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张仪的一生有多传奇?

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张仪的一生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1/17 19:02:40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仪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张仪年轻的时候,曾经跟随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张仪、公孙衍、陈轸三大纵横家,张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以张仪为首的纵横家信奉“强国最先伐交”的道理,所以依靠出色的外交手段,为国家谋求强盛之道。张仪相秦近二十年,凭借自己出色的外交能力,把秦国从一个尚不敢面对魏国主力的西陲国家,变成了敢于称雄各国的霸主,张仪自己更是具有了“一怒而天下惊”的强势地位,张仪是怎么靠一张嘴“舌战”天下的呢?

威逼利诱,降服魏国

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推行变法的国家,最先强盛了起来,于是开始四处征伐,最后在桂陵、马陵先后被齐国击败,二十万精锐丧失殆尽,将军庞涓阵亡,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虽然如此,但是虎有余威在,魏国作为第一个霸主国,自身的底蕴还在,最重要的是,魏国堵住了秦国东出中原的通道,秦国想要争霸中原,扩张强大自己,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魏国。

虽然在张仪出任秦相之前,秦国已经在河西和魏国进行多次交战并取得胜利,但是秦国依然无法全取河西之地,同时秦国东出的道路依然不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灭掉魏国。但是秦国就要扪心问问自己,有这个实力吗,虽然商鞅变法令秦国强大了起来,但是这时候各国之间的差距都不太大,“列国无独强”仍是张仪时代的主要格局,就像十年前的魏国一样,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两个国家的联合进攻,这个时候,就到张仪展示自己外交能力的时候了。

外交第一战魏国,所有的外交手段,都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公元前328年,张仪和公子华领兵攻打魏国蒲阳,攻占后,劝说秦国把蒲阳还给魏国,张仪以秦国对魏国的以礼相待为由,劝说魏惠王将上郡和少梁割让给了秦国。从此魏国知道了秦国的厉害,开始联合其他国家对抗秦国,于是张仪开始了外交上的第一才艺展示,先领兵攻打魏国的陕,具有城池却将魏国人赶到了魏国境内。

于公元前322年,为了降服魏国,让秦王罢免他的相位,去到魏国做了相国,开了劝说魏王臣服秦国的历程,因魏王多次不听劝告,张仪私底下多次让秦国进攻魏国,张仪这招从内部瓦解对手的策略屡试不爽啊。他不停地劝说魏王,在魏王心中种下种子,魏国还有和秦国修好的机会,这样魏国参加各国合纵攻秦的时候,总是犹犹豫豫,不能全力出战,导致合纵一次次失败。可谓是只要锄头抡得圆,就没有挖不到的墙角啊,终于在公元前317年,经过张仪四年的挖墙脚,魏国退出合纵联盟,以张仪为中间人,和秦国修好。

戏耍楚王,瓦解齐楚联盟

张仪成功促成魏国退出合纵,与秦国修好后,再度回到秦国,担任秦国相邦,这时秦国又面临两大强国形成同盟而带来的压力,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意图破坏齐楚联盟。张仪到楚国后,向楚王提出割让商於六百里土地,但是楚国必须断过和齐国的往来,然后秦楚联姻,就能削弱齐国。楚怀王贪图秦国的土地,果然同意了张仪的条件,于是废除了和齐国的盟约,断绝往来,甚至在派出使者与张仪返回秦国后,还担心张仪认为没和齐国断绝彻底,不肯交割领土,让出使宋国的使臣,拿着符节去齐国大骂齐王,这傻事办的真够彻底的,和齐国也是彻底交恶了。可是结果怎么着,张仪竟然说不知道有六百里商於土地割让这回事,只能割让秦王封给他的六里地,这是对楚王赤裸裸的侮辱啊。

这事到这还没完,公元前311年,秦国想得到楚国黔中的土地,于是想用武关外面的土地交换,楚怀王怀恨张仪的欺骗,土地可以不要,必须交出张仪,于是张仪来到楚国,被楚国囚禁,可笑的是,楚王还不敢杀掉张仪,最后被后妃郑袖劝说准备释放张仪,但是又不想交出黔中的土地,于是张仪顺水推舟,劝说楚国撕毁合纵盟约,与秦国互派质子,约为兄弟,楚王果真答应了。

威胁齐王,背纵事秦

张仪从楚国回到秦国后,又被派到东方齐国,游说齐湣王,张仪威胁齐王说,秦国已经与楚国结为姻亲之国,互相支援,而其他的各国都要么割地侍奉秦国,要么与秦国订立盟约,齐国不能再选择以前合纵的策略了,看看参加合纵的那些国家,就像赵国,跟秦国交战了三次,都胜利了,但是为什么领土却越来越少了呢,因为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只有跟在强国的后面才有肉吃,才能一步步强大起来,跟随弱小的国家,形成合纵,只能获得眼前的胜利,却看不到长远利益的损失,这是极度不明智的。张仪一顿忽悠,就把齐王给说懵逼了,最后齐王说,齐国久居东方偏僻之地,不知道你们还有这样的操作啊,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的吧,同意了张仪的要求。

伶牙俐齿的张仪的成功之道

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对纵横战略的评价,透漏出浓浓的儒家的酸腐气息,不得不说,从儒家兴盛的初始,就带有浓重的落后色彩,要说百年之耻谁来背第一口锅,那么必须是汉武帝了,给了落后不该有的地位。

司马迁将纵横捭阖,作为国家衰落的原因,真是这样吗,我看不尽然,纵横策略不是从张仪开始,是春秋后期就开始的一种邦交存亡策略,吴起变法还严令禁止过,那么为什么到了张仪时代开始大行其道了呢,因为当时环境的需要。战国进入秦惠王时代以后,各国基本都完成制度改革,产生了强国林立的局面,即使是最弱小的韩国,都有一战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国内的战力已经激发到了极限,潜力已经没有了,而在外部,不能一味地通过交战来获得地位优势,魏国的衰落就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所以通过联合抗争、组团打击的纵横战略就获得了市场,这种策略就像现在的保险一样,大家共同承担风险,要亏一起亏,要赢都有利,极大的增强了各国的生存能力,这才是纵横战略兴盛的根本原因。

有了机会,能抓住的人,才是佼佼者,而张仪凭什么成为最成功的一个呢,这就像炒股的人挑选主力持有的股票一样,张仪就挑选了一个最绩优的那支,并不是公孙衍、陈轸他们不行,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站好队,对于面临存亡的三晋来说,他们天生就是缺乏长远眼光的,那部分人,朝秦暮楚,公孙衍以他们为纵长之国,他们又经不起秦国的诱惑,还没开战自己就乱起来了,失败自然无法避免。而张仪却不同,认准了秦国这条大船,就是为他服务了,而秦国在各方面也十分给力,张仪需要的配合都能达成,简直相得益彰啊。

那么为什么秦王这么支持张仪呢?因为他们彼此了解,都是不要脸的一路货色,可以为了目标不择手段的人。公孙衍也为嬴驷效力过,但是都不是各自心中最合适的人,公孙衍有传统的列国制衡的思维,这深为嬴驷所不喜欢,他要的是全心全意为秦国服务,你不能考虑点到为止的就好了,所以他们最后分道扬镳了。而张仪则不同,他是能够为了秦国逮着瘸子往死了踹的人,比如楚怀王熊槐,被张仪三番五次的坑,比如魏国,张仪一坑就是从魏惠王坑到魏哀王三代,为秦国不遗余力啊,嬴驷能不喜欢吗。

最后,历史普遍认为张仪相秦,是苏秦推荐的,这种观点出自《史记》,但是这种说法苏秦奔走合纵联盟的时间几乎长达六十年,明显是把几个人的事件按到了苏秦头上,而苏秦毕生的谋划都在五国攻齐上了,堪称最经典的间谍战,其必然是晚于张仪的,而杜撰出的张仪承诺相秦不攻赵简直是笑话,修鱼之战斩首赵国八万人,这明显的前后矛盾,所以这段记载必然出现了错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此人假称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卢芳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他为缓解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料反而火上浇油,以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乱世之中,人人思慕西汉的恩德,推举汉室子孙为主,拥立为帝。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赤眉军也扶持刘盆子为帝,南阳郡刘秀也凭借西汉宗室的身份迅速崛起。还有一些诈称是汉室子孙,借此称孤道寡。安定郡三水

  • 一行大师: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一行大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行大师, 是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佛学家、易学家,他曾经主持编制了古代著名的历法《大衍历》,并且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重大贡献。唐玄宗曾经召见一行大师说:“大师有何能力?”一行大师说:

  • 从倍受宠爱到起兵造反,这位皇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承乾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八岁时起,李承乾就被放在储君的位置上,储君的位置,既是荣耀的中心,也是众人针对的中心,在这里,一点一滴的过失都会被放大,然而更重要的是皇帝的偏爱,一旦失去皇帝的宠爱,地位就岌岌可危。李承乾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十七年

  • 历史上第一个打败匈奴的人:李牧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牧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战国时期的赵国,领土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和河北的大部地区,这一地区正好和匈奴接壤。但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接壤,就没有不被骚扰的,赵国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甚至在赵武灵王的时候,国君都经常到北方巡边,提升军队战力,安定边境

  • 唐朝最牛使臣王玄策,揭秘其“一人灭一国”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有汉的强盛,也有唐的繁荣。历史发展到唐太宗贞观年间,伟大的汉文明,已经远播四方,四夷臣服。北方草原、西域各国,要么臣服于唐朝,称臣纳贡,要么直接被大唐的铁骑碾压灭国。甚至在中亚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都对唐朝派出使者,送上朝贡物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来自南亚的小老弟印度,自然是不甘被世界抛弃,于是

  • 海瑞与张居正同为朝臣,他俩不熟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四十五年,海瑞抬棺上书《治安疏》,名震天下,让天下人认识了“海刚峰”的名号。海瑞因为上书被下狱后,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势力,对海瑞展开了营救,通过多种手段,确保海瑞不被嘉靖处死。同年,嘉靖皇帝驾崩,徐阶和张居正负责拟定遗诏,在遗诏中增加大赦的旨意,赦免了曾经得罪嘉靖皇帝的人,很多人被从

  • 盘点历史上提前退位的皇帝 他们退位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退位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皇帝称号始于秦朝,所以秦朝以前的不算。其次,皇帝退位后又登基,一般都是经历了篡位的。所以基于这两点就可以梳理了。秦朝两个皇帝(子婴只是秦王不是皇帝),秦始皇和秦二世,没有篡权夺位的情况,都是明确死了的(始皇帝是病死,二世是被

  • 唐玄宗返回长安之后,是什么下场?唐肃宗是怎么对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肃宗的故事。收复长安后,唐肃宗就给远在川蜀的唐玄宗写信说,我之所以称帝,只是为了应急;现在大唐帝国渡过了难关,所以还希望您回来继续当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把唐玄宗吓坏了:这种鬼话谁信啊?你这样欺

  • 到龙且战死后,对项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龙且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03年,项羽听到韩信已经攻破赵国、齐国后,准备从背后攻击楚国,担心被刘邦围攻。于是派遣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韩信,期望以此解除来自背后的威胁。潍水之战,龙且战死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与齐王

  •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害于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晚上,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趁景泰帝病重之际,从南宫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登基,重新夺回了皇帝的宝座。朱祁镇复辟后,对拥立他重新登基的人进行了大加奖赏,石亨等人竟然被封了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