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帝平定三藩后,为什么会背信弃义处死众多降将?

康熙帝平定三藩后,为什么会背信弃义处死众多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6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5:0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帝的章,欢迎阅读哦~

一直以来,人们对康熙帝的评价很高,特别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甚至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毋庸置疑,康熙帝在位期间,多次用兵,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康熙帝也有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比如在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帝多次下诏宣称,只要叛将们放下武器,归顺清朝,他就给与优厚的待遇,对于之前的罪行,既往不咎。当时康熙帝表示,“朕决不食言”,然而叛乱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些叛将们却被揪了出来,定罪处死!

常言说得好,做人要一诺千金。康熙帝贵为大清天子,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国家的信用”,正所谓“君无戏言”。康熙帝不会不明白这个到底,然而他为何却自食其言,将那些已经归降,甚至为清朝平叛做出贡献的降将处死呢?

事情还得从三藩之乱爆发前说起。康熙十二年,平南尚可喜申请“退休”。康熙帝抓到机会,趁机下旨撤掉平南藩。吴三桂耿精忠闻讯后,也假意上书,请求撤藩。没想到弄巧成真,康熙帝同意了两人撤藩的奏折。

吴三桂恼羞成怒,于是在经过一番周密准备后,在云南举兵造反。吴三桂叛乱这件事,超乎康熙帝的意料,他认为吴三桂不敢反,所以在军事上没什么准备。吴三桂的军队兵不血刃占领贵州,接着又进入湖南,兵锋直抵长江南岸。

战争爆发之初,清军连战皆败,加上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起兵响应,一时间西南半壁江山都落入叛军的手中。康熙帝为了平定叛乱,他几乎将所有八旗军队派往南方,甚至抽调部分蒙古骑兵助战。

然而此时的八旗军队已经废弛,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消极避战,且屡战屡败。坐镇北京的康熙帝心急如焚,甚至一度想御驾亲征。为了对付叛军,康熙帝又想出了剿抚兼用的策略,招抚那些叛军将领。

康熙帝表示,“误从贼党,但能悔罪归诚,悉赦已往,不复究治”,“归命自效者,论功从优叙录”,“朕不食言”。特别是在吴三桂死后,康熙帝直接派人招抚叛军高级将领,比如马宝、夏国相等,“若能悔罪归诚,前罪悉赦,仍论功叙录”。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叛将先后归降,比如说尚之信、耿精忠等人。到最后,马宝也率领残部归降,连吴三桂的亲族吴应麒等九人也向清朝投降。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死亡!在平叛战争结束后,耿精忠、马宝等人被凌迟处死。

尚之信、吴应麟等人也被处死。此外还有许多原吴三桂麾下的降将,都被正法,大多数是被凌迟处死的。当时,康熙帝招抚叛将不过是权宜之计,也可以说是诱降,因为当时的战局对清朝不利。当叛乱结束后,这些叛将还是要死的。不过,康熙帝这么做,确实是不讲信用、背信弃义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死后被封为“杏花神”,她和杏花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的墓里有尸骨么,为什么杨贵妃会被处死,杨贵妃死在哪个地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中国人过节离不开祭祀,大节小节都要洒扫庭除,祭祀对应的神仙。花朝节也不例外。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

  •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历十五年现实意义,李贽学说对晚明文学的影响,万历十五年核心思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万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神宗万历初即帝位时,是一个比较勤勉、善于纳谏的年轻帝王。在老师张居正的指导下,讲学、亲贤、爱民、节用。他喜爱读书,张居正认为自古帝王虽有神圣的天资,但仍要加强学习,明朝也有为皇帝开经筵日讲的传统,请求为神宗开设经筵日讲,他

  • 朱元璋特别重视军火生产,他是如何意识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参加的起义军,朱元璋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朱元璋对朱文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火统,是一种射击型管状火器。燃烧、爆炸性的简单火器,大约在唐代后期即已运用于军事作战。自南中期至元代,火器多次被投入战争,形似小型火炮的火统也应运而出。目前为止,全世界公认最早的铜大统,出土于内蒙古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

  • 谭嗣同的下场有多惨?围观群众却在旁看戏发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谭嗣同为什么被杀,叛徒的下场都很惨,谭嗣同被杀细节

    你真的了解谭嗣同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死亡,在人间挣扎的几十年中,生存还是死亡,一直是人心中过不去的坎。人活到极致,便想求长生,如秦始皇东海求长生不老药。但也有人,活到极通透,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取大义

  • 洪武三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朱元璋为什么会大开杀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怒杀朱亮祖,朱元璋大开杀戒,朱元璋三大案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什么会在洪武三十年大开杀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洪武三十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11名大臣被凌迟处死,85岁主考官被流放千里,那么朱元璋为何大开杀戒?话得从头说起。公元1937年的农历二月,三年一期的科举考试又到了,帝国各地的学子们都齐聚帝国

  • 王维一生官海浮沉仕途坎坷,所以晚年一心向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仕途顺利的诗人,仕途2,王国维先生人生三境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维所生活的唐开元、天宝年间,正是禅宗的本土化特色定型的时期。他中年崇奉北宗禅,晚年则转向南宗禅,王维一生的思想出入于儒释道之间。他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历仕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礼部郎中等职,最后官至尚书右丞。青年

  • 清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皇子是谁?他犯了什么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寸磔和凌迟的区别,第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唯一被凌迟的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费扬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一废太子时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多少宫闱惨变,多少萧墙祸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惨烈,然而,这样的一幕幕剧情总是会不停地上演,人们貌似痴迷于那根权力的魔掌,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

  • 和珅自杀前吟的诗是什么?真的暗藏大清灭亡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第一大贪官梵衲大家都知道,在乾隆时代,那是朝中宠臣,财富更是无人可敌。和珅府修的那么豪华,可见其家底有多厚,传闻嘉庆帝抄他家的时候,家当太多,几十架马车拉了七天七夜才拉完。更为夸诞的是,在和珅家抄出来的资产公然可以或许相当于清朝国库

  • 都说做皇帝的人都疑心疑鬼的 雍正为什么不猜忌胤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老是疑心疑鬼的是什么原因,疑心暗鬼下载,疑心生什么鬼

    很多人都不了解胤祥和雍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经过“九子夺嫡”事件残酷洗礼的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就被“继位不合法”的负面舆论包围,为了稳定统治根基、控制朝廷局面,性格本就“雄猜阴鸷”的雍正皇帝开始了一场血腥残酷的政治清算。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就连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

  • 雍正和胤祥的关系有多好 他们仅仅是君和臣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雍正对胤祥很好吗,雍正有多喜欢允祥,雍正和太子关系好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胤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雍正对十三爷的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十三弟。老三胤祉就是因为在十三爷的葬礼上表现的不恭而被雍正给囚禁的。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到底有多好?可以说历史上再也找不出关系这样好的一对君臣兄弟。雍正是一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