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贫农出身的王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臣巅峰的?

贫农出身的王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臣巅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1/16 19:51:12

莽,字巨君,家庭出身:贫农之家。他之所以能“农转非”,是因为他混迹官场后,上演的“三管齐下”。

“第一管”是指他的脾气性格,两个字:恭俭。恭就是恭敬,俭就是节俭。王莽之所以会有这样好的脾性,全拜他的父亲王曼所赐。其父王曼是汉成帝的生母王政君的异母弟弟。王曼在王政君这个山头还没起来时就死了,等到王政君做了皇太后四处封侯的时候,当然没有王曼的份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莽还有个大哥,和他爹一样早早地蹬腿见阎王了,所以王莽家就剩下了两个寡妇和一个小屁孩。虽然身为贵族,但是处于贵族的末端,小屁孩王莽早早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贫寒,知道“折节为恭俭”。这是王家其他“富二代”所没有经历过的,也是王莽独具的优势。

“第二管”是指他的政治眼光,两个字:敏锐。作为一个家底不硬的贵族,青春期的王莽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裙带关系上,谋职大队中的黄牛票还要靠自己争取才行。因此,王莽勤勤恳恳地在学而优则仕的大道上做出努力。

孔圣人教育自己门下的后人们,要将入世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按照孔夫子的要求,合格的儒生都应该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身在青春期的王莽当然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这种思想穿了他的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年以后的王莽爱表现,爱出头,他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想要拯救世界的决心,都是受孔圣人这种思想的影响。王莽成年之后,时时刻刻以谦谦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刻意与自己的王家同辈兄弟拉开距离。

尽管王莽此后生涯中的政治表演虚假成分过多,但是比同时代的“小人儒们”好多了。王莽一边为自己树立好形象,一边观望着自己在谋职大队中所处的位置。

“第三管”是指他的政治手段,两个字:隐忍。就这样,深谙厚黑学精髓的王莽,经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一举铲掉对手,为自己的仕途迎来了一马平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做了两件事,震动朝野。

第一,主动让位——辞职告老“乞骸骨”。

第二,主动让贤——推荐王莽接自己的大司马之位。

汉成帝很快便批准了王根这两个请求。

至此,王莽摇身一变,成了朝中的大司马,成了一号权臣。这一年,王莽才三十八岁,便爬到了身为人臣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冷面铁血四阿哥的唯一信赖 追风少年十三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清史的朋友,甚至看过一点清宫剧的观众都知道,雍正皇帝即位前后,在朝堂上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造成这种压力的,既有八贤王胤禩,也有大将军王胤禵。至少在某一个历史时刻,这两位阿哥的呼声都曾盖过四阿哥。为了对抗这种巨大的压力,四爷表面上归去来兮,暗地里却不得不组建自己的政治联盟。网络配图隆科多、年羹尧

  • 孝庄身边神秘女苏麻喇姑:不吃药终年不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死后葬于孝庄太后昭西陵东,现地面建筑已无存,只剩一个宝顶尚在。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

  • 东吴重臣张昭满腹治国之道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成年后曾经被举孝廉,但是张昭拒绝了。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也被张昭拒绝了。陶谦认为张昭这样做是看不起自己,于是将张昭囚禁,后被好友赵昱所救。尽管如此,在陶谦死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悼文。可见,张昭的人品还是很好的。图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为了挽救明朝做出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到了平反,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忠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左光斗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左光

  • 慈禧如何从秀女变身成为声名显赫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在咸丰元年被选中秀女,在咸丰二年的时候入宫封为兰贵人,还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其实一开始慈禧就是个普通的嫔妃,也没怎么接触到政治大权,但是呢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加之内忧外患,咸丰帝也无心贪恋政治,逐渐变得懒惰。慈禧因为书法写的很好,加之又受到咸丰帝的宠爱,所以咸丰帝就经常

  • 揭秘年羹尧位极人臣 一个什么字让他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他有良好的家世,他是年轻的省级高官,他的皇亲国戚,真可谓是要钱有钱,要全有权,春风得意,可就在这春风得意时一个词让他跌落云端,省级高官被罢免,皇亲国戚成了过眼云烟,自己的性命没能保住也就算了,可惜还连累了自己的子孙,走的走,散的散,好不凄凉。这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他是官宦世家,妹妹嫁给了皇子为侧福晋

  • 法正和诸葛亮关系: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法正说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自问世以来,因为内容丰富历史性强,在民间的流传很是广泛。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魏国、蜀汉和吴国三国鼎立时期发生的故事,虽然着重描写战争,强调人的忠义,但是主要还是刻画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英雄人物。法正就

  • 大贪官和珅轶事 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恩科会试,官拜左都御史的山东诸城人窦光鼐任正主考。两位副主考,一个叫瑚图礼,一个叫刘跃云,资历都很浅,所以一切皆由窦老先生作主。放榜之后,浙江的王以鋙名列榜首,即为会元,而第二名则是他的兄长王以衔。兄弟联名高居前列,一时众议哗然。网络配图当政的大学士和珅,因窦光鼐爱揭其阴

  •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08年,于公元前299年成为赵王,继位赵国的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前任赵武灵王就委任肥义为赵国相国,辅佐赵惠文王。网络配图赵惠文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是那个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就是他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赵惠文王能够继位,多亏了父亲能够退位让贤啊,是的,你没有看错

  •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义兄弟!差点成国王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法相学有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626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想要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带着这样宏伟的愿望,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之路。当时的唐朝,国界还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