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独留下这4人?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独留下这4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63 更新时间:2024/1/14 7:22:49

众所周知朱元璋杀了许许多多的功臣,那么他为何独留下4个人?从始至终,朱元璋都相当的信任他们。那这四个人到底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忌惮他手下的这批臣子,跟他早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朱元璋出生于贫农家庭,可以说祖祖辈辈受尽了底层官吏的压迫,他的父母就是因为官府的横征暴敛,最后积劳成疾,一命呜呼,因此朱元璋在骨子里面,对于官员,就有着深深的不满。

而朱元璋在后来征战天下的时候,也几次遭到了身边人的背叛,第一次就是朱元璋一开始投奔的主公郭子兴,他虽然刚开始信任朱元璋,还把自己干女儿嫁给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势力逐渐壮大之后,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赶了出去,他害怕朱元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让朱元璋当时的心态几乎崩溃,但他痛定思痛,很快就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步站稳脚跟,还反过来吞并了郭子兴的势力,这件事情对朱元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曾经他那么信任的一位主公,最后居然对自己这样,朱元璋坚信,不论何时自己都不能受制于人,而是要把权力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

这只是他遇到的第一场背叛,接下还有另外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背叛了朱元璋,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在军事上立下了许多功劳,但朱元璋考虑到亲戚间的避嫌,没有及时的赏赐朱文正,这让朱文正怀恨在心,他开始谋划杀死朱元璋。

不过这事不久便走露风声,朱元璋出手将其给镇压,但是此事也让朱元璋惊讶发现,连身边的亲人其实都不一定值得信任。

这两件事情让朱元璋的心里变得愈发的阴暗,虽然他在统一大明之后,为了第一时间慰劳自己身边这批功臣,他先后封赏了六个公爵,二十一个伯爵,并允许这些爵位世袭罔替,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多么信任这些功臣,他只是暂时需要利用他们而已。

在经过了十几年时间,天下完全稳定的下来,朱元璋觉得时间到了,可以杀掉一批不服从他的人了,不能让这些人的势力太过于庞大。朱元璋收拾这些功臣的入手点,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也是一位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老臣,他的年纪相对于其他元老,稍微年轻一些。于是在朱元璋统治中期,胡惟庸被任命为丞相,总管具体的政治事务。

但胡惟庸本人野心愈发膨胀起来,他抓紧机会排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党羽,这让朱元璋感受到了威胁,他决心除掉胡惟庸,而且朱元璋还想通过除掉胡惟庸,把另外一批他早就看不顺眼的老臣通通收拾掉,让自己死后,这些人身后的家族也翻不了天。

于是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主动出手抓捕了胡惟庸,以大不敬的罪名判他入狱,接着朱元璋还抓捕了李善长等跟随他多年的老臣们,认为他们和胡惟庸有牵扯,犯了谋逆大罪。

虽然有不少人劝说朱元璋,这些文人并没有谋反的意图,但朱元璋此时在乎的并不是这些人真谋还是假谋反,他是想拿这些人的血告诫天下,不要有任何人敢觊觎他的皇权。

随后朱元璋大开杀戒,一个胡惟庸案朝廷内外便处死了上万了,其中有不少洪武年间颇有影响的功臣。

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朱元璋连续发动了三场大案,最后尤其是最后一场蓝玉案,他处死了蓝玉,傅友德还有冯胜三人,他们三人都是开国的公爵,可以说是天下武官的顶点,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是朱元璋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他们,这几乎开了一个历史的倒车。

后人分析朱元璋是害怕这些人在自己死后发动谋逆叛变,因此便先发制人,由此可见封建皇帝的心有多么残忍,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什么事情都做出来。

不过也有四个功臣,他们从始至终都保证了自己的地位,并没有被朱元璋给处死。这四个人就是汤和,耿炳文,沐英,郭英。为什么他们四个人可以活下来的,其实各有各的原因。

汤和和朱元璋自幼便结交为友,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发小,而且当时朱元璋投奔起义军,就是汤和推荐。

因此朱元璋对汤和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汤和相当的聪明,在明王朝建立之后,他就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托病不上朝,从来不参与任何的政治活动,这样朱元璋认为汤和比较老实,并没有多大野心、再加上少年时代的感情,于是汤和幸存下来。

耿炳文的情况特殊一点,他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资历较浅,和朱元璋之间也没有太大的恩怨,但他有两点优势,第一点就是为人比较谨慎,在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立刻表示他愿意到北方去镇守边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耿炳文也是来表示自己无心在朝廷中争夺权力,不会威胁朱元璋的皇权。

除此之外耿炳文他的军事才华主要体现在防守上,并不体现在进攻上,这让朱元璋觉得耿炳文以后对付异族非常有用,但说想让他在内部发动叛变,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所以耿炳文也幸存的下来。

郭英沐英是因为是朱元璋的义子,由马皇后抚养长大。所以朱元璋对待沐英,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而且沐英后来选择主动去镇守云南也在实际上脱离了朝廷的内部斗争,因此他得以幸免。

郭英的情况则更为有趣,他本人非常的机灵,而且有一位漂亮美貌的妹妹,他主动把自己妹妹嫁给朱元璋为妃,他也等于成为了朱元璋的大舅,既然是亲戚,而且为人又聪明伶俐,朱元璋自然不会动他,于是郭英也幸免。

我们读历史分析朱元璋洪武年间那些功臣的人生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何时我们做人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灵活机动的做人风格,不要去主动参与复杂的阴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保护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汉对鼎盛时期是在汉宣帝时期 汉宣帝为何名气那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宣帝评价,西汉宣帝时期历史,汉朝最鼎盛时期是谁在统治

    还不了解:汉宣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是开始的时

  • 历史上卫温、诸葛直为何会被孙权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三国杀卫温诸葛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诸葛直

    孙权是吴国的开国皇帝,史称东吴大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

  • 朱元璋当初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杀功臣最多的皇帝,朱元璋都把哪些功臣杀了,朱元璋杀功臣的典故

    对朱元璋和汤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大肆屠杀功臣,为何却独独放过汤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朱元璋个性猜忌多疑、无情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光了,但历史上却独独放过一

  • 黄忠斩杀夏侯渊 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震撼和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正史黄忠亲手斩夏侯渊么,谁辅助黄忠杀了夏侯渊,夏侯渊是被黄忠亲手杀死的吗

    对夏侯渊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皆知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战役。而这些著名战役,又通常跟某一两位名将,直接挂钩。如“官渡之战”,绑定了关羽和颜良,虽这仅仅是官渡之战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但却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因为颜良是袁绍手中的王牌,

  • 清朝妃子受宠之后 妃子第二天为何都要人扶着走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上后期爱甄嬛爱的卑微,嘉庆皇帝最爱的嫔妃,甄嬛回宫后还爱皇上吗

    还不了解:清代妃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宫妃子在受宠之后,次日为什么要被扶着走?要问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最羡慕哪个人的生活,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皇帝,他们不仅是主要的朝廷之上的政权人物,还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更不允许任何人谋逆。要提起诸多男性比较羡慕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最终的下场,李自成杀了多少明朝大臣,李自成打不过清军的原因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后,明朝皇帝和皇后自尽,以身殉国,有的大臣也自杀殉国了,而那些没死的大臣,可就倒霉了,倒不是李自成残虐他们,而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等人残虐

  • 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坚持北伐的始终只有姜维一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维兵败何处,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诸葛亮不属于三国时期

    诸葛亮,是中国民众心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虽然蒋琬、费

  • 齐抗:唐朝时期宰相,没有远谋,为官时过度重视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唐朝历任宰相,宋朝官员冗杂

    齐抗(740年—804年5月29日),字遐举,瀛州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唐朝宰相,左龙武仓曹参军齐翧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齐抗的祖父齐澣是开元年间的名臣,其父齐翧(一说齐翱)为左龙武仓曹参军,累赠国子祭酒。齐抗年幼时和母亲避居于会稽郯中,就在当地读

  • 秦武王后是什么人?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和秦始皇关系,秦泗是秦始皇的什么人,秦武王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武王嬴荡、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武王后是为了政治联姻嫁给秦武王的,最后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秦武王后,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秦武王虽然只在位四年,最后死得也不太光荣,是和人斗

  • 李斯不是扶苏的岳父吗 李斯为何不支持扶苏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李斯为什么要害扶苏,李斯和谁害死扶苏

    还不了解:胡亥和李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斯是扶苏岳父,为什么李斯不帮扶苏,反而帮胡亥登上皇位?一切权利的争纷,毫无疑问都是利益的争夺。说白了李斯之所以不帮助扶苏,就是和自己的利益有关。李斯本就是一个功利之人,通过老鼠哲学,一路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升到大秦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