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能言善辩的臣子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西汉能言善辩的臣子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2/6 13:57:19

韩安国后世流传的典故有二,一个是游说太后,一个是死灰复燃,正是这两个典故才使得韩安国的名声初步显露出来,逐渐被后世人所记住。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韩安国入仕的前期,韩安国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才逐渐被重用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游说太后,是发生在韩安国在梁国任职的前期,他由于能言善辩,所以被任命为出使西汉的使臣,因为那个时候汉景帝已经对梁王产生了不信任,韩安国的任务就是帮助梁国稳定和西汉之间的关系。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同胞弟弟,窦太后也非常的宠爱他,他在梁国为王的时候,出行依仗和皇帝没有多大的区别,汉景帝对此非常的不满。窦太后也看出了景帝的不满,只好将怒火转移到梁国的使臣之上。

韩安国就去拜见太后最宠爱的馆陶长公主,哭诉道:“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为了保护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承蒙皇帝宠爱,赏赐了很多的宝物,梁王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德,当然也想在那些偏远小民的面前炫耀一下皇帝对他的信任,所以才会在出行的有那么大排场。现在太后和皇帝却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忘记了梁王的忠心。”馆陶长公主将这番话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听后连忙命人将这些话转告给了景帝,景帝听完就打消了对梁王的猜忌。事后,韩安国还得到了馆陶长公主和窦太后的赏赐。

死灰复燃,讲的是韩安国在犯罪入狱的时候,被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卒侮辱,他对田甲说道:“殊不知,死灰还会复燃,何况人乎?”,田甲对他的回答是“复燃了,一泡尿就浇灭了”。后来,韩安国被西汉朝廷任命为梁国内史,田甲得知,弃官逃命而去。韩安国以田甲的家人生命安全威胁,田甲无奈只得跪在韩安国的面前请求原谅。韩安国对田甲说:“我怎么会和你这种小人物计较,起来吧”,就这样放过了田甲。

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作为西汉初期的著名臣子,韩安国在政治方面毋庸置疑是一个大才,可是有才之人,不一定都是有德之人。那么,韩安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韩安国是一个忠厚有才,胸内藏沟壑的大韬略之人,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贪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安国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厚大度,死灰复燃的故事很明显的表现了韩安国的这一优点。死灰复燃这个故事的结果没有和很多的逆袭故事一样,韩安国放过当初在狱中侮辱自己的田甲。这就是韩安国所表现出气度,相反,后来的卫青后代和李广后代之间的恩怨纠葛,就显得非常的小气。

韩安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品格就是不嫉妒贤才,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大才之人,都有着一个善妒的缺点,韩安国就不是这样的人。他在梁国任官的时候,就举荐了一大批有才之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天下名士,很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韩安国,例如有着“苍鹰”之称的郅都,就是通过韩安国的举荐,才被朝廷所重视的。

由于向朝廷举荐了很多的名士,受到很多读书人尊重和仰慕,也得到皇帝信任和重用。韩安国在汉朝朝廷之中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后来丞相田蚡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之职。皇帝本来准备让韩安国正式担任丞相,可是时运不济的韩安国在给皇帝引导马车的时候,摔断了腿。皇帝只好任命别人为相。

韩安国的贪财,是众所周知的,皇帝只在乎他的治国之才,对他的这一小缺点都不放在心上。

韩安国死灰复燃

韩安国在西汉梁国任职期间,犯了一些错误,被梁国大王关在大牢之中,当时梁王的想法是将韩安国终生关在大牢之中。当时监狱之内有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吏,此人是一个势力小人,平时就喜欢欺负那些囚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被判重刑的韩安国当然也是田甲欺负的对象,再加上韩安国之前的官职比他要大很多。这么一个之前比他地位高了好多的人物,成了他在这么一个小人物的阶下囚,他当然会特殊的照顾一下的,田甲用尽了所有的手段来侮辱韩安国。

田甲对韩安国说:“现在的你,就像一堆烧完的灰烬一样渺小”,韩安国回答道:“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吗?”。田甲的回答更是狂傲:“如果复燃了,那就一泡尿浇灭它”。可是,田甲还没得意多长时间,在韩安国入狱不久,就被西汉朝廷派人任命为梁国的内史。韩安国在出使西汉的时候,得到了太后的赏识,所以太后一听到韩安国犯事被关押之后,就想办法去救他,恰好此时梁国内史职位空缺。

知道韩安国被任命为内史之后,田甲想起自己以前说过的话,感到非常的害怕,于是他就弃官逃跑了,韩安国就放出了消息,如果田甲不回来,就将田甲的宗族全部灭掉。无奈,田甲只得回到韩安国的身边,向他请罪。

韩安国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田甲,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和你这种小人物计较的”,然后他就扶起了田甲,很友好的对待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贫农出身的王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臣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字巨君,家庭出身:贫农之家。他之所以能“农转非”,是因为他混迹官场后,上演的“三管齐下”。“第一管”是指他的脾气性格,两个字:恭俭。恭就是恭敬,俭就是节俭。王莽之所以会有这样好的脾性,全拜他的父亲王曼所赐。其父王曼是汉成帝的生母王政君的异母弟弟。王曼在王政君这个山头还没起来时就死了,等到王政君

  • 冷面铁血四阿哥的唯一信赖 追风少年十三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清史的朋友,甚至看过一点清宫剧的观众都知道,雍正皇帝即位前后,在朝堂上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造成这种压力的,既有八贤王胤禩,也有大将军王胤禵。至少在某一个历史时刻,这两位阿哥的呼声都曾盖过四阿哥。为了对抗这种巨大的压力,四爷表面上归去来兮,暗地里却不得不组建自己的政治联盟。网络配图隆科多、年羹尧

  • 孝庄身边神秘女苏麻喇姑:不吃药终年不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死后葬于孝庄太后昭西陵东,现地面建筑已无存,只剩一个宝顶尚在。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

  • 东吴重臣张昭满腹治国之道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成年后曾经被举孝廉,但是张昭拒绝了。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也被张昭拒绝了。陶谦认为张昭这样做是看不起自己,于是将张昭囚禁,后被好友赵昱所救。尽管如此,在陶谦死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悼文。可见,张昭的人品还是很好的。图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为了挽救明朝做出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到了平反,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忠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左光斗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左光

  • 慈禧如何从秀女变身成为声名显赫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在咸丰元年被选中秀女,在咸丰二年的时候入宫封为兰贵人,还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其实一开始慈禧就是个普通的嫔妃,也没怎么接触到政治大权,但是呢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加之内忧外患,咸丰帝也无心贪恋政治,逐渐变得懒惰。慈禧因为书法写的很好,加之又受到咸丰帝的宠爱,所以咸丰帝就经常

  • 揭秘年羹尧位极人臣 一个什么字让他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他有良好的家世,他是年轻的省级高官,他的皇亲国戚,真可谓是要钱有钱,要全有权,春风得意,可就在这春风得意时一个词让他跌落云端,省级高官被罢免,皇亲国戚成了过眼云烟,自己的性命没能保住也就算了,可惜还连累了自己的子孙,走的走,散的散,好不凄凉。这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他是官宦世家,妹妹嫁给了皇子为侧福晋

  • 法正和诸葛亮关系: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法正说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自问世以来,因为内容丰富历史性强,在民间的流传很是广泛。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魏国、蜀汉和吴国三国鼎立时期发生的故事,虽然着重描写战争,强调人的忠义,但是主要还是刻画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英雄人物。法正就

  • 大贪官和珅轶事 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恩科会试,官拜左都御史的山东诸城人窦光鼐任正主考。两位副主考,一个叫瑚图礼,一个叫刘跃云,资历都很浅,所以一切皆由窦老先生作主。放榜之后,浙江的王以鋙名列榜首,即为会元,而第二名则是他的兄长王以衔。兄弟联名高居前列,一时众议哗然。网络配图当政的大学士和珅,因窦光鼐爱揭其阴

  •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08年,于公元前299年成为赵王,继位赵国的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前任赵武灵王就委任肥义为赵国相国,辅佐赵惠文王。网络配图赵惠文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是那个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就是他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赵惠文王能够继位,多亏了父亲能够退位让贤啊,是的,你没有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