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到龙且战死后,对项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到龙且战死后,对项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58 更新时间:2024/1/15 17:35:15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龙且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03年,项羽听到韩信已经攻破赵国、齐国后,准备从背后攻击楚国,担心被刘邦围攻。于是派遣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韩信,期望以此解除来自背后的威胁。

潍水之战,龙且战死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与齐王田广的残军在高密会合,驻扎在潍水东岸,与韩信对峙。

韩信与曹参、灌婴率领汉军在潍河西岸扎营,韩信原本想迅速占领齐国夹击项羽,但是龙且过来救援,汉军难以迅速取胜。汉军多次组织强攻,均损失惨重,韩信于是决定智取龙且。 韩信彻夜苦思,决定以水淹之计破龙且。当夜凌晨,秘密命令部将傅宽带人收集万余草袋子,装满泥沙。

在渠河、潍河汇合处,修筑水坝,堵住上游水流,汉军三天内完成了堵水工程。 同时又让灌婴带人砍伐万余木纤,埋在河滩附近,汇合水流击杀楚军。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韩信派遣曹参和灌婴埋伏在潍河两岸,自己率领一部兵马亲自去挑战龙且,吸引楚军出战。

韩信在高密城外叫阵的时候,有谋士对龙且说,如果发动已经被汉军占领的齐地的人民趁机在汉军背后作乱,扰乱汉军的粮草征集,这样对峙下去,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龙且可能跟项羽时间久了,也沾染了项羽的脾气,凡事都争强好胜。想要在战场上打败韩信,不愿意坐等胜利,认为韩信不足惧,急于一战而定齐地。

于是龙且不听劝阻出城和韩信交战,两军交战没多久,韩信就佯装败退,向西北方向撤退。 龙且大喜,认为韩信不堪一击,连忙领兵追击韩信,龙且率领数千精锐楚军追至潍河西岸。眼看就要追上韩信了,这时汉军中传来三声炮响,潍河水位暴涨,二十万楚军被大水冲得七零八落,淹入水中,没被淹死的也被提前埋在河滩的木头戳得重伤。

龙且前面急得想追上韩信,将其擒获,突然看到自己身后的大军被大水淹没,立马色变。但是不及他反应过来,两边曹参和灌婴杀到,不到半个时辰,龙且就被灌婴的部将丁夏斩杀,前锋全军覆没。

还在潍河东岸没有来得及渡河的齐楚联军,看到主将龙且被杀,立马作鸟兽散。齐王田广也趁乱逃往城阳,二十多万联军顷刻崩溃。不久田广被汉军抓获并斩首,韩信于是部署兵力迅速占领齐国全境,汉军从四个方面对项羽形成包围。

龙且对战韩信,对项羽的重要性

楚汉战争进入到潍水之战的时候,以彭城为楚都的项羽集团,已经面临着西面刘邦的直接压力。北面面临着赵王张耳、梁王彭越的咄咄攻势,南面已经被刘邦策反的九江王英布的压力。

而齐国恰恰就位于楚国的东面,一旦齐国被韩信率领的汉军攻占,未来项羽的楚军面临的将是来自四个方面的围攻。但是如果龙且此战能够击败韩信,甚至斩杀韩信,在实力方面,可以斩断刘邦的一大助力。

在地利方面可以解除来自东面的军事压力,同时可以利用齐国作为基地,向西对梁国和赵国进行牵制,可以缓解来自彭越和张耳的压力,项羽就可以腾出手继续与刘邦对峙。

龙且的战死,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镇守南方的楚国最后一位大司马周殷的倒戈。因为此战后,在楚汉相争的天平上,项羽彻底落入下风,这让周殷在面对英布的进攻时,选择了倒戈,而不是为项羽陪葬。

龙且在西楚政权的重要地位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可以看出,在西楚的阵营中,真正可以为项羽独当一面的大将,不过钟离眛、龙且、周殷三人罢了。

西楚政权中有三万大司马,龙且、曹咎、周殷,同样说明龙且等人在项羽的楚军中,地位是很高的。

三位大司马中,曹咎在项羽前往梁地进攻彭越时,奉命留守成皋,项羽严令他坚守成皋十五日,不得出城与汉军作战。

结果这货被刘邦骂得急眼了,出城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结果半渡被汉军击败,成皋也失陷了。曹咎自知无颜面见项羽,于是在河边自杀殉职。

等到韩信进攻齐国的时候,刘邦已派遣陈平在楚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反间计,很多西楚的武将大臣都不断受到项羽的猜疑。

范增也因为项羽的猜疑而离开了他,钟离昧因为被猜疑而惶惶不可终日,不受重用。此时唯一受信任和重用的只有龙且了。

最后,因为项羽自恃勇猛,打仗喜欢自己亲力亲为,所以他手下将领大都战绩寥寥。但是龙且却是唯一一个有记载战功突出的将领,他曾在英布倒向刘邦后,领兵大败英布,使得英布被迫逃入汉地,可见其领兵能力不凡。

所以在龙且死后,项羽发现自己的地盘和属下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且能信任的人就更少了,这才造成了项羽的大恐,认为自己离败亡不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害于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晚上,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趁景泰帝病重之际,从南宫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登基,重新夺回了皇帝的宝座。朱祁镇复辟后,对拥立他重新登基的人进行了大加奖赏,石亨等人竟然被封了公爵。

  • 刘伯温预知千年事死前一句话至今无人能解其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

  • 朱元璋居然败在了一个死人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文盲和尚出身,一不小心就做了天下,瞬间很牛叉的感觉一无所有的小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成为了这个国家富有四海的老朱,那感觉,简直就是分分钟带你装叉带你飞。但老朱暂时没时间飞,他要收拾他一生最恨的三种人。一是蒙古人,二是当官的人,三是读书人。蒙古人不用说了,已经被自己收拾到天寒地冻每天只能吃沙子的漠北

  • 揭秘董小宛是顺治皇帝最爱的那个董鄂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认为董小宛便是顺治最钟爱的女子董鄂妃。在谈论到清代皇帝的时候,顺治帝和董鄂妃凄美绝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图片来源于网络传说,清军在南下的时候,路过苏州一带,听说秦淮八艳个个都美艳动人。于是,首领洪承畴便带走了董小宛,将她献给顺治帝。而顺治帝对董小宛温婉可人的外表十分中

  • 揭秘:汉景帝的第一任薄皇后为何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的皇后: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薄皇后,第二任皇后是王娡。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188年3月4日出生在赵国皇族中,是汉文帝的儿子,死于公元前141年1月29日,死时48岁,在位16年,一生主要成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和父亲汉文帝一并开创了“汉景之治”在汉代中是比较强胜的时期,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打下

  • 揭秘: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为何和他不同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万余妻妾生儿子不过二十几人,女儿也是二十余人。秦二世没有后代留世。而且,秦始皇的儿女们大多和秦王朝一起走进了坟墓。秦始皇儿子有十几个,比较有名的是以下4个,其他都没有任何记载,无从考证。长子扶苏:被赵高假诏赐死。网络配图少子胡亥:胡与赢两字通用,事实上秦二世既姓胡又姓赢。公子高:始皇帝、二世

  • 揭秘铁齿铜牙纪晓岚 竟比和珅更会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文献中都有记载,纪晓岚是个大胖子,喜欢用大烟袋锅子。他大约从三十岁以后开始发胖,身材偏矮,远远地望去犹如水桶一般。而纪晓岚的对头和珅,则是乾隆年间着名的美男子,精通满、汉、藏等多种语言,尤其擅诗文。乾隆用人不仅要能干的,还喜欢长得英俊的。相貌丑陋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

  • 他12岁被净身入宫 34岁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

  • 他是宋朝民族英雄 最后却绝食三天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杨家将,可谓是人民心中忠诚与勇敢最好的诠释,杨家一门上到杨令公,下到七个儿子,最后到杨门女将都战死沙场,其保家卫国的事迹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以这个故事为主题。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宋朝名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令公,杨业杨无敌。网络配图杨业少时就善于骑马射箭

  • 丑女宿瘤脖下有瘤为何被齐愍王相中为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宿瘤女,是齐国东郭的采桑女,脖子上有个大瘤,“瘤子”长在颈下,就是甲状腺肿大,古代医药不够发达,无法抑制,无法切除,也不明白病因,也正因为这个瘤子所以被称为宿瘤女。尽管远远近近的婚龄男子,都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宿瘤,但她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甚至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