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对鼎盛时期是在汉宣帝时期 汉宣帝为何名气那么低

西汉对鼎盛时期是在汉宣帝时期 汉宣帝为何名气那么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3/12/6 1:05:41

还不了解:汉宣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

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

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是开始的时候窦太后对他产生了一些阻挠,除此之外地方上的诸侯势力、后宫嫔妃争宠之类的都对他的雄韬武略并没有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的爷爷和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汉文帝与汉景帝,两人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年,通过与民休息等国策使得汉朝国力不断发展,给汉武帝留下用不完的钱。

相比之下,汉宣帝刘询的命运就显然逊色许多,作为曾爷爷的汉武帝非但不疼爱自己的重孙,反而将太子的罪责加害到刘询身上。

在刘询出生后不久,他的爷爷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刘据一家尽数被屠,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也被关入牢中。

帝位之路

巫蛊之祸结束后,冷静下来的汉武帝开始审视自己的太子刘据,不免有了恻隐之心,派人将小刘询接出,命人细心抚养,并将他的名字重新写入族谱,这意味着刘询重新获得西汉皇室认可,拥有汉室正统的血脉。

待刘询三岁时,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继位。汉昭帝在亲历巫蛊之祸后,深感父亲冷酷统治所带来的弊端,即位之初便宽仁治国、改革弊政,颁布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

虽说如此,但汉昭帝对刘询的恩情却鲜有记载,两人几乎没有交集,似乎刘询将作为前朝太子之孙,安安静静地在民间过完自己的一生,可命运往往喜欢给人惊喜。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丞相霍光在与太后大臣商议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哪知刘贺此人非但没有文帝、景帝之贤,反而如商纣王周幽王再世,昏庸无道、祸乱朝纲,仅仅二十七天便被太后和霍光为首的一众王公大臣废黜。

由于汉昭帝无子,人们开始从武帝的后人中挑选继承人,于是便将目光放到了早被处死的前朝太子刘据身上,他们发现刘据竟然还有后人流落民间。

公元前74年,年仅十六岁的刘询被接入宫中,一夜之间从普通百姓正式成为未央宫的主人,大汉帝国的第十位皇帝。

可刘询面临的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局面,经济上,汉昭帝并没有完全处理好父亲汉武帝穷兵黩武所造成的财政亏空;加上刘贺继位的一个月内大肆挥霍,使得国家财政总体停滞不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不进反退的迹象。

在政治上,霍光作为三朝元老首屈一指的权臣,实际掌握着大汉王朝的命脉,虽然他个人对大汉忠心耿耿,但其亲信中鱼龙混杂,他的幕僚仗着霍光拥有废立之权,对小皇帝大有反噬之势;

军事上匈奴对边疆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个皇位让刘询如坐针毡。

贤明之君

刘询即位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很快便来到,公元前72年,汉朝藩属国乌孙国与匈奴爆发冲突,汉宣帝果断派兵支援,虽然朝中也多有人出来阻挠,但刘询将这看做自己登基的一次赌注,如果这仗赢了将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威望。

很显然,他赌对了。匈奴在汉乌联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匈奴对汉朝的侵扰彻底崩盘,开始陷入内斗之中。

汉宣帝趁其病要其命,切断了汉匈贸易,坐山观虎斗。终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寻求支持向汉朝投降,南匈奴逐渐与中原汉人相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外患解决后,刘询开始处理内政,军事威望站稳的他首先对兼并土地的豪强展开打压,并把一部分土地收为国有,让平民机会回到农田中继续耕桑。

刘询还专门设立了劝农使,将种田的经验方法传授给百姓。此外,为了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汉宣帝也对盐价进行了管控,还设立了常平仓用以稳定物价。对公账户上,没钱的时候,他还拿自己的私房钱来改善水利工程。

在他治理之下,汉朝重新焕发生机,农业和经济在汉昭帝十余年与民休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富民丰,物价还很低,当世百姓对他的评价甚至高过他的曾祖汉武帝。

政由己出

内外逐渐安定后,刘询开始将矛头指向握有大权的霍氏一门,早在刘询登基后的第二年,霍光就奏请还政于皇帝。早在民间时期刘询就深知霍光的手段,自然没有轻易相信霍光还政之举。

即便霍光真的隐退,他的门生、亲信、子弟仍然把持了大汉帝国的许多关键位置,尤其是霍家子弟,牢牢地掌握着京城的军事力量,其中包霍光的妻室,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还没有力量和霍光相抗衡。

汉宣帝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希望霍大将军继续不辞辛苦为大汉帝国秉政,并且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上奏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增加封邑七千户。

汉宣帝二十岁时,他的正妻许皇后在分娩后被霍光的妻子霍显派人毒杀,霍显此举目的就是为能让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霍光得知后痛骂妻子霍显绝情,但又不得帮自己的老婆擦屁股,不允许有关部门去彻查。

最终,霍光之女霍成君终于如愿嫁给刘询成为皇后,失去挚爱的刘询悲痛欲绝,他了解事有蹊跷,再后来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汉宣帝拒绝与霍成君同房,一生都未与霍皇生下一子半女。

公元前68年,一代权臣霍光去世,汉宣帝以帝王的规格厚葬霍光,让其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

汉宣帝开始真正亲理朝政,他并没马上对霍氏家族动手,仍任命霍氏一门总揽朝政,却在暗地里开始剪除霍氏的党羽,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的亲信。

等到霍氏家族发现关键位置上都是生面孔时,早已为时已晚,霍氏一门还想奋力一搏,拼个鱼死网破。

可汉宣帝早已全面掌控了朝局,霍家被一网打尽,霍山、霍禹、霍云等尽数被诛,许皇后的罪魁祸首霍光妻子霍显也难逃一死,霍皇后也被废黜打入冷宫。

汉宣帝对霍氏一门的清算,并未波及到已故的霍光,反而将霍光一系列利国利民之策完整彻底地推行下去。统治后期的刘询将儒家的“仁政”与法家的“法制”相结合,开创性地创立了“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早年在底层体会到民间疾苦的刘询,确实是将体察民心落实到一个个实处,而不是仅仅为了做出体察民心的样子。可他的执政理念逐渐与太子刘奭产生分歧,两人曾经因是否推行刑法产生争执。

在这之后,汉宣帝深感太子不堪以大用,顿时生出废掉太子的想法,但因为出于对正妻许平君的感情,也考虑到嫡长子继承的历史传统,宣帝最终也没有将不合心意的太子刘奭废掉。

这是他一生中所犯的为数不多的一个过错,殊不知这个过错会彻底斩断大汉王朝的上升之路,将汉朝推向无尽的深渊之中……

汉宣帝前后在位二十年,驾崩时年仅44岁。他是西汉为数不多的自文帝、景帝之后能体会并理解民间疾苦的皇帝,在忍辱负重的局势下依旧开创了“昭宣中兴”。

史家将他在位期间视作是西汉朝的极盛时期,可在太子问题上的失策,让人们逐渐忘记他的功勋,成为一名被历史掩埋的明主贤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卫温、诸葛直为何会被孙权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三国杀卫温诸葛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诸葛直

    孙权是吴国的开国皇帝,史称东吴大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

  • 朱元璋当初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杀功臣最多的皇帝,朱元璋都把哪些功臣杀了,朱元璋杀功臣的典故

    对朱元璋和汤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大肆屠杀功臣,为何却独独放过汤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朱元璋个性猜忌多疑、无情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光了,但历史上却独独放过一

  • 黄忠斩杀夏侯渊 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震撼和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正史黄忠亲手斩夏侯渊么,谁辅助黄忠杀了夏侯渊,夏侯渊是被黄忠亲手杀死的吗

    对夏侯渊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皆知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战役。而这些著名战役,又通常跟某一两位名将,直接挂钩。如“官渡之战”,绑定了关羽和颜良,虽这仅仅是官渡之战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但却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因为颜良是袁绍手中的王牌,

  • 清朝妃子受宠之后 妃子第二天为何都要人扶着走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上后期爱甄嬛爱的卑微,嘉庆皇帝最爱的嫔妃,甄嬛回宫后还爱皇上吗

    还不了解:清代妃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宫妃子在受宠之后,次日为什么要被扶着走?要问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最羡慕哪个人的生活,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皇帝,他们不仅是主要的朝廷之上的政权人物,还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更不允许任何人谋逆。要提起诸多男性比较羡慕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最终的下场,李自成杀了多少明朝大臣,李自成打不过清军的原因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后,明朝皇帝和皇后自尽,以身殉国,有的大臣也自杀殉国了,而那些没死的大臣,可就倒霉了,倒不是李自成残虐他们,而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等人残虐

  • 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坚持北伐的始终只有姜维一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维兵败何处,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诸葛亮不属于三国时期

    诸葛亮,是中国民众心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虽然蒋琬、费

  • 齐抗:唐朝时期宰相,没有远谋,为官时过度重视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唐朝历任宰相,宋朝官员冗杂

    齐抗(740年—804年5月29日),字遐举,瀛州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唐朝宰相,左龙武仓曹参军齐翧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齐抗的祖父齐澣是开元年间的名臣,其父齐翧(一说齐翱)为左龙武仓曹参军,累赠国子祭酒。齐抗年幼时和母亲避居于会稽郯中,就在当地读

  • 秦武王后是什么人?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和秦始皇关系,秦泗是秦始皇的什么人,秦武王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武王嬴荡、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武王后是为了政治联姻嫁给秦武王的,最后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秦武王后,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秦武王虽然只在位四年,最后死得也不太光荣,是和人斗

  • 李斯不是扶苏的岳父吗 李斯为何不支持扶苏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李斯为什么要害扶苏,李斯和谁害死扶苏

    还不了解:胡亥和李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斯是扶苏岳父,为什么李斯不帮扶苏,反而帮胡亥登上皇位?一切权利的争纷,毫无疑问都是利益的争夺。说白了李斯之所以不帮助扶苏,就是和自己的利益有关。李斯本就是一个功利之人,通过老鼠哲学,一路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升到大秦宰相

  • 后世是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顾荣施炙有哪些启示,顾荣在洛阳文言文启示

    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