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庄子行于山中的寓意 思想家庄子杂篇胠箧译文

庄子行于山中的寓意 思想家庄子杂篇胠箧译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70 更新时间:2024/2/16 10:56:24

庄子行于山中,是《庄子》的一篇故事。话说有一天庄子去拜访朋友,途中经过一座山,在山里面走呀走,因为无聊嘛,就东看看西望望。看到了一个人,这种人在山里面挺常见的,就是砍树的人。

砍树的人站在一棵树下,但是不砍树。庄子有点疑惑,就去看树。一看,哇,这棵树真好看,这么高,这么漂亮,枝繁叶茂的,为什么不砍呢?庄子就问这个砍树的。

砍树的说,因为这种树除了好看之外没有用啊!

庄子一听很感慨,看看吧,没有用不成材的话可以安享晚年。

在这里插一句话,“不成材”这个典故就是出自这里。

庄子下山之后到了朋友家里面,朋友见到庄子,贵客呀,就吩咐杀一只鹅招待客人。仆人就说,咱们家里面有两只鹅啊,一只会叫的,一只不会叫的。主人说,这还用问嘛,不会叫的鹅,留着做什么?就这样,那只不会叫的鹅成了大家的下酒菜。

庄子有个随行的小仆人,近朱者赤,也喜欢思考问题,就问庄子,树不成材,结果没死;鹅不成材,结果被杀掉了。您看看,您是想要做“成材”的呢,还是“不成材”的呢?

庄子多聪明,精神境界多高呀,他的回答是,他介于二者之中。因为在两个之间吧,好事都可以沾一点,坏事都能够远一点。这样他自己也能自然一点。什么东西吧,多了都不好,要懂得变化。

思想家庄子杂篇胠箧译

我们先来释义一下,“胠箧”读作“qu

qie”,分别是第一声和第四声。这两字的意思就是打开箱子,后来的意思里也有盗窃的用法。那么这两个字跟庄子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庄子的一篇文章。我们都知道庄子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也没有立过什么大功。这样一个人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主要是因为人家脑子好使,思想上与当时主流的儒家思想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对的。而这篇文章就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这种想法。庄子的文笔那是相当灵活,对于文字的运用任谁看了都折服,所以这要是骂起人来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这篇文章里上来就骂了当时的所谓圣人的“仁义”,庄子认为当时不管你做出什么贡献,都是在给统治者服务,最后都会被掌权者用来统治人民,众生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工具。接着就想要人们抛弃现在的文化,毕竟他在前面就已经否定了当时的人们所做的一切。最后开始想念原始社会了,这也是庄子的最终目的,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本来我是挺欣赏道家的这种随行隐世的生活态度的,但是我不完全同意这篇文章里的观点。这简直就是消极版的庄子思想,当你否定了这个社会的时候,你就应该去检查一下自己了。最后庄子倡导的回到原始社会的想法,我是绝对反对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原始社会的那种生活肯定没有现在的好,难道大家都去当泰山,就是最好的结果吗?

但是也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我们也看到再厉害的思想家,也会有这种误区的时候。

思想家庄子之楚 见空髑髅原文及译文

《庄子之楚》吧,纯属一篇神话传说,还是怪力乱神那一种。说,庄子在到楚国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空髑髅。这是个什么东西呢?骷髅。哈,讲到这里,那些平时不看鬼故事的孩纸们,有没有一点害怕呢?

正常人看了这个骷髅呢,都会感觉阴森森的,担惊受怕,觉得自己流年不利之类的把,毕竟在中国很是忌讳这些的。敬而远之嘛,中国人有的信鬼神,也会反省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是不是被冤死鬼找上门了。换句话说,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到这个,也都有点怕看到这个。

可是我们不能低估了庄子。庄子是谁呀?庄子怕过谁呀?骷髅想吓吓庄子(可能觉得这样比较好玩?谁知道呢),庄子反倒把骷髅给教训了一通。怎么说的呢,蛇打七寸,庄子问人家怎么死的。而且猜的真是,字字诛心。说完之后,还把骷髅当作枕头,枕着睡觉。

半夜的时候,骷髅来找庄子了,在梦里。骷髅说,你猜的那些吧,都是做人的累啊。做人多难啊,我告诉你,最鬼特别的自由,你要不要听听?庄子表示了自己的兴趣,于是骷髅就将给庄子听,语气颇有乐不思蜀的意思。

庄子一听,你到底没说自己是怎么死的啊,是不是被我猜中了。他就想试探下鬼啊,问它如果让你做回人,你还想做么?骷髅说,不想,因为自己做鬼可以是啊。

庄子名言有哪些

庄子是战国时期诞生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一生都穷苦落魄,如果说仕途功名的话,最高只当过一个漆园的管理者。他的成就闻名后世的在于他的思想境界。他一生潜心研究专心著作,特别尊崇老子的思想。庄子文字赋予的思想,撼动人心,让人读了仿佛心灵得到净化,俗世纷争都如云烟了。

人们自发的传诵感受他的思想精髓,并把他著作里简练而饱含哲思的句子都默记下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仅被后代君主推崇传播,到现代,也时时用它智慧的光辉照样着文人学者的学海生涯。

庄子名言名句非常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个。鼓励学习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说的是人生命有截止的时候,而知识却是永远没有尽头。其实就是说,只要肯好好学,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各种解释的核心就是认可勉励人多学知识。

关于事业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意思是水深,舟方能行。它指的是做大事,必须打好基础,有了基础才能谋出事业。其实对古代的君王不也是一个勉励吗?希望君王能勤劳为政,国富民强,才能称霸四方,要想高高在上统治国家,必须有很坚定团结的支持力量。

大智出名言,铭记句子,更重用的是能以其度身,修心养性才有意义。

逍遥游庄子翻译

逍遥游,庄子里的代表名篇。是庄子第二个部分表达通往大道境界的方法论里最具文采的一篇。逍遥游,从文学技巧上来看,比喻巧妙,描写生动自然,所用修辞大胆夸张,却又不失根本,词语看似随意却气魄宏伟;从思想内容来看,虽然都是虚浮比喻,却贴合情理,言词表意,突显了追求极致的自由不受束缚的境界。

逍遥游里有大量的生活,比喻,寓言,写法如驰骋的骏马率性奔跑,丰富的想像力仿佛给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尽情遨游在文字海洋上。

开篇写大鹏气势迫人,展翅高空,描写它的傲然姿态,又写小虫鸟蹦蹦跳跳,比不上大鸟潇洒之姿,又将人和彭祖相比,比喻人想长寿的可笑无知。写这些对比,鸟虫都非常逼真,妙趣盎然,讽刺见著。

接着转入了讲道理的部分。用生动的人物对话,把现实融合与道理中,位居高官之人显得平庸无能的形态,洒脱远离功名纠缠,虚无自由的境界就突显出来了。阐述道理运用对比,小和大,对和错,仍然是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又统一于一体,要看清这些然后抛开杂念,追求无为,无治,无求的理想。

最后通过古代贤王之间的礼让美德,惠子与庄子的辩驳讨论,通过人物对话直接揭示大用而不为的思想,认为应该远离世俗名利纠缠,远离污秽现实。

逍遥游要记录的就是这些,但是整篇文章文思惊奇文采皎洁,成为千古以来的迷人之作。

标签: 庄子行于山中庄子

更多文章

  • 庄子送葬的故事 思想家庄子达生原文及译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子送葬,庄子

    庄子的一生中,唯一的知己就是惠子。惠子作为他好友,两人一般的交流方式就是辩论。因为一个问题,很多次吵的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友谊也是因为辩论探讨才建立起来的。惠子总是在庄子困惑的时候及时出现,并且帮助庄子分析和探讨,因此,庄子将惠子视为生命之中很重要的人,这种情谊甚至超越了他对妻子的那种爱护。庄子的好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周及《庄子》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子是哪个学派,庄周

    庄子是道家学派,这是个很牛逼的学派,在诸子百家里面算是很聪明的了。它不光思考什么治国方略,更重要的是它有辩证思想,这是早期的哲学哇哲学。最有思想的学派,比压制人的儒家,有意思的多了。这个学派呢,创始人鼎鼎有名,叫做老子。这是个很受人尊敬的人物啊,思想境界什么的深刻极了。开个玩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

  • 惠子: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惠子,思想家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

  • 惠子与庄子的关系怎么样?两个人有着怎样的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惠子,思想家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 天下》)(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

  • 《芈月传》徐梵溪引发热议 廊桥看试钟情黄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芈月,芈月传

    大型古装历史剧《芈月传》正在北京、东方两大卫视热播,知名导演郑晓龙再度联手《甄嬛传》班底,联合打造了这部传奇历史巨制。万众期待之下,这部现象级大剧也着实没有让人失望,开播三日,收视爆表好评如潮。除孙俪外,还有刘涛、方中信、徐梵溪等实力派演员联合加盟。徐梵溪在该剧中饰演楚国公主芈茵,因为这个稍显刁蛮的

  • 芈月传第18集剧情介绍:芈月被秦国赎回 黄歇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芈月传,芈月,黄歇,

    芈月救下了偷羊的小男孩,并带回了自己的帐篷,他给孩子起名“小狼”。张仪等人来到义渠大营。义渠王答应以秦国的粮食,换取义渠十年不与其为敌,但拒绝交出芈月,说打算留给自己当王妃。张仪以利益权衡来说服义渠王。为了解救灾荒族人缺粮的局面,翟骊最终答应芈月回秦,却把“小狼”留在了义渠。芈月与芈姝、葵姑、

  • 《芈月传》收视破表:芈月黄歇开启纯爱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芈月传,芈月,黄歇,

    被各种海报、新闻、预告片轮番轰炸了几个月,年度古装压轴大剧《芈月传》终于在北京卫视和乐视超级电视开播。这部由乐视网旗下花儿影视公司出品,《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的史诗大剧在乐视网首播当日就突破3.4亿播放量,TV大屏端播放量3200万,便连创收视记录。芈月黄歇情窦初开 方中信出场引期待《芈月传》“盼星

  • 黄歇最后是怎么死的?李园为什么留不得黄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歇,李园,楚国,春秋战国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对黄歇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黄歇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说:“您任楚国宰相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辅佐年

  • 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吗?黄歇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歇,春秋战国,楚国

    春申君黄歇,嬴姓,黄氏,名歇楚国江夏人,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兵攻打楚国,实力不敌的楚国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派黄歇前去秦国说

  • 战国四公子——黄歇、赵胜、魏无忌、田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歇,赵胜,魏无忌,田文

    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政治活动家,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他们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时称“战国四君子”。虽然人们对战国四君子或褒或贬,但有一点却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们在当时都收养了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是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