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手握兵权的实力悍将:蓝玉怎么死得那么惨?

手握兵权的实力悍将:蓝玉怎么死得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3/12/13 7:41:52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两大案,前一案株连杀戮了3万多人,后一案株连杀戮了1万5千人。如果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如愿以偿地铲除了相权,那么通过“蓝玉案”,他又消除了如芒在背的“将权”,把能征善战的将领基本上都杀光了。以至于后来燕王朱棣造反时,朱元璋的继任者——建文帝朱允炆无将可用,只能用了个纨绔子弟李景隆,引来了灭顶之灾。从这点上说,朱元璋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把能伤人的利器都毁了,可当强敌来时,朝廷再无可用的利器御敌,岂不悲催!

“蓝玉案”中的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他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年龄比较小,但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屡立战功,深受朱元璋和名将常遇春的喜爱,常遇春还娶了蓝玉的姐姐。明朝建立后,年长成熟的蓝玉更加出众。他跟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今成都);在朱元璋组织的第二次北伐中,他作为先锋官,击败北元名将王保保;他率军攻占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他与沐英一起剿灭西蕃叛乱,巩固了明朝边防。因为功劳大,蓝玉在1379年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1381年,蓝玉、沐英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将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彻底消灭,平定了云南全境,蓝玉在此战中功劳最大。

随着邓愈、李文忠、徐达等名将相继去世,蓝玉在明朝武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1387年,他被任命为征虏左副将军,跟随大将军冯胜北征,一举擒获北元实力派人物——太尉纳哈出,并使其属下全部归附。冯胜在此期间获罪,蓝玉升任大将军,俨然成为军界第一人。1388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北伐,他找了蒙古人当向导,出其不意地直捣北元朝廷老巢——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北元皇帝脱古思帖儿仓皇出逃,途中被手下所杀,其次子地保奴及北元亲贵、朝廷官员近3000人被俘,北元的官员体系被摧毁,北元残余势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这一战堪称蓝玉的辉煌之战!

蓝玉的一系列战功为他赢得了诸多荣光,朱元璋封其为凉国公,让自己的儿子——蜀王朱椿娶了蓝玉的女儿为正妃,蓝玉的外甥女(蓝玉姐姐蓝氏和常遇春的女儿)还是太子朱标的正妃。如此一来,蓝玉既是手握兵权的实力悍将,又是位高爵显的皇亲国戚,还是铁杆的太子党成员。这诸多的荣光可能把蓝玉“烧糊涂”了,变得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干了许多狂悖不法的事情。

蓝玉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横行霸道,强占民田,御史来查问时,他竟然将御史赶走,丝毫不把朝廷律令放在眼中;他率军北征南归时,深夜抵达喜峰关,守关的官吏出于谨慎,没能及时开门,他竟然纵兵毁关,破门而入;他俘虏了元主的妃子,竟敢将其强暴,致使元妃羞愧自杀;他当了太子太傅,仍嫌官小,狂傲地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这一连串的恶行使朱元璋心中很不高兴,但一直没有动他。

因为蓝玉是太子朱标的人,朱元璋对大儿子朱标出奇地信任,给他配备了最强的文武辅佐班底。而朱标也久经历练,在朝廷上下深孚众望,朱元璋对朱标接班很放心。但1392年朱标不幸英年早逝,年迈的朱元璋伤心之余,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十分担心孙子朱允炆不能驾驭蓝玉、冯胜、傅友德这样的骄帅悍将,于是杀心顿起。在笔者看来,做朱元璋的手下,只有徐达、汤和、邓愈这样很听话、很小心、很低调的人,才可能侥幸逃生,像蓝玉这样狂傲放纵、不知收敛的人,基本上很难得以善终。

1393年,在朱标去世的第二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下狱审讯后,蓝玉招供,还供出了一大串同盟者。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剥皮实草,诛灭三族,并大兴株连,诛杀了1万5 千多人,将他认为有威胁的文臣武将屠戮一空。其实,像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按照明朝律令,确实有被惩处的理由,但朱元璋不该搞株连、搞“扩大化”,滥杀无辜之人,把一个近似“空心化”的朝堂交给了朱允炆。从某种程度上说,“胡惟庸案”“蓝玉案”的最大受益者是后来造反成功的朱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首席秘书: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宋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罪己碑,朱元璋称宋濂为什么,朱元璋宋濂南北榜

    宋濂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元末明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萧条期,政治晦暗,战乱四起,儒家文化被严重边缘化,文人学士不受重视,中华文明礼仪遭到严重破坏。在这场文化浩劫中,一代大儒宋濂担负起了华夏文化传播者、振兴者的使命,为明朝初年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宋濂出

  • 他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最后却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那是英文怎么写,你是的英语怎么写,东西的英文怎么写

    高启是明朝初年的大学者、大诗人,与刘伯温、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要知道,元末明初盛行的主流文学是戏曲和演义小说,诗歌创作已经相对弱化。高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独领风骚,担负起了诗歌发展的重任。他的诗清新脱俗,豪迈雄健,深受人们喜爱,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 能文能武的大明宦官,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能文能武的古代人物,明朝末年宦官当道,做个能文能武的人

    明朝内廷+外廷的特殊政治体制,决定了司礼监、御马监的宦官头子会经常参与政务军务处置,再加上他们靠近皇帝的特殊优势,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圈。整个明代最出名的权宦有四个,按时间先后排列,第一个是英宗朝的王振,第二个是宪宗朝的汪直,第三个是武宗朝的刘瑾,第四个是熹宗朝的魏忠贤。汪直在四大权宦里是比

  • 秦始皇晚年焚书坑儒,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否真的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占地为王,拥兵自重,都想自己组建国家,称王称霸,这也导致了霸主遍地都是的局面。到了战国,发展成了七雄争霸,各个霸主的实力起初都是差不多,相互制约,没有谁一家独大的情况,直到秦始皇嬴政上场,荡平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始皇晚年焚书坑儒,苛政虐民,项羽和刘邦为何不敢在他生前谋反?感兴趣

  • 曹植的文学成就有多高?在当时都算数一数二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植的才华有多高,曹植的文学造诣高吗,苏轼在多个领域有成就

    首先杨修不同于祢衡、孔融的对曹操或取批判、或势不两立,他对曹操取拥护态度,张松反难杨修时就揭了他的短,他被操所杀不是政治态度引起的,而是才智过人,胆识超群,却不善用,不能巧用其智识,结果触犯主子的忌讳而送命,他的才华胆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为人却使人鄙薄。或许他这位名门望族的才子,也许压根就看不

  • 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带兵抗敌,他就是张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抗战:从新兵连开始打造无敌强兵,抗战:开局一支加强连免费阅读,抗战:从孤军营开始当军阀免费阅读

    唐朝天宝年间,张巡在睢阳县任县令,这年平庐、范阳两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即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整个中原大地顿时战火四起,烽烟滚滚。十几万叛军长驱南下,渡过黄河,攻陷洛阳,接着又攻破潼关天险,占领了唐朝的都城长安。皇帝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成都去了,但是各地军民都纷纷组织起来,抗击叛军。当时睢阳

  • 李崇:北魏时期大臣,一生清廉正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崇慧,朱棣时期的大臣,嘉庆时期大臣列表

    北魏时期,河东太守李崇是个廉洁奉公,办事很认真的清官,自从任河东太守以来,为百姓们做了不少好事,公正地办理了许多案子,老百姓们尊称他为“李青天”。现在,咱们讲一个李崇智破诬陷案的故事,定州府的解家,是个非常有名的财主,解家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庆宾,老二叫思安,这兄弟俩个,从小不学好。因为仗着家中有万贯

  • 唐宪宗为什么选择李恒作为太子?唐穆宗时期的宫廷局势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穆宗是昏君吗,李世民为什么选李治为太子,李恒后面的皇帝名字

    唐穆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唐穆宗那是唐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的父亲是唐宪宗,唐宪宗是唐朝很厉害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作出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当然了,唐宪宗也有这小玄宗的叫法,说明后人对唐宪宗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唐穆宗上位后,还沉浸在自己父亲打下的江山的安

  • 大唐第一任宰相裴寂,他最后的下场有多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之宰相饶命,裴寂,王莽绝后了吗

    唐朝的宰相,说起来名人不少,有名满天下的房玄龄、狄仁杰、姚崇,也有臭名昭著的李林甫这样的人。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虽然从名气上看,不如房玄龄、狄仁杰,但是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因为他是大唐一朝的第一位宰相裴寂。裴寂是什么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裴寂字玄真,裴寂从小父母双亡,

  • 周朝末代天子姬延的晚年经历怎么样?年逾八十被债主堵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穆王活了105岁,周赧王为什么长寿,姬延

    周朝末代天子姬延的晚年经历怎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其中涉及到周王朝覆亡前后的史实,颇有戏剧性,也让观众颇为感慨。那么,作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声)王姬延是如何把王朝带向绝路的?他在亡国前都遭遇过哪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最终归宿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