霸业。

  • 乐羊为了向君王表明忠心都做了什么事情?竟然在战场上吃掉儿子的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说到乐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个诸侯国为了地盘和权力,成天打来打去的,所以这个时期也是狠人辈出,而本文要说的狠人,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将领乐羊。乐羊,魏国安邑人,著名军事家乐毅的先祖。起初,乐羊只是魏国相国翟璜府上一个籍籍无名小门客,而在不久之后,乐羊等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魏

  • 乐羊: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为何说他是最冷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乐羊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406年的一天,中山国都城顾外围的军营中,一个中年男人看着眼前一碗肉汤,他怔怔的盯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这是我儿子的味道!说罢,一仰头就把眼前的肉羹喝了下去。看着中年男人喝下了肉羹,送肉的使者笑了笑说:将军

  • 李悝是哪一家代表人物?李悝变法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变法,法学家和改革家

    李悝是著名的法学家和改革家。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李悝开始了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变法的时候,他就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国家治理中,让魏国的各个方面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李悝他还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就是《法经》。李悝这部著作汇集了多国法律的精华,里面涉及了方方

  • 李悝在哪个国家变法?李悝变法详情和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李悝变法,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李悝开始了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变法的时候,他就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国家治理中,让魏国的各个方面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李悝变法详情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

  • 魏国李悝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

  • 赵襄子为什么要放了豫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襄子,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襄子为何放了想杀他的豫让?不是不怕死,是想给天下人做一场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处处会有意外。春秋末期,晋国公室的权柄已经被六位卿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氏)瓜分,六卿之间相互倾轧,晋国的分裂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必然。但,六卿中究竟谁具备

  • 豫让和赵襄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豫让为什么要刺杀赵襄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豫让,赵襄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豫让和赵襄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家分晋中,韩赵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前晋国的朝政被智伯把控,智伯是权臣,对赵襄子侮辱傲慢,赵襄子与之对抗,惹来智伯的攻打,赵襄子便暗中联合其他两家一起除掉智伯。曾经受过智伯诸多侮辱的赵襄子砍下智伯的头颅,剥其面皮,用其头

  • 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为何放弃邯郸选择晋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阳,赵襄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放弃邯郸选择晋阳,才成就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邯郸的历史远比晋阳要早。邯郸赵氏的小宗起始于赵穿。赵穿是赵衰的侄儿、赵盾的堂弟,还娶了晋襄公的女儿。当然,在桃园弑杀小舅子晋灵公,甩锅给自己哥哥赵盾的也是赵穿。邯郸就是赵穿的封地,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