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手下有四大名臣,最后都被他逼走了?

秦昭襄王手下有四大名臣,最后都被他逼走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8 更新时间:2024/1/16 11:07:0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昭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昭襄王是秦孝公之孙、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在秦昭襄王王继位之时,秦国在前三位秦王的治理下,已经是非常的强大,单论国力,已经是战国第一;而秦昭襄王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立志壮大秦国,甚至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且当时的秦国的确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当时的秦国真的是人才济济,甚至可以说是秦国历史上人才爆发的巅峰时期。而这里只要盘点下秦昭襄王麾下的四位最顶尖的名臣,看看都有谁吧。

第一位:魏冉

魏冉是秦宣后同母异父的弟弟,同时也是扶持秦昭襄王夺位的关键人物;在秦昭襄王继位后,魏冉凭借拥立之功以及舅舅的身份,开始了专权之路。他一生四任秦相,大肆培植党羽,独断专权,而且以权谋私,扩张自己的领地和侵吞财物;但魏冉对秦国的贡献却也是很大,甚至可以说,魏冉掌权时期,是秦国势力最强大的时期。

魏冉不仅自身军事实力极为了得,而且还提拔白起为将,两人一同南征北战,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当时最强大的对手只剩下齐国了,在合纵不成的情况下,魏冉干脆联合另外五国一同攻齐,并欲瓜分赵国,可惜没有成功。后因范雎来秦,进谗秦昭襄王后,魏冉被罢免。其实以魏冉之能,说不定能助秦昭襄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

第二位:白起

白起是一位千古军事奇才,担任秦国主将三十余年,一共攻下七十余座城池,极大的开拓了秦国的疆土。但白起的功劳远不止开疆拓土那么简单,因为他更大的功绩在于削弱了秦国周边的几个强国;通过伊阙之战,白起共斩杀韩国和魏国精锐24万;通过鄢郢之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让楚国实力大减;通过华阳之战,共斩魏赵联军15万;通过陉城之战,斩韩军5万;通过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人。

秦国周边的赵国、魏国、韩国以及楚国被削弱了个遍;除了赵、魏、韩、楚外,燕国本身就弱小,齐国自被乐毅差点灭国后,就一直没能恢复过来。所以只要秦昭襄王用好白起,一统天下并非没有可能。但由于白起灭赵国的计划被范雎破坏,所以两人结下了仇怨,后白起不听秦昭襄王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范雎趁机进谗,以至于秦昭襄王将白起给赐死;一代名将以这样的方式陨落,实在是可惜可悲可叹。

第三位:司马错

司马错是秦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名将,他早年曾学习纵横家,所以是一个全才;在秦惠文王时期就曾和张仪争论过攻蜀还是攻韩,结果秦惠文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攻打巴蜀,结果是助秦国扩地千里,而且还是块肥沃之地,天然的大粮仓,最最关键的是助秦国对楚国在地形上取得了天然的优势。

在秦昭襄王时期,司马错领兵镇守巴蜀,平定叛乱,使得秦国真正得到了巴蜀;后来司马错又率军攻打魏国和楚国,立下赫赫战功。其实司马错的能力并不弱于白起,但地位一直很尴尬,不上不下,使得司马错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实在是可惜了。

第四位:范雎

范雎这个人不太好说,能力是没得说的,李斯曾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但范雎的人品却是值得怀疑,他为了上位,刻意夸大魏冉的危害,纵然魏冉有以权谋私的地方,但使得秦国强大也是事实,结果却是秦昭襄王逼走了魏冉,魏冉的离开,对秦国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对秦国的帮助的确很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孤立赵国,使得秦国能打赢长平之战;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范雎收了赵国的贿赂,使得白起灭赵的计划落空。后在攻赵失利时,又进谗,使得秦昭襄王将白起给赐死。如此品性之人,如果秦昭襄王真的一统天下,范雎会不会成为像赵高那样的人,还真的很难说;而最后,秦昭襄王看清了范雎的为人,所以将范雎给驱逐了。

其实说起来,秦昭襄王还真是可怜,本来可以提前半个世纪一统天下,奈何由于自己的种种失误,赶走了两位能臣,杀了一位名将,还有一位不受重用,最终使得一统天下的美名落到了秦始皇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康熙帝平定三藩后,为什么会背信弃义处死众多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康熙削三藩,清朝平定准噶尔的时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直以来,人们对康熙帝的评价很高,特别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甚至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毋庸置疑,康熙帝在位期间,多次用兵,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康熙帝也有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比如在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帝多次下诏宣

  • 杨贵妃死后被封为“杏花神”,她和杏花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的墓里有尸骨么,为什么杨贵妃会被处死,杨贵妃死在哪个地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中国人过节离不开祭祀,大节小节都要洒扫庭除,祭祀对应的神仙。花朝节也不例外。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

  •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历十五年现实意义,李贽学说对晚明文学的影响,万历十五年核心思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万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神宗万历初即帝位时,是一个比较勤勉、善于纳谏的年轻帝王。在老师张居正的指导下,讲学、亲贤、爱民、节用。他喜爱读书,张居正认为自古帝王虽有神圣的天资,但仍要加强学习,明朝也有为皇帝开经筵日讲的传统,请求为神宗开设经筵日讲,他

  • 朱元璋特别重视军火生产,他是如何意识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参加的起义军,朱元璋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朱元璋对朱文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火统,是一种射击型管状火器。燃烧、爆炸性的简单火器,大约在唐代后期即已运用于军事作战。自南中期至元代,火器多次被投入战争,形似小型火炮的火统也应运而出。目前为止,全世界公认最早的铜大统,出土于内蒙古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

  • 谭嗣同的下场有多惨?围观群众却在旁看戏发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谭嗣同为什么被杀,叛徒的下场都很惨,谭嗣同被杀细节

    你真的了解谭嗣同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死亡,在人间挣扎的几十年中,生存还是死亡,一直是人心中过不去的坎。人活到极致,便想求长生,如秦始皇东海求长生不老药。但也有人,活到极通透,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取大义

  • 洪武三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朱元璋为什么会大开杀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怒杀朱亮祖,朱元璋大开杀戒,朱元璋三大案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什么会在洪武三十年大开杀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洪武三十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11名大臣被凌迟处死,85岁主考官被流放千里,那么朱元璋为何大开杀戒?话得从头说起。公元1937年的农历二月,三年一期的科举考试又到了,帝国各地的学子们都齐聚帝国

  • 王维一生官海浮沉仕途坎坷,所以晚年一心向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仕途顺利的诗人,仕途2,王国维先生人生三境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维所生活的唐开元、天宝年间,正是禅宗的本土化特色定型的时期。他中年崇奉北宗禅,晚年则转向南宗禅,王维一生的思想出入于儒释道之间。他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历仕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礼部郎中等职,最后官至尚书右丞。青年

  • 清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皇子是谁?他犯了什么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寸磔和凌迟的区别,第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唯一被凌迟的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费扬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一废太子时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多少宫闱惨变,多少萧墙祸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惨烈,然而,这样的一幕幕剧情总是会不停地上演,人们貌似痴迷于那根权力的魔掌,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

  • 和珅自杀前吟的诗是什么?真的暗藏大清灭亡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第一大贪官梵衲大家都知道,在乾隆时代,那是朝中宠臣,财富更是无人可敌。和珅府修的那么豪华,可见其家底有多厚,传闻嘉庆帝抄他家的时候,家当太多,几十架马车拉了七天七夜才拉完。更为夸诞的是,在和珅家抄出来的资产公然可以或许相当于清朝国库

  • 都说做皇帝的人都疑心疑鬼的 雍正为什么不猜忌胤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老是疑心疑鬼的是什么原因,疑心暗鬼下载,疑心生什么鬼

    很多人都不了解胤祥和雍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经过“九子夺嫡”事件残酷洗礼的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就被“继位不合法”的负面舆论包围,为了稳定统治根基、控制朝廷局面,性格本就“雄猜阴鸷”的雍正皇帝开始了一场血腥残酷的政治清算。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就连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