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孙膑神秘消失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孙膑神秘消失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63 更新时间:2024/1/3 16:13:30

你真的了解孙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法,魏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魏武侯在位时,魏国继续南征北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不过,到了魏惠王在位时,魏国逐渐走向衰落。对于魏国的衰落,齐国这个诸侯国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战国中期,齐国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国。而在这两次战役中,齐国的胜利,自然离开不孙膑的出谋划策。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不详(山东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不过,在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孙膑却突然消失了,也即之后的战场上,没有孙膑的身影了。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何突然消失了?他最终是什么结局?

首先,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学成之后,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成为魏国的名将。而对于孙膑来说,也选择来到魏国,究其原因,不仅是有庞涓这位老同学,更因为魏国地处中原之地,具有建功立业的基础。但是,庞涓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在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从而让孙膑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过,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来到齐国后,孙膑成为田忌的门客。在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孙膑在“田忌赛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正是因为“田忌赛马”这一典故,孙膑得以被齐国君主齐威王所赏识。在此基础上,齐威王作为齐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明白齐国的崛起,必然要和魏国相抗衡。于是,在战国中期,齐威王派兵和魏国交战,从而爆发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这成为古代战争中常见的战术。值得注意的是,在桂陵之战中,虽然孙膑击败了魏国,却不能说是重创魏国,也即后者还具有一战之力。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这同样给了齐国出兵的借口。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后,齐国无疑来到了巅峰。而就孙膑来说,则在马陵之战后突然消失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孙膑很可能在马陵之战后选择急流勇退,也即退隐田园了。至于孙膑如此选择的原因,显然并不难以理解。一方面,孙膑之所以在齐国获得重用,离不开田忌的帮助,也即孙膑原本就是田忌的门客和幕僚。不过,对于有恩于孙膑的田忌,却在马陵之战后离开了齐国。在马陵之战后,田忌因为战功累累,从而威胁到了齐国的国相邹忌,后者于是陷害田忌,导致田忌被迫逃亡于楚国。

当然,邹忌之所以能陷害田忌,很可能也是因为田忌这位武将功高震主,从而让齐威王都有所忌惮。在战国时期,功高震主的武将,往往都会遭到君主的猜忌,比如秦国的白起,因为功高震主,最终被秦昭襄王下令自尽,至于赵国名将李牧,则被赵王迁冤杀。在田忌被迫投奔楚国后,孙膑在齐国无疑失去了依靠和仰仗,尤其是相国邹忌,更不会容忍孙膑继续率领齐国大军了。在此背景下,孙膑选择急流勇退,也是为了自保。

最后,另一方面,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而就孙武来说,同样选择了退隐一方的结局。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也即春秋末期。彼时,孙武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柏举之战后,吴王夫差即位。对于这位君主,显然比不上吴王阖闾,尤其是不能够容忍大臣的劝谏。在此背景下,吴王夫差除掉伍子胥之后,孙武可谓心灰意冷,选择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因此,等到越国消灭吴国的时候,自然没有孙武的身影。对此,在笔者看来,当年孙武的选择,无疑会对孙膑造成一定的影响。

况且,正是因为隐居乡间,孙武得以整理兵法上的理论著作,留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孙子兵法》。而就孙膑来说,孙膑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东北500米的向阳河东岸,这意味着孙膑在马陵之战后很可能回归故里了。至于《孙膑兵法》这部理论著作,应该是在这段时期整理完成的。《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总的来说,马陵之战后,孙膑没有参与到齐国和魏国等诸侯国的较量中,选择隐居乡间,最终悄然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开创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的乾隆,真的是千古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开创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的乾隆,真的是千古罪人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乾隆皇帝,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乾隆也是封建王朝中寿龄最久的皇帝。对于自己的功绩,乾隆皇帝甚是满意,自称十全老人,对自己,乾隆皇帝更是认为自己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乾隆之所以骄

  • 禁烟英雄林则徐:竟然鼓励农民种植罂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

  • 唐宋时期皇帝球迷多:宋太祖竟还擅长花式足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而说到蹴鞠的起源,《太平御览》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可见在当时,蹴

  • 柳宗元因何从青年才俊跌落为长居蛮荒的囚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今有成就者,无不坎坷,但坎坷的形式各有不同:陶渊明不能忍受为五斗米折腰而躬耕归隐;苏东坡在入朝与远谪的起伏中,悟透人生的荒凉;还有人经历的是长夜漫漫的悲剧,历尽痛苦……将这样的苦难尝到极致的,也许就要算唐朝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了。从一个活跃在中唐政坛的青年才俊,陡然跌落为长居蛮荒之

  • 后主刘禅并非“扶不起”:装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个人魅力太强、太完美的君主,给他的后代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这样的君主在离世之后,如果没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会给政治体制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形成权力的断层。而几乎所有的二世君主,都难免要面对一个这

  • 无耻小人李儒焚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本史书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有些有济世经邦的才华,如诸葛亮、周瑜等人;有些忧国忧民,以拯救汉室为己任,如王允等人;但有些却是品格低劣、心狠手辣,如贾诩、李儒等人。那么三国演义李儒到底做过什么行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儒,字文优,他还有个别名是叫李孝儒。他曾经担任的是汉室朝廷里的郎中令

  • 一直信奉孔子的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君王淫威之下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是因为,中国的读书

  • 慈禧为何总爱扮演观音菩萨?觉得能普度众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照相术自从在法国问世以后,没过几年就传入了我国,传入了清政府。当时照相的程序很复杂,成本也很昂贵,在民间并不是很普及。在照相技术传入我国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历代帝王的“照片”主要是肖像画。而当时大清的执政者慈禧在老年后便迷上了照相。网络配图照片中间为慈禧。 慈禧总是挑选合适的服装来将自己妆扮成观音菩萨

  • 李世民的重臣魏征为何会被评为“千古之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哥哥李建成的重臣,他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早早下手杀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

  • 汉武帝时期的和亲公主 再嫁国王孙子生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也不是一味的就知道打仗,让少数民族不敢冒犯。为了达到目的,汉武帝也曾派公主远嫁和亲,最有名的就是细君。汉武帝和匈奴征战多年发现一个规律,匈奴打不过就跑,稍微放松一点就又回来,不胜其烦。为了夹击匈奴,汉武帝远交近攻,打算联合西域其他国家,共同消灭匈奴。乌孙国实力强大,而且是匈奴的世仇,正好满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