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蒲元:三国时期的造刀能手,给诸葛亮很大帮助

蒲元:三国时期的造刀能手,给诸葛亮很大帮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1 更新时间:2023/12/12 7:56:42

公元220年初,名震三国的大将关羽,在荆州之战中遭到曹操孙权的前后夹攻,大败而逃,在临沮被孙权的部队活捉。孙权深知关羽绝不肯投降,下令处死了他。蜀汉引以为傲的五虎大将,第一次遭遇伤亡,成了四虎大将。同年八月,老将黄忠因病去世。一年之内五虎大将死了两个。

仅仅一年之后的221年,噩耗再度传来,老二张飞在伐吴之战进军途中,被部下暗杀。又过了一年,公元222年冬天,正当盛年的马超一病不起,医治无效,溘然长逝。就这样,两年之内,五虎大将相继凋零,只剩下赵云一个人。

五虎大将中最长寿的要算赵云了,但他也仅仅比马超多活了7年左右,在公元229年因病去世。五虎大将至此全部死去,伴随着他们创造的辉煌功业和不朽传奇,随历史长河一去不返。

此时的诸葛亮,空有北伐中原的雄心壮志和满腹韬略兵法,却因为蜀汉战将的短缺也大为受限。魏延虽是蜀汉老将,但和诸葛亮关系一般,面和心不和,得不到重用。而姜维出身曹魏降将,资历不够,诸葛亮一时也无法委以重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诸葛亮运气还算不错,老天又给诸葛亮送来了一个得力助手。此人虽名不见经传,很多人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甚至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也往往会忽视他。但他却在五虎将死后的困难局面中脱颖而出,给予诸葛亮最大的帮助,堪称他的左膀右臂。

此人是诸葛亮手下的一个普通官吏,名叫蒲元。《全三国文》记载,蒲元是蜀国临邛人,曾经担任丞相府西曹掾。但蒲元为人多才多艺,他有两项专长,都曾为蜀汉军队做出过重大贡献。

蒲元的第一项专长是精于金属冶炼工艺,是个高明的铁匠。蜀汉大将姜维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蒲元传》,记述了蒲元为诸葛亮设计打造兵器之事。文中写道,蒲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

铸造军刀时,蒲元特意让人到成都郊外河流中取水,用来淬火。他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而“蜀江爽烈”,水质优良,适合淬火,这样制造出来的军刀才会锋利坚固。部下的人偷懒,从汉江取水想蒙混过关,蒲元用刀探入水中,一眼就识别出这是汉江水,众人无不叹服。

军刀造成后,“以竹筒密内铁珠满其中,举刀断之,应手灵落若薙生刍,故称绝当世,因曰神刀”,一刀能够斩断竹筒内的铁珠,锋利无比,被称为“神刀”。在冷兵器时代,刀一直是最主要的作战兵器。蜀军一次配备了三千多把这样的削铁如泥的宝刀,与曹魏军队交锋时砍击敌军的兵器盔甲如同砍瓜切菜,在六出祁山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葛亮能够以弱击强以小打大,屡次击败强大魏国,没有蒲元神刀的助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蒲元得第二个专长,是他精于发明创造,对军用器械、交通工具的改进优化做出重大成果。《蒲元别传》记载,“蒲元为诸葛公西曹椽,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双环。入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

这段记载颠覆了人们的一个历史常识:蜀国用来运送军粮辎重的独门神器“木牛流马”,原来真正的首创者是蒲元,而非诸葛亮。蒲元发明木牛流马后,对于扭转蜀军后勤粮秣供应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也成为诸葛亮北伐的强力助推器。

由此可见,铁匠蒲元在制造兵器、设计制造后勤运输工具方面都做出了跨时代的飞跃和突破,有力弥补了蜀军的短板,增强了蜀军战斗力。“科技就是战斗力”,古今一理,蒲元的功劳和对蜀国做出的贡献,并不逊色于五虎大将中任何一人,因此才会成为蜀汉后期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兰陵王高长恭是什么结局?他与高湛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兰陵王高长恭是什么结局?高湛,兰陵王高长恭,高湛比高长恭大四岁,但他们是叔侄关系,但高湛更爱另一个侄子,所以高长恭从小身份相比其他兄弟就很卑微,但也养成了他为人亲和有礼,行事小心的行为和习惯。最后,高湛害死了高长恭,当时长恭邙山之战胜利 ,高纬开庆功宴,宴席上高纬说:

  • 李光弼战功不亚于郭子仪,他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唐朝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以此为分界线,之前的唐朝一帆风顺步步走高,自此之后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当年盛况。安史之乱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堪称唐朝武将试金石。在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战中,唐朝将帅的能力、勇气、忠诚度,都经受了一次前所未见的严峻考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魏文侯能压制秦国数十年靠的是什么?武力打压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魏文侯书文言文翻译,薛公田文入秦做了什么

    大家好,说起魏文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文侯为姬姓魏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大业的奠基人,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三家分晋"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内忧,后有"春秋四大国"之一的秦国虎视眈眈,魏国的前身不过是晋国的一卿,在魏文侯的带领下,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后人 如今还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网络配图秦始

  • 揭秘:及时雨宋江一生为何不娶妻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江娶了阎惜娇了吗,及时雨宋江的个性特点,宋江36人有谁

    熟读《水浒传》,对于宋江这个核心人物,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

  • 他学识渊博却玩不过太监 死后只留下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监故意念错一个字,学识渊博的人叫什么,太监死后葬在哪里

    在历史上,东林党领袖杨涟惨死于阉党党首魏忠贤手下。这件事没道理却也有道理,为什么饱读三十多年圣人书的朝廷栋梁玩不过一个死太监,这和好人必胜的故事有些出入。东林党人,不折不扣的知识精英。作为东林党精英,杨涟可谓学识渊博,才华卓绝。杨涟在死的时候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吾儿,从速回去。切记!往后万莫再读书,

  • 乱世红颜陈圆圆如何劝吴三桂别杀永历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为了陈圆圆

    李自成也想脱身呢,一面许诺日后转败为胜再续前缘,必立陈圆圆为后,一面留给她一支令箭,说自己的部下见此物必不敢加害。吴三桂占据云南后,深入缅甸境内擒获南明流亡政府的永历帝。为劝说吴三桂别杀永历帝,陈圆圆故意登楼北望,迟迟不下来。三桂问其缘故,陈圆圆答:“妾北方人也,望家乡耳!”三桂开玩笑:“我就是你的

  • 开国武将为何多为帝王刀下亡魂?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帝王三国劝降名将技巧,帝王雄心武将哪个好,帝王三国君主将价格

    武将与帝王似乎是历代王朝中永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有帝王的地方就难以容下武将的地位。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的出现往往是由一堆白骨砌成的,这种现象往往出现的开国前期或者开国后不久。开国前是万民的骨,开国后就是那些功臣的骨,历代开国元勋中,有文有武,甚至能文能武者,可是我们扒开历史一看,成为帝王

  • 最憋屈的谋士: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官渡大胜,某自位居首功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为后世提供了一大群英雄人物,那是汉人精英的一次集中展示,直到今天仍让人心向往之。在这些英雄中,有一种人不必上阵杀敌,也不必在大后方的根据地殚精竭虑,他们只需要跟在主公的身边,摇一摇羽毛扇就可以了。这种人的名字,叫做谋士。他们看起来很轻松,很潇洒,但他们的三言两语,往往就能顶得上

  • 顺治出家是因天生情种还是权利博弈的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

    顺治出家了吗,很多人会问道这个问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宬(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