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当初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汤和

朱元璋当初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汤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21 23:52:00

朱元璋汤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大肆屠杀功臣,为何却独独放过汤和?

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朱元璋个性猜忌多疑、无情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光了,但历史上却独独放过一个人“汤和”,大家估计到底是为了什么。

▲朱元璋称帝后屠杀功臣,为何独独放过汤和?(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后世学者认为,朱元璋杀老臣深有用意,意在保住朱氏江山,因为他属意的孙子朱允文,性格软弱、为人仁厚,因此为保大明江山可以延续,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他死后还留下一帮老臣,危害他朱氏后代的皇位,因而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人能幸免。

但唯一幸存的汤和,学者就很好奇他没被杀的原因。

汤和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与朱元璋一起长大。汤和身高七尺、性格沉稳、善于谋略。公元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很快便被封了千户之职,随后,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来参加义军。公元1353年,汤和跟着朱元璋进攻大洪山,当时很多将领与朱元璋是同辈,不肯听从其指挥,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唯独汤和肯恭敬地听从。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后来,汤和随军平定太平,缴获三百匹战马。在攻击陈野先时,汤和被箭射中左大腿,他将箭拔出后继续投入战斗,最后与诸将生擒陈野先。另外攻下溧水、句容,随军占领集庆。汤和跟随徐达攻取镇江后,晋升为统军元帅。又率军进攻奔牛、品城,降服陈保二,攻取金坛、常州,然后以枢密院同佥的身份驻守常州。

常州与张士诚控制地域相连,张士诚经常派间谍侦察,汤和防守十分严密,使敌人探听不到任何消息。张士诚屡次出兵侵犯,汤和全都将他们击退,并斩俘敌人数以千计。然后进取无锡,大破吴军于锡山,赶走莫天祐,俘获其妻子儿女,晋升为中书左丞。又以水师巡行黄杨山,将吴水军打败,俘获千户四十九人,被授以平章政事。

之后朱元璋登基称帝,准备大封功臣,但并没有封汤和为公,而是故意降他一等为侯,但汤和依旧兢兢业业,并无怨言。有人认为,汤和很善于捕捉朱元璋的心思,1388年,朱元璋年纪越来越大,他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大军,当汤和意识到,朱元璋要对老臣下手时,为保全自己,他开始采取措施。

汤和首先自请解除军权,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希望能返回故乡。当时明代所面临的外患主要是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又把汤和召回,让他前去解决此事。汤和到达沿海地区,共修筑59座城来防范倭寇。一年后,汤和返京复命,朱元璋多次下诏褒奖,从此,汤和每年一次上京觐见。

汤和辞官回乡以后,朱元璋安排了不少人去监视,但汤和每天游山玩水,从来不和地方乡绅结交,也不谈论国家大事,他还严格要求子女,遵守法纪。渐渐地朱元璋对他放心了。汤和懂得急流勇退,在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之时,选择了归隐,懂得揣摩皇帝心思,懂得自保,这大概是他能得以幸存的原因。

参考资料:《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黄忠斩杀夏侯渊 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震撼和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正史黄忠亲手斩夏侯渊么,谁辅助黄忠杀了夏侯渊,夏侯渊是被黄忠亲手杀死的吗

    对夏侯渊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皆知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战役。而这些著名战役,又通常跟某一两位名将,直接挂钩。如“官渡之战”,绑定了关羽和颜良,虽这仅仅是官渡之战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但却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因为颜良是袁绍手中的王牌,

  • 清朝妃子受宠之后 妃子第二天为何都要人扶着走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上后期爱甄嬛爱的卑微,嘉庆皇帝最爱的嫔妃,甄嬛回宫后还爱皇上吗

    还不了解:清代妃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宫妃子在受宠之后,次日为什么要被扶着走?要问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最羡慕哪个人的生活,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皇帝,他们不仅是主要的朝廷之上的政权人物,还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更不允许任何人谋逆。要提起诸多男性比较羡慕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最终的下场,李自成杀了多少明朝大臣,李自成打不过清军的原因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后,明朝皇帝和皇后自尽,以身殉国,有的大臣也自杀殉国了,而那些没死的大臣,可就倒霉了,倒不是李自成残虐他们,而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等人残虐

  • 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坚持北伐的始终只有姜维一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维兵败何处,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诸葛亮不属于三国时期

    诸葛亮,是中国民众心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虽然蒋琬、费

  • 齐抗:唐朝时期宰相,没有远谋,为官时过度重视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唐朝历任宰相,宋朝官员冗杂

    齐抗(740年—804年5月29日),字遐举,瀛州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唐朝宰相,左龙武仓曹参军齐翧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齐抗的祖父齐澣是开元年间的名臣,其父齐翧(一说齐翱)为左龙武仓曹参军,累赠国子祭酒。齐抗年幼时和母亲避居于会稽郯中,就在当地读

  • 秦武王后是什么人?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和秦始皇关系,秦泗是秦始皇的什么人,秦武王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武王嬴荡、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武王后是为了政治联姻嫁给秦武王的,最后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秦武王后,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秦武王虽然只在位四年,最后死得也不太光荣,是和人斗

  • 李斯不是扶苏的岳父吗 李斯为何不支持扶苏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李斯为什么要害扶苏,李斯和谁害死扶苏

    还不了解:胡亥和李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斯是扶苏岳父,为什么李斯不帮扶苏,反而帮胡亥登上皇位?一切权利的争纷,毫无疑问都是利益的争夺。说白了李斯之所以不帮助扶苏,就是和自己的利益有关。李斯本就是一个功利之人,通过老鼠哲学,一路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升到大秦宰相

  • 后世是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顾荣施炙有哪些启示,顾荣在洛阳文言文启示

    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

  • 郑余庆:唐朝时期宰相,历居要职,其清廉节俭深为时人所称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任宰相,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列表,清朝宰相列表

    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

  •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 王翦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少年名将怎么弄能只上3武将,赵奢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对王翦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星璀璨,其中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是最能打的四个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一步一步的成长为秦赵两国的擎天柱。然而,这四个人的命运,却有所不同,白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