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庄子》中的思想:最接近人性和自然的思想

《庄子》中的思想:最接近人性和自然的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27 4:17:04

《论语》让我们发现了孔子。这个留着长髯的慈祥老者,总是穿着整齐干净的儒服,梳着庄严肃穆的发髻,语气祥和地说着那些礼仪教义;《孟子》让我们看到了孟子。一个永远激情飞扬,慷慨激昂的雄辩者,驾着马车穿梭在各个诸侯的府邸之中,用他尖利锋锐的言辞在战国尘土飞扬的画卷中划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庄子,不论读了《庄子》多少遍,我始终无法真正的了解他。如同浓雾中隐约的身影,看得见却捉不住。

孔子的形象可以想象,孟子的形象可以想象,可是庄子的形象是无法想象的。他时而化身鲲鹏,在九千里的高空上自由翱翔;他时而化身大海,在秋天水涨之时与河伯进行着广博悠远的对话;他时而化身蝴蝶,翩翩地飞舞在现实和梦境之间;他时而化身椿树,扎根于深厚土地中凝视着世间万事的变迁。他的身影总是游离在梦幻和人间,他的眼神永远充满灵性与深沉。庄子的思想是最接近人性和自然的思想,庄子的学说是脱下沉重的礼教回归本心的学说。在他的章里,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说教,看不到一点一滴的繁文缛节,只有神奇绚丽的想象,只有无边无际的自由。

庄子有时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趴在水边同河里的鱼诉说着心事,幻想变成蝴蝶飞舞在浊世之中找寻真正的自由;有时像一个满腹心事的沉思者,在梦中与复活的骷髅对话,徘徊在生与死之间。但在大部分的时间中他是一个衣裳褴褛的糟老头,在乱世之中过着清苦凄凉的生活。他既不蔑视权利,也不依附与它。所以他做官也只做到一个漆园小吏,以至到后来他不得不去顶着嘲笑和揶揄向监河侯借米,还没有借到。他的精神生活何其的富有和充实,在思想的世界里他是最幸福的人。可是他的现实生活确实多么的凄惨和悲凉!

庄子也是有飞黄腾达的机会的。那年楚派人恭恭敬敬地邀请他入仕,并愿以国事相托付。若是换作孔子,他一定老泪纵横、感激零涕地匍匐在地上三拜九叩;若是换作孟子,他一定眉飞色舞、故作谦虚地推辞一番再必恭必敬地接受。而庄子用了一只乌龟做比喻,委婉地推辞了这分千万人想争都争不到的工作,心甘情愿地在濮水之滨悠闲垂钓,不问不闻那些有关于政治、国家的所谓大事。他的心已经不属于尘世,他的眼望的是天空之外的那片自由之地。

也许自古阳春白雪就少人和,庄子的学说并没有太多人来传承。我们在现世所看到的道家,只是对庄子、老子的侮辱和扭曲。那些烟雾缭绕的神龛上供奉的、五颜六色的神像,在我眼中看来都是一种悲哀。那些清心寡欲的道士口中喃喃有声的《南华经》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南华经》为庄子著)。道家的理想是回归本性,而那些清规戒律都是束缚人性的枷锁。庄子所说的“道”,不是通过修炼就能够领悟的,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最纯净的角落。道教传衍到现在已经成为佛教的复制品了,只不过一个可以留头发、娶妻生子,另一个必须剃光头,守色戒。曾经飘逸如风、自由如风的道学已经被时间的风侵蚀地毁败不堪,只剩下“道”,这个汉字,还保留着最初的样子。不知道被冠了无数个封号的庄子,顶着如此沉重的帽子,在云端看着乌烟瘴气的道观、趋之若骛的人群,是个什么表情。

庄子的学说或许在诞生之期就注定无法发扬光大,那种专注于个人、专注于自然的思想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溶于这个世界。它太美丽了,它太纯洁了,它太颠覆了,以致于让人无法承受。道家只是两个绝世天才的绝世思想,普通人只能远远地观赏,无法到达他们的思想境界,无法想象他们的想象。于是道家就会被一些无知、浅薄的人扭曲成现在不伦不类的模样。庄子曾希望“道”可以“薪尽火传,不休不止”,在我看来除非有一个同样天才的人横空出世,拾起久已不见的潇洒,做着和先辈一样汪洋肆意的梦。不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只有瞻仰着庄子的风采,看着“道”在现代渐渐沉沦的景象。庄子在千年之前是绝世一人,千年之后仍然孑然一身。

标签: 庄子老子孔子孟子

更多文章

  • 揭秘:庄子为什么会选择逍遥的这条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庄子,老子,孔子,孟子

    我想,要是中国文化史没有庄子这样的哲学家,中国哲学的气韵一定会输不少;要是中国文学史没有《庄子》这部奇书,中国文学的明灯一定会黯几分。历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谈庄子、看庄子,他是一个人?一部书?一个梦?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谁也说不清楚。我们雾里看花,但我们知道那是花,而且不是普通的花,那是怒放在中国

  • 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思想家庄子怎样对待生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庄子和惠子,庄子怎样对待生死

    平时生活中我们都喜欢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朋友,或者有共同的爱好,或者是世界观、人生观相互接近或认同。如果说起经典的好朋友模范,我们想到的首先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或者是廉颇和蔺相如等等。很少有人会把庄子和惠子认定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朋友中的典范。然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是终生的挚友。庄子和惠子两人能成为终

  • 孟子和庄子之间的故事 关于孟子的智慧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智慧简介

    孟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要求积极入世的,所以孟子不辞辛苦、疲于奔命地宣扬自己的“仁政”,但是总是不能被接受,孟子不惜在朝堂之上与人发生激烈的辩论。道家是消极出世的,庄子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把世间万事都看的虚无缥缈的,都认为那不是真实的,

  • 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庄子的哲学是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

    东施效颦是庄子笔下的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人们特别熟悉的一则讽刺性的寓言故事。这个寓言呢,主要讲了一个人迷失自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西施是个大美女,天妒红颜嘛,西施虽然是个美女,但不是一个健康的美女——她有心口痛。心口痛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可能是胃病,也可能是心脏病,反正就是成天捂着胸口皱着眉头就对了

  • 庄子行于山中的寓意 思想家庄子杂篇胠箧译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子行于山中,庄子

    庄子行于山中,是《庄子》的一篇故事。话说有一天庄子去拜访朋友,途中经过一座山,在山里面走呀走,因为无聊嘛,就东看看西望望。看到了一个人,这种人在山里面挺常见的,就是砍树的人。砍树的人站在一棵树下,但是不砍树。庄子有点疑惑,就去看树。一看,哇,这棵树真好看,这么高,这么漂亮,枝繁叶茂的,为什么不砍呢?

  • 庄子送葬的故事 思想家庄子达生原文及译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子送葬,庄子

    庄子的一生中,唯一的知己就是惠子。惠子作为他好友,两人一般的交流方式就是辩论。因为一个问题,很多次吵的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友谊也是因为辩论探讨才建立起来的。惠子总是在庄子困惑的时候及时出现,并且帮助庄子分析和探讨,因此,庄子将惠子视为生命之中很重要的人,这种情谊甚至超越了他对妻子的那种爱护。庄子的好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周及《庄子》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子是哪个学派,庄周

    庄子是道家学派,这是个很牛逼的学派,在诸子百家里面算是很聪明的了。它不光思考什么治国方略,更重要的是它有辩证思想,这是早期的哲学哇哲学。最有思想的学派,比压制人的儒家,有意思的多了。这个学派呢,创始人鼎鼎有名,叫做老子。这是个很受人尊敬的人物啊,思想境界什么的深刻极了。开个玩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

  • 惠子: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惠子,思想家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

  • 惠子与庄子的关系怎么样?两个人有着怎样的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惠子,思想家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 天下》)(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

  • 《芈月传》徐梵溪引发热议 廊桥看试钟情黄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芈月,芈月传

    大型古装历史剧《芈月传》正在北京、东方两大卫视热播,知名导演郑晓龙再度联手《甄嬛传》班底,联合打造了这部传奇历史巨制。万众期待之下,这部现象级大剧也着实没有让人失望,开播三日,收视爆表好评如潮。除孙俪外,还有刘涛、方中信、徐梵溪等实力派演员联合加盟。徐梵溪在该剧中饰演楚国公主芈茵,因为这个稍显刁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