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44 更新时间:2023/12/11 22:58:46

俗话说刀剑无眼,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关羽张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武过人,作为大将,都要统兵作战,上阵杀敌,难免会受箭伤。在正史中,关羽曾头部中箭,但是没有死,而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却死了呢?

关羽头部中箭,是在和庞德交战时,庞德射的。当时,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围攻樊城,于禁和庞德救援,在交战中,庞德射了关羽一箭,正中关羽额头。《三国志 庞德传》记载: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在演义中,庞德这一箭射中了关羽胳膊。而在正史中,是射中关羽额头。

关羽虽然头部中箭,但是幸运的是,关羽却没有死。要知道,额头中箭,如果严重就会损伤大脑,头部和心脏一样重要,稍有闪失就会因此丧命。

而关羽如此幸运,居然一点事没有。因此,不得不说,关羽很走运。

张郃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军粮没了,撤军之时,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设伏,张郃右膝中箭,战死。

《三国志 张郃传》: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按理来说,张郃是腿部中箭,不是重要部位,应该不会因此丧命,关羽头部中箭都没死,为什么张郃腿部中箭却死了呢?

我个人猜测,应该是诸葛亮用威力强大的连弩将张郃射死,连弩又称为诸葛连弩,杀伤力很强。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诸葛亮连弩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发明制作的一种连弩,又称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威力很强,体积、重量偏大,因此,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寨。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

《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记载: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

以此来看,箭头长八寸,一次发射十支箭,威力非常大,简直可以称得上重型武器了。

张郃很有可能被威力巨大的诸葛连弩射穿了右腿,伤太重,流血过多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权臣,北朝北魏

    苏湛,字景隽,京兆武功人,北魏官吏。出身武功苏氏,曹魏侍中苏则的后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湛与哥哥苏亮从小出名,后跟随齐王萧宝寅,任西征行台郎中。萧宝寅叛乱时,力劝不成功,要求告老还乡。北魏孝庄帝即位,征召入朝,任散骑都尉、尚书郎、中书侍郎。孝武帝出帝之

  • 高宾: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时期大臣列表,齐高宗,北齐官制

    高宾(504—571年),字号不详,渤海郡蓚县人,北周时期大臣,隋朝名相高颎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聪颖,文武双全。初仕东魏,历任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立义都督。大统六年(540年),投奔西魏,官至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大都督。北周世宗即位后,担任咸

  •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如何评价明朝,高颎传翻译,王阳明历史评价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

  •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炀帝真的有那么坏吗,杨广为什么叫隋炀帝,萧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

  •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陆欲加速两岸统一,乾隆的执政思想,乾隆文治武功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朝结束了长达70年的统一准噶尔之战。至此,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暂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从乾隆二十四年起,清朝有了一段时间的全盛时期,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既然太

  •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真的想杀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败给朱棣,朕的江山玩腻了

    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重用李景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咱们知道,李景隆是带引号的建文战神,把建文帝的江山都给坑没了,反而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又重用李景隆呢?咱们要知道,李景隆不是外人,他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亲姐姐的儿子,

  •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为何只呆了42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破北京城,李自成打北京为什么没抵抗,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做了什么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只在北京城呆了42天。但是他在这42天里经历的人生,却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成与败。李自成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他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18骑,但最后又死灰复燃,重整旗鼓。虽然重整旗鼓,但李自成并没有奢望能打进北京城,

  • 高颎:隋朝名相、军事谋臣,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军事特点,高宗朝,南北朝军事制度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

  •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批评宰予,孔子弟子宰予是怎样的人,子贡对孔子的评价

    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

  • 有哪些与贺若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轶事典故,诚信典故,武则天成语典故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