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3/12/18 13:52:18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功绩卓著。 大业三年(607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享年六十六岁。诸子遭到流放。

人物评价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等,皆颎所推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所有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颎皆削稿,世无知者。”

杨坚:“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自朕受命,常典机衡,竭诚陈力,心迹俱尽。此则天降良辅,翊赞朕躬,幸无词费也。”

李世民:“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时安危,系其存殁,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其人,废书歔叹。”“高颎有经国大才,为隋文帝赞成霸业,知国政者一十馀载,天下赖以康宁。文帝唯妇言是听,特令摈斥,及为炀帝所杀,刑政由是衰坏。”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李绛:“北齐任杨遵彦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则理,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洪迈:“荀彧佐魏武帝,刘穆之佐宋高祖,高德政佐齐文宣,高颎佐隋文帝,刘文静佐唐高祖,终之篡汉、晋、魏、周及取隋,其功不细矣。”

轶事典故

文帝问策

杨坚闲聊时曾让高颎和贺若弼谈平定陈国之事,高颎说:“贺若弼先献十策,后在蒋山苦战破敌。我只是个文官罢了,怎敢和大将军论功?”杨坚大笑,当时的舆论夸奖他能谦让。不久,因为他的儿子娶了皇太子杨勇的女儿,前后的赏赐不可胜计。那时,荧星侵入太微星座,进犯左执法星。术士刘晖私下对高颎说:“天象对宰相不利,你可修德以除灾祸。”高颎听了,心中不安,将刘晖的话奏明杨坚。杨坚好言地安慰他,赏赐他。

帝相关系

高颎在获罪后,隋文帝到秦王杨俊府第,召高颎侍宴。高颎眼泪汪汪悲不自胜,独孤皇后也和他相对而泣,左右都流泪。隋文帝对高颎说:“朕没有对不住你,是你自己辜负了自己。”杨坚对侍臣们说:“朕对高颎胜过对自己的儿子,虽然有时看不到他,但他好像就在我眼前一样。自从他离职以后,我一点都不记得他,好像本来就没有高颎一样。不能拿自己要挟君王,自称天下第一呀!” 后来,高颎封国的国令上告高颎私下做的一些事,说:“他的儿子高表仁对他说:‘司马仲达当初托病不朝,于是拥有天下。您今天也遇到类似情况,怎知不是福份?’”于是杨坚大怒,把高颎囚禁在内史省拷问他。

司法部门又上奏高颎别的事,说:“沙门真觉曾对高颎说:‘明年国家将有大丧。’尼姑令晖又说:‘开皇十七、八年,皇帝有大灾难,十九年不可能活过去。’”杨坚听了,更加震怒,回头对群臣们说:“帝王之位,岂可力求?孔子以大圣之才,作法传世,难道他不想当帝王吗?天命不可罢了。高颎和他儿子交谈,自比晋宣帝,这是什么心思呢?”有关部门请求杀高颎。杨坚说:“去年杀虞庆则,现在又杀王世积,如再杀高颎,天下人会怎么说我?”于是除掉高颎的官籍,让他作平民。

坦然免职

高颎刚做仆射时,他的母亲告诫他说:“你富贵已到极点,只有一个东西没有,那就是杀头。你应该小心呀!”高颎从此常怕祸乱。后来等到高颎被免职后,高高兴兴,一点遗憾都没有,认为这样子可以免除灾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炀帝真的有那么坏吗,杨广为什么叫隋炀帝,萧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

  •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陆欲加速两岸统一,乾隆的执政思想,乾隆文治武功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朝结束了长达70年的统一准噶尔之战。至此,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暂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从乾隆二十四年起,清朝有了一段时间的全盛时期,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既然太

  •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真的想杀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败给朱棣,朕的江山玩腻了

    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重用李景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咱们知道,李景隆是带引号的建文战神,把建文帝的江山都给坑没了,反而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又重用李景隆呢?咱们要知道,李景隆不是外人,他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亲姐姐的儿子,

  •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为何只呆了42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破北京城,李自成打北京为什么没抵抗,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做了什么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只在北京城呆了42天。但是他在这42天里经历的人生,却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成与败。李自成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他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18骑,但最后又死灰复燃,重整旗鼓。虽然重整旗鼓,但李自成并没有奢望能打进北京城,

  • 高颎:隋朝名相、军事谋臣,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军事特点,高宗朝,南北朝军事制度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

  •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批评宰予,孔子弟子宰予是怎样的人,子贡对孔子的评价

    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

  • 有哪些与贺若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轶事典故,诚信典故,武则天成语典故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

  • 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

  • 李白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简介李白一生的经历如何大起大落,李白碎叶,你认为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可是他却逍遥地游山玩水,海阔天空到处走,日日琴棋书画诗酒花。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李白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同一个祖宗《新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这个兴圣皇帝就是凉武昭

  •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孟载,宋襄公典故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