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国维为何指示隆科多举报自己

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国维为何指示隆科多举报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3/12/26 5:29:02

佟国维是清朝大臣佟图赖的第二个儿子,康熙皇帝的舅舅。顺治年间,被封为一等侍卫。康熙九年,被封为内大臣。当时正直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佟国维负责逮捕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女儿孝懿仁皇后的关系,被封为一等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熙二十九年,佟国维跟随着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和他的哥哥佟国纲一起率领左路军作战。佟国纲在这一战中阵亡。佟国维率领着部队从敌后发起攻击,击退了噶尔丹。但是因为没有追击敌人,扩大战果,被降职。康熙三十五年,跟随康熙皇帝第二次远征噶尔丹。他负责后勤补给工作,在运输工作中失职,自请降级,被康熙皇帝赦免。第二年,第三次征讨葛尔丹,终于把噶尔丹战败。康熙四十三年,佟国维以年老为由,上书请归。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被废,佟国维趁机向康熙上书,请立八阿哥为太子。跟着他一起上书的还有朝中的许多大臣。但其实,康熙并不中意八阿哥。不久,又把允礽重新立为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重新把佟国维召到面前,责问他说:“你既然已经卸甲归田,为什么还要带头带头推荐八阿哥为太子?”佟国维对道:“我被皇上封为国舅,自然应当为国事操劳。”康熙皇帝十分生气,把他一顿训斥。佟国维自请降罪。康熙皇帝让他安抚群臣,此事就这样作罢了。

康熙五十八年,佟国维病逝。雍正年间,赐谥号为端纯,雍正皇帝亲手写下“仁孝勤恪”四个大字,让人将它表在他的墓道上,以示尊敬。

隆科多和佟国维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和二月河的小说中,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佟国维是隆科多的父亲。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这父子俩怎么不是一个姓呢?佟国维是姓佟,但隆科多却不是姓隆,他的全名叫做佟佳·隆科多。佟佳这个姓氏在满族中很常见,被汉语翻译过来后,就简称为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康熙晚年,众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打你头破血流。奇怪的是,这佟家父子的立场,居然有着鲜明的对立性。父亲佟国维拥护的是八阿哥,儿子隆科多拥护的四阿哥。只是父亲佟国维死得比较早,在康熙皇帝驾崩前三年就去世了,要不然父子俩兵戎相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根据二月河的小说《康熙王朝》中是这么解释父子俩的关系的,因为当时政治走向尚不明朗,大家谁也无法预测最终是谁会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胜出。所以佟国维想了个办法,让儿子去支持四阿哥,而他自己支持八阿哥。这样,无论是哪一方最终获胜,他们佟家都可以保证有拥立之功。但是历史已经过去,他们一家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还是见仁见智的。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当时在康熙身边的顾命大臣只有隆科多一个人。所以康熙最终下诏传位给谁,恐怕真相只有隆科多一个人知道了。而雍正能够顺利地登上皇位,靠的就是年羹和隆科多两个人。

雍正继位后,隆科多任吏部尚书,权力很大,官员任免他都可以不经过皇帝,自己裁决。人们暗地里称他为“佟选”。但最终他还是引起了雍正的不满,被雍正冠以41条罪名,关押起来。不久,他就死于禁所之内。

隆科多为什么举报佟国维

佟国维何须人也,此人是大清帝国的的大臣,并且还是康熙的亲舅舅,他的女儿还嫁给了康熙,因此他还是康熙的岳父。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跟康熙的关系及其的紧密。就是这么一个重臣也曾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康熙还在世的时候,他被自己的亲侄子隆科多给举报了一次,戏的缘由应该是因为佟国维身为几十年的朝廷重臣,他推荐了八皇子给康熙,但是这个决定甚不得康熙心意,于是乎就有了康熙宴请他的故事。身为混在官场多年的佟国维,他深知帝王的权谋,并且康熙在送来宴请的信函时,还附加了一副老花眼镜,这就足以暗示康熙觉得他的这个推荐是错误的。但是佟国维又不好马上的反悔,他这么做了他就成了见风使舵的小人,因此在他心里明白,无论他做出怎么措施,都已经“在所难逃”了。

于是乎,就有了之后的一场好戏,他在康熙请他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搬出来了隆科多,并且替他掏了不起眼但却很重要的职位,就是九门提督的差事,以给自己留条后路。但这些都还是不够的,毕竟谁都知道他们两个是叔侄的关系,倘若佟国维倒了,那么必将影响到隆科多,于是叔侄两连夜想对策。

第二天一早,这两个人就一起面圣,唱一出双簧,让隆科多在康熙的面前,举报自己的老眼昏花,对时势分不清楚,这也使自己体面的下了台,又保留了隆科多的差事,一箭双雕,最主要的还是赢得了康熙对自己的信任。

可见隆科多是受到佟国维的指使,是故意的举报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将蒙毅来自齐国为何三代四将效忠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大将军蒙恬,后世封称为“中华第一猛将”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方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可见其威名,始皇统一全国后令蒙恬大将军率领30万大秦精兵北逐匈奴,收复多年被侵蚀的河套地区,修复北方城墙以御外敌。承担起防卫帝国北方的重任,后秦始皇派公子扶苏到其军营中锻炼,可见秦始皇对其的信任和重视。纵观中华历史,

  • 西汉能言善辩的臣子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韩安国后世流传的典故有二,一个是游说太后,一个是死灰复燃,正是这两个典故才使得韩安国的名声初步显露出来,逐渐被后世人所记住。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韩安国入仕的前期,韩安国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才逐渐被重用起来。图片来源于网络游说太后,是发生在韩安国在梁国任职的前期,他由于能言善辩,所以被任命为出使西汉的使臣

  • 贫农出身的王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臣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字巨君,家庭出身:贫农之家。他之所以能“农转非”,是因为他混迹官场后,上演的“三管齐下”。“第一管”是指他的脾气性格,两个字:恭俭。恭就是恭敬,俭就是节俭。王莽之所以会有这样好的脾性,全拜他的父亲王曼所赐。其父王曼是汉成帝的生母王政君的异母弟弟。王曼在王政君这个山头还没起来时就死了,等到王政君

  • 冷面铁血四阿哥的唯一信赖 追风少年十三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清史的朋友,甚至看过一点清宫剧的观众都知道,雍正皇帝即位前后,在朝堂上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造成这种压力的,既有八贤王胤禩,也有大将军王胤禵。至少在某一个历史时刻,这两位阿哥的呼声都曾盖过四阿哥。为了对抗这种巨大的压力,四爷表面上归去来兮,暗地里却不得不组建自己的政治联盟。网络配图隆科多、年羹尧

  • 孝庄身边神秘女苏麻喇姑:不吃药终年不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死后葬于孝庄太后昭西陵东,现地面建筑已无存,只剩一个宝顶尚在。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

  • 东吴重臣张昭满腹治国之道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成年后曾经被举孝廉,但是张昭拒绝了。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也被张昭拒绝了。陶谦认为张昭这样做是看不起自己,于是将张昭囚禁,后被好友赵昱所救。尽管如此,在陶谦死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悼文。可见,张昭的人品还是很好的。图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为了挽救明朝做出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到了平反,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忠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左光斗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左光

  • 慈禧如何从秀女变身成为声名显赫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在咸丰元年被选中秀女,在咸丰二年的时候入宫封为兰贵人,还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其实一开始慈禧就是个普通的嫔妃,也没怎么接触到政治大权,但是呢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加之内忧外患,咸丰帝也无心贪恋政治,逐渐变得懒惰。慈禧因为书法写的很好,加之又受到咸丰帝的宠爱,所以咸丰帝就经常

  • 揭秘年羹尧位极人臣 一个什么字让他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他有良好的家世,他是年轻的省级高官,他的皇亲国戚,真可谓是要钱有钱,要全有权,春风得意,可就在这春风得意时一个词让他跌落云端,省级高官被罢免,皇亲国戚成了过眼云烟,自己的性命没能保住也就算了,可惜还连累了自己的子孙,走的走,散的散,好不凄凉。这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他是官宦世家,妹妹嫁给了皇子为侧福晋

  • 法正和诸葛亮关系: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法正说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自问世以来,因为内容丰富历史性强,在民间的流传很是广泛。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魏国、蜀汉和吴国三国鼎立时期发生的故事,虽然着重描写战争,强调人的忠义,但是主要还是刻画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英雄人物。法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