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痛骂自己的儿子禽兽不如

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痛骂自己的儿子禽兽不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1/29 19:10:19

俗话说龙生九子,唐太宗李世民膝下只有14个儿子,那么李世民又是为什么要痛骂李愔禽兽不如呢?

李愔,唐太宗第六子,生母杨妃,同母兄吴王李恪。李愔出生于武德年间,不过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都是按例一岁时册封,而武德8年的时候,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李愔最早也是武德8年才出生。贞观5年的时候李愔被封为梁王,贞观10年又改封蜀王,并授予了益州都督一职。也许是李愔还未之藩前就表现得不好,再加上之藩后表现得也很不好,所以直到贞观13年,李愔才得到了亲王应有的800户食邑,比其他一同之藩的皇子整整迟了3年。

网络配图

不过李愔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有所收敛,仍常常在封地上毫无理由地殴打县令,又因为打猎无度,在庄稼地上肆意践踏,惹得当地百姓是怨声载道。他的属下杨道整曾谏言阻止,结果被李愔从马上一把拽了下来,好一顿捶打。而在听闻了李愔种种胡作非为的事情后,唐太宗曾十分厌恶地说:“就算是禽兽,只要好好驯服还能让其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这样的人,连禽兽和铁石都不如!”当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员,又将他贬为虢州刺史。

或许是因为继承了隋炀帝杨广的残暴血统吧,不光是李愔喜欢在自己的封地上胡作非为,李愔的胞兄李恪也同样不喜欢奉公守法,所以兄弟二人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中待遇是最差的。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与他的胞弟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300一个被削户400。而李恪作为兄长比自己的弟弟李愔还要悲剧,贞观11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就受到了非常严厉的处罚,被李世民毫不留情地罢免了都督一职,成为所有皇子中的第一人——就连后来谋反的齐王李祐,好歹还在贞观17年前保住了都督的职位,而其他犯过比踩庄稼更严重的错误的皇子,也从来没有一个像李恪、李愔兄弟二人一样,被如此严厉地责罚过。

网络配图

后来李恪又因为和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又削户300,还遭到李世民的好一顿痛骂,甚至被比作了汉武帝之子燕王旦,最后又被李世民非常严厉地告诫了一通。而对李恪来说,最要命的是从贞观11年起一直到贞观23年,再也没有官复原职过,所以在别的兄弟都风风光光管辖着好几州的封地时,李恪只能12年如一日地守着安州这一块地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等到唐高宗李治即位了,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李愔就因为肆意妄为被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了,唐高宗曾感慨地对自己的皇叔李元景等人说道:“蜀王打猎过度,侵扰百姓民生,他的县令、典军也经常无罪被罚。别人阿谀奉承他,他就高兴,别人不遵循他的意思,他就发怒,这样的人作为一州长官,又如何能够治理百姓?……李愔如今被法司弹劾,朕实在是引以为耻。”于是李治召见曾极力劝谏过李愔的杨整道,将之任命为匡道府折冲都尉,并赏赐一番,同时又将李愔贬为了黄州刺史。

网络配图

永徽四年的时候,李愔因为连坐李恪的谋反案被黜为庶人,虽然后来又改封为涪陵王,不过再也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这对于李愔所在之地巴州的百姓来说,绝对是喜闻乐见的。毕竟李愔先前无论如何被贬,总要担任一州长官的职务,如今李愔没了刺史的职衔,巴州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庄稼总是无缘无故地被踩,巴州的大小官员更不用时刻提心吊胆着会被无故殴打了。乾封二年,李愔逝世,不过比他那个不知葬到何处的胞兄李恪幸运的是,咸亨初年的时候李愔被准许陪葬了昭陵,李唐王室也算是对这位徒有王子皇孙之名的蜀王仁至义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雍正不得不杀战功赫赫年羹尧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西北地区边疆十分不稳定,屡次遭受准噶尔的侵扰,领土的统一与稳定日渐成为康熙帝的一块心病,而此时的年羹尧年纪尚轻未满三十,就已经骁勇善战,在平疆战事上尽显军事才能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年羹尧进士出身,后入阁,由于十分受到皇上的欣赏与信任,于是迁至四川地区任巡抚,作为封疆大官。年羹尧为人聪慧,

  • 解疑:东汉末年曹操为何要对知识分子下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是曹操在用人机制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哪怕这个人曾经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陈

  • 太荒谬!宰相胡惟庸竟然密谋刺杀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即位之后开始大杀功臣,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开始对宰相胡惟庸的下手,而当时之事,胡惟庸确有谋逆之心,论理该杀,同诛者也不过陈宁等几个大臣。所谓“胡党”大狱,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族诛三万多人。胡惟庸阴险,用重利引诱徐达的门人想让他上告徐达谋反,结果门子反把胡惟庸托出,只不过朱皇帝当时没深究而已。胡惟庸

  • 诸葛亮为何不当皇帝 诸葛亮不当皇帝的7大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蜀汉政权的主心骨。做过蜀汉丞相,益州牧武乡侯,位置和当年的曹操差不多。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汉自立,称为魏文帝。曹操也被追封为魏武帝,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做皇帝,要知道在当时诸葛亮的权力也很大。网络配图诸葛亮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李严曾经劝诸葛亮上九锡,其实就说诸葛亮有称帝的野心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变成白莲教起义领导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

  • 白起坑杀四十万人 为何还能受到如此高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更何况,战争与人道原本就是很难调和的矛盾体,要想取胜,杀戮是不可避免的!要是当初白起没有坑杀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这些军队将成为赵国的有生军事力量,未来必然成为秦国的强劲对手!网络配图一、白起的主要战绩白起被后世奉为“千古第一战神”,主要是因为:他平生指挥了大小70余战,没有败

  • 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下的一道谕旨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命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出使中国,目的是通过与清朝最高当局谈判,扩大对华贸易,同时搜集中国情报,估计中国的国力。谈判内容是七个请求:1.要求签订正式条约: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2.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仓库以收贮发卖货物,在北京设立常

  • 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他 造反成功后他竟分文不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能够将朱允文赶下台,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个和尚,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给每个王子的府邸里都送了一些和尚,让这些和尚在王子的府里念经祈福。没想到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姚广孝不但是位出色的僧人,更是一位出色的阴谋家。姚广孝不但会念经,他更会出谋划策。姚广孝这么一个不

  • 神来之笔: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帝坚持的原则。清朝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为了巩固政权,清廷也尽可能地吸纳汉族士人参政,但一些重要的职位如军

  • 皇子私自剃发之后 康熙皇帝为何龙颜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满族男人的发型是最为奇特的——必须把额头上方的头发剃掉,而脑后留一条长辫子。清朝入关之后,也把他们的这一习俗带进了关内。而为了保持额头前半部分的洁净,留有这样发型的人,每隔几天就必须要让理发师给自己用剃刀重新刮剃一下。不然,额头上方新长出的头发,和脑后的长辫子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