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失德于民的晋灵公最后被谁所杀身亡?

揭秘失德于民的晋灵公最后被谁所杀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21 更新时间:2023/12/21 21:56:01

晋灵公年幼由母亲拼命支持得以上位,成年后渐渐显露残暴本性。晋灵公喜好奢华,把宫殿修建得华丽无比。他这样耗费了国家财力又给工匠们增加了繁重的劳动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自己要住得奢侈,连饮食上也挑剔苛刻。据传有一位厨师不小心没把菜肴做好,晋灵公立即下令杀死,并且叫宫女们把厨师尸体扔进竹篓里丢掉。这恶行恰巧被赵盾看到。

晋灵公如此残忍一点都没有一国之君应有的道义和仁德。同时他还在民间搜刮豪财,又对百姓课以重税,给晋国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在个人德行上晋灵公除了骄奢残暴外还喜好养狗,并且宠信奸臣屠岸贾。屠岸贾为迎合晋灵公,常常在晋灵公面前夸赞狗的美德,由此纵容国君养狗。晋灵公甚至下令谁对狗不敬就剁谁手脚。因此造成晋国恶狗横行而民不敢言的局面。

赵盾对晋灵公多次劝阻,引起晋灵公的仇恨,私底下派人刺死赵盾。赵盾是国家老臣,在晋国很得人心。而晋灵公却作恶无德引起公愤。晋灵公刺杀赵盾不成又故意设宴想趁机谋害赵盾。被赵盾的亲信得知,及时相救侥幸逃生。赵盾逃离后,并没有离开晋国。赵穿领兵在桃园突然袭击杀死了晋灵公和他的宠臣屠岸贾。

晋灵公失德于民豪无仁义,恶行太多因而最终被赵穿杀死。赵穿杀死了魂君后接回赵盾,他们拥立了另一个晋室子继承王位。

晋灵公是被谁杀死的

晋灵公是晋朝的国君,是重耳的孙子晋文公去世,晋襄公接任。晋襄公去世后,大臣们商议拥护年长的王室做君王。赵衰的儿子赵盾,以及同辈赵穿主张拥立公子雍。晋国另一派贾季主张拥护公子乐。他们分别都去寻找合适的王位继承人,赵盾后来把贾季和公子乐都杀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正当公子雍由秦兵护送回晋时,太子夷皋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太子日日在朝堂哭诉,诉说着先帝之托,请求赵盾勿忘先帝。赵盾害怕太子母亲,只好派兵阻拦公子雍回到晋国。

于是夷皋接任了王位,称为晋灵公。晋灵公年幼还没有什么恶行,等到长大后却开始荒淫无度,纵情声色,一点君王该有的贤明礼仪都没有。晋灵公滥杀无辜,常常拿百姓取乐,又仗着自己的权力随意虐杀身边的仆从。他还为了自己的奢侈生活对百姓赋以重税,因此晋国百姓怨声载道。

晋灵公还喜欢养宠物狗,常常放狗咬人,还下令全国都得重视。因此狗在集市猖狂,常常食用百姓食物而无人敢制止。

赵盾和随会商量一起去劝阻晋灵公。赵盾想进宫殿劝阻,竟然被晋灵公恶狗阻挡。晋灵公非得没有改正错误还因此对赵盾起了杀心。先是故意派杀手去刺杀,谁想到派去的杀手看到赵盾忠于晋国,被赵盾感动,选择自己自杀而拒绝伤害赵盾。晋灵公又刻意设宴请赵盾参加,想借此机会杀死赵盾,最后赵盾侥幸逃脱。赵盾于是躲藏了起来,但是并没有离开晋国。赵盾的堂兄弟赵穿于是领兵在桃园之战中杀死了晋灵公救回赵盾。

晋灵公不君

古代一部按年份编著的著作,里面有一篇文章描写了晋灵公不君的故事。文章从儒家观点阐述,通过揭示暴君不得民心的下场,指出统治者应该用仁义礼德信等来治理国家应该远离荒淫骄奢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晋灵公成年后用搜刮百姓的钱财来装饰自己的宫殿,又对仆人随意残杀,残暴无度,喜好玩弄百姓,以弹弓射人观看被戏弄者的反应。晋灵公喜养狗,奸臣就以狗来迎合晋灵公。他还直接下令,对狗阻拦者,剁手脚。一时间,狗横行晋国街市,常直接掳食猪肉,羊肉,吃不完就拖回主人府内。对于这些荒唐举动,大臣们看不下去。忠良之臣努力劝说晋灵公改掉这些坏病。晋灵公反而心生杀念,对劝阻之臣谋害。

由于晋灵公任命的刺客不忍害忠良而自尽,这个故事一时还成了当时美闻。这个被谋害对象就是晋国老臣赵盾。晋灵公又宴请赵盾欲酒席之间杀害,谁料曾被赵盾救难过的一个随从出来报答赵盾,拼死保护赵盾。

赵盾逃脱晋灵公追杀,他的堂兄赵穿得知情况后决意为民弑君。赵穿先是故意上奏请晋灵公普选天下美女,晋灵公果然贪恋美色,选得美女后日日游玩,在桃园与美女们玩乐的时候,被赵穿带兵杀之。为什么赵穿弑君能够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赵盾在晋国颇有威望,而晋灵公早已失去人心,因此赵穿弑君并没有被指责。

后来晋国董狐却说是赵盾杀了君主,认为赵盾身为晋国忠臣并没离开晋国却也没有讨伐叛贼,不是赵盾主谋吗? 赵盾无奈,只得默默承受这个罪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一国之君晋灵公好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国邹忌下场,荀息为了说服晋灵公,晋灵公的儿子

    每个人都有爱好,晋灵公作为历史一大名人,也有一个爱好,也是当今人们很常见的爱好_好玩狗但是晋灵公是谁呀,一国国君啊,他有钱,也有人,于是专门给狗修了屋子,已经不像是把狗当成宠物了,俨然当成了另一个自己,在吃穿方面也朝自己看齐,给狗专门缝制绣花的衣服。图片来源于网络晋灵公这么喜欢狗,臣子为了讨他欢心自

  • 一代女中豪杰的巾帼英雄周秀英为何被凌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巾帼英雄有谁,历史上四大巾帼英雄,巾帼四大女将是哪四个

    小刀会周秀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女首领,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人,是周立春的女儿。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发动武装抗粮运动,并于同年9月击退了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的进攻。图片来源于网络小刀会周秀英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英雄,是一代女中豪杰。她自幼习武,精于刀法,为人仗义,善于同恶势力作斗争。

  • 洪秀全三天两头写歪诗 驾驭治理女人的攻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罗大伦女性养生三法宝,歪诗绝句,道广论的明妃三十种双修方法

    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福贵被俘后供述:“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九岁时就给我四个妻子。”网络配图洪天福贵为什么说他娘是“第二个”赖氏呢?原来,洪秀全自称“太阳”,称其嫔妃“月亮”。洪秀全诡称曾娶天帝之女为妻,或许是梦中苟合吧,于是

  •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他为什么没请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顾茅庐诸葛亮的诗,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谁,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去请那个诸葛亮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战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只得投靠刘表。而曹操为了得到服务于刘备的谋士徐庶,就偷偷地控制了徐庶的母亲,并称其母重病,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得知自己此行将难以返还,就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并要求刘备亲自前往请见。于是就有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这段小说中生动演绎

  • 揭秘宋仁宗经常被“喷”真的是因为懦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仁宗盛治隐患,宋仁宗的缺点,宋仁宗脾气

    宋朝皇帝里,有能武的,如宋太祖赵匡胤,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军州,是典型的东方不败;有能文的,如宋徽宗赵佶,画画写字弹琴唱歌,样样精通,成为文人心里的男神。在这些皇帝里,宋仁宗缺乏赵匡胤的杀伐决断;也缺乏宋徽宗的文采风流。甚至可以说,他显得很娘,有点小女生气质。由于缺少脾气,还常常成为大臣们的痰盂。史书记

  • 揭秘三国诸葛亮为什么非要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几天,马谡为什么守不住街亭,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梁元帝萧绎:跟糟糠之妻尸体离婚的独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糟糠之妻,南朝梁元帝萧绎,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2]),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出生于天监七年(508年),当时父亲萧衍已经做了六年皇帝。生于帝王之家,萧绎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才华也

  • 李世民欲杀武媚娘遭高人阻止背后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只封武媚娘才人,李治临死前对武媚娘,李世民为什么没杀了武媚娘

    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兴”,此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开始李世民是深信不疑,但当时的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局面,便也慢慢的淡忘了“武代李兴”的谣言。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李

  • 对外族最有骨气的王朝大明朝宁死都不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为什么不扩张领土,历史上最没有骨气的王朝,明朝灭亡时皇族有多少人

    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实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亦毫无愧色!网络配图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们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

  • 少数民族将领杜文秀是否叛国争论不休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少数民族将领,李秀成是民族英雄吗,杜文秀

    杜文秀简介记载他号百香、字云焕、又名杨秀。道光三年出生于云南永昌保山县一个杨姓家庭。在10岁后过继给姨妈,改姓杜,更名为杜文秀。自幼好学13岁通晓儒家典籍,17岁考中秀才。16岁补廪膳生员道光十五年以代表身份上京上控“保山惨案”制造者,但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发生的聚团杀回事件,让杜文秀在蒙化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