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兰陵王高长恭是什么结局?他与高湛是什么关系?

兰陵王高长恭是什么结局?他与高湛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17 更新时间:2023/12/10 23:24:26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兰陵王高长恭是什么结局?

高湛,兰陵王高长恭,高湛比高长恭大四岁,但他们是叔侄关系,但高湛更爱另一个侄子,所以高长恭从小身份相比其他兄弟就很卑微,但也养成了他为人亲和有礼,行事小心的行为和习惯。最后,高湛害死了高长恭,当时长恭邙山之战胜利 ,高纬开庆功宴,宴席上高纬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 ,追悔莫及长恭听后感动得回了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就是这家事俩字招来杀身之祸 ,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

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 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 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高长恭心灰意冷,饮酒而死,年仅32岁。天统四年十 二月辛未,高湛死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谥曰武成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平陵。

高长恭为什么不篡位?

原因一:父亲死的早,势力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其实每读北齐那段历史都感到这个朝代很奇怪。北齐历经六帝,总共才二十八年光景,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军事实力,北齐都称得上得天独厚,但这种得天独厚,北齐并没有把握住。

二十八年间,不断上演着叔杀侄自相残杀的“怪事”。从北齐皇族关系看,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哥哥高澄第四个儿子,但高澄被自家厨子兰京杀死后,高澄的同母弟高洋就承袭了高澄的位置,并把东魏皇帝换下来,高洋成了北齐第一届皇帝。从此高澄六个儿子也都失去了继承帝位的机会,即使继承,兰陵王高长恭也不是嫡长子,根本没有机会。更不要说他叔叔高洋称了帝,兰陵王六个兄弟即使再有能力,也都年龄小斗不过皇室叔叔一族。

原因二:出任大将后,还不是主帅,没有一定兵权。

史书记载兰陵王高长恭当打之年,不仅外表美貌,而且*时为让敌人害怕,都戴一个很狰狞的面具上战场,此后士兵做《兰陵王入阵曲》来歌颂兰陵王,一个年轻帅哥的王爷能出来打仗那就不错了。据记载,邙山之战中兰陵王为中军,只率领五百战骑作战,而左军将领是段韶、右军将领是斛律光,都是北齐有名战将,也比兰陵王在军中地位高,而且这两个大将都对北齐死忠,可想而知兰陵王即使想培植自己的势力都难,更不要说谋反。

原因三:为了保全家人,自己宁愿赴死。

北齐后主高纬赐给兰陵王高长恭毒酒时,高长恭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此时已经晚了,即使他想谋反,也已经失去了机会。史料记载,兰陵王与妻子郑氏很恩爱,即使北齐武成帝高湛赏给他二十个小妾,兰陵王只要一个,这也说明他不是那种爱色的男人。《北齐书》还记载,兰陵王虽然能打,但心很仁慈,对待下属也很好,试想这种人能谋反吗?

所以我们在为兰陵王惋惜之际,通过史料也能找到兰陵王为什么不敢谋反保命的原因。其实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道理,但时势也能造就英雄,错过时势也就错过了时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光弼战功不亚于郭子仪,他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唐朝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以此为分界线,之前的唐朝一帆风顺步步走高,自此之后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当年盛况。安史之乱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堪称唐朝武将试金石。在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战中,唐朝将帅的能力、勇气、忠诚度,都经受了一次前所未见的严峻考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魏文侯能压制秦国数十年靠的是什么?武力打压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魏文侯书文言文翻译,薛公田文入秦做了什么

    大家好,说起魏文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文侯为姬姓魏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大业的奠基人,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三家分晋"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内忧,后有"春秋四大国"之一的秦国虎视眈眈,魏国的前身不过是晋国的一卿,在魏文侯的带领下,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后人 如今还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网络配图秦始

  • 揭秘:及时雨宋江一生为何不娶妻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江娶了阎惜娇了吗,及时雨宋江的个性特点,宋江36人有谁

    熟读《水浒传》,对于宋江这个核心人物,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

  • 他学识渊博却玩不过太监 死后只留下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监故意念错一个字,学识渊博的人叫什么,太监死后葬在哪里

    在历史上,东林党领袖杨涟惨死于阉党党首魏忠贤手下。这件事没道理却也有道理,为什么饱读三十多年圣人书的朝廷栋梁玩不过一个死太监,这和好人必胜的故事有些出入。东林党人,不折不扣的知识精英。作为东林党精英,杨涟可谓学识渊博,才华卓绝。杨涟在死的时候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吾儿,从速回去。切记!往后万莫再读书,

  • 乱世红颜陈圆圆如何劝吴三桂别杀永历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为了陈圆圆

    李自成也想脱身呢,一面许诺日后转败为胜再续前缘,必立陈圆圆为后,一面留给她一支令箭,说自己的部下见此物必不敢加害。吴三桂占据云南后,深入缅甸境内擒获南明流亡政府的永历帝。为劝说吴三桂别杀永历帝,陈圆圆故意登楼北望,迟迟不下来。三桂问其缘故,陈圆圆答:“妾北方人也,望家乡耳!”三桂开玩笑:“我就是你的

  • 开国武将为何多为帝王刀下亡魂?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帝王三国劝降名将技巧,帝王雄心武将哪个好,帝王三国君主将价格

    武将与帝王似乎是历代王朝中永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有帝王的地方就难以容下武将的地位。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的出现往往是由一堆白骨砌成的,这种现象往往出现的开国前期或者开国后不久。开国前是万民的骨,开国后就是那些功臣的骨,历代开国元勋中,有文有武,甚至能文能武者,可是我们扒开历史一看,成为帝王

  • 最憋屈的谋士: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官渡大胜,某自位居首功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为后世提供了一大群英雄人物,那是汉人精英的一次集中展示,直到今天仍让人心向往之。在这些英雄中,有一种人不必上阵杀敌,也不必在大后方的根据地殚精竭虑,他们只需要跟在主公的身边,摇一摇羽毛扇就可以了。这种人的名字,叫做谋士。他们看起来很轻松,很潇洒,但他们的三言两语,往往就能顶得上

  • 顺治出家是因天生情种还是权利博弈的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

    顺治出家了吗,很多人会问道这个问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宬(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

  • 他拥立公子稷为王 最后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京官二代公子,公子稷人质,秦献公为何不传位给长子

    他是魏冉,战国时的秦朝大臣,是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长弟。当时魏冉的实力比较大,就拥立了秦昭襄王登上宝座,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网络配图秦昭襄王即位后,就任命魏冉为将军。魏冉也帮他平定了一系列图谋不轨的人。当时因为秦昭襄王还小,就由宣太后掌权,魏冉也执掌了大权。魏冉成为国相还有一段故事呢,当时赵国人楼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