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晚年到底是什么样的 乾隆昏庸到什么地步

乾隆晚年到底是什么样的 乾隆昏庸到什么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78 更新时间:2024/1/16 0:45:28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晚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世纪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六十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高寿八十九岁。

乾隆皇帝在爷爷康熙、父亲雍正为自己打下的基础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社会经济发展,平定边疆地区叛乱,完善对西藏的统治,尤其是将新疆纳入到中国版图之中,奠定近代以来中国的版图区域。

乾隆作为年号,寓意是“天道昌隆”,而清朝的巅峰确实在乾隆皇帝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也做出很大的历史功绩。历史上有明君晚年昏聩的例子有不少,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皇帝,在乾隆皇帝晚年,也不可避免地做出昏庸之事,导致乾隆晚期吏治败坏,农民多次起义,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界拉开差距,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黑暗埋下伏笔。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乾隆皇帝晚年的昏庸事情:

第一件:盲目自大、落后挨打

乾隆皇帝是在公元1735年继位的,而此时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才仅仅三岁,在乾隆皇帝执掌大清朝二十年后,同时期的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反观清朝,中国的老百姓还处于手工制作产品阶段,与英国的纺纱机、蒸汽机相比已经呈现出落后的态势。但清朝的统治者,主要是乾隆皇帝,面对世界发生的巨变没有任何触动,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别人视为蛮夷。

公元1793年,这一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遣使团访问清朝,以使团形式访问他国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英方使臣却不仅仅是来为乾隆皇帝祝寿,他们还带着不为人知的目的--打探清朝的内部虚实,想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为英国开拓新的市场。

英使马嘎尔尼带着“日不落帝国”的使团成员从广州口岸登陆,随后乘坐车马沿途北上前往京城,这是乾隆第一次与英国接触,当然也是清朝和英国的首次会晤。

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委托马嘎尔尼带给乾隆皇帝一封国书,经过翻译后呈给乾隆的国书内容味道全变了,翻译后的国书内容极尽阿谀奉承之词,这让乾隆皇帝有些飘飘然。

显然,问题出在翻译人员身上,并没有保持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语言严谨程度。

英国使者不愿以三拜九叩之礼来拜见乾隆皇帝,但在清朝人脑海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是来为皇帝贺寿,就应该以进贡者的身份。

英国与清朝的首次外交以失败告终,而英国使者也摸清了清朝的虚实。

在乾隆晚年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增长到三亿,这是前所未有的巅峰,但在那时,中国人主要是以红薯作为主食,这是乾隆盛世晚期的真实写照。

公元1799年2月,乾隆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同年12月,美利坚合众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去世,同一时期的两位最高统治者,留给后世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乾隆皇帝去世仅仅四十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割地赔款、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

第二件:宠信纵容和珅

乾隆皇帝时期,清朝出了历史上的巨贪和珅。由于和珅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官职一路上升,并且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让和珅的权势更加一手遮天。

和珅背后有乾隆皇帝作为靠山,大肆收受贿赂,史书记载,和珅位高权重,每天到他家中送礼行贿的人络绎不绝,即使是和珅府中小小看门的都会额外收到很多钱,和珅家财万贯与收受贿赂关系巨大。

和珅敛财的方式花样繁多,主要是依靠手中的权,而权当然是来自乾隆皇帝的赏赐和信任。和珅善于利用职务来顺手牵羊,比如乾隆四十三年,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他在这里捞钱的方法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利用手中权力减免外地官员或者客商的税钱,从中得到大量好处;二是用皇帝的名义变卖查抄家产中的物件。

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整个庆典需要购置的物品全部都是和珅负责采买,其中一半的钱财都落入和珅自己的口袋。

用治理贪污来敛财又是和珅的另一个手段,比如乾隆四十五年,云贵总都督李侍被人揭发贪污,乾隆皇帝诏命和珅等人前去查办。和珅通过严刑逼供的方式从李侍尧的管家打开缺口,迅速摸清所有涉案受贿行贿人员,但在最终的结果中,李侍尧被处决,而行贿受贿的官员则被保全,和珅收到李侍尧同党送的大量财产,除此之外还有乾隆皇帝的赏赐。

公元1799年,在乾隆皇帝死后仅仅十五天,嘉靖皇帝就论罪赐死和珅。对和珅家产进行抄没统计后发现,和珅一家的财富就相当于当时清朝十年的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和珅在乾隆皇帝的宠信下,聚敛多少民脂民膏。

第三件:大兴文字狱

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文字狱现象,从朝代上说,以清朝最为严重,而在清朝历代帝王细分,则是顺治皇帝和乾隆皇帝时期最甚。

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文字狱达到130多次,并且每件都判罚极重,一般都是死刑。

在乾隆皇帝初登大位时,曾经为避免发生文字狱现象而采取过很好的措施,当时人们称道乾隆皇帝“为政以宽缓”。

后来,乾隆皇帝重新兴起文字狱,先是要求各地自觉上交违禁书籍,在京城进行集中统一销毁,随后派出专人到全国各地进行查访禁书,一旦查到就呈给翰林院审查,在固定时间会报告给乾隆,然后进行销毁。

据统计,在乾隆39年到乾隆47年之间,乾隆皇帝下令焚毁书籍24次,共计13862部。还不仅如此,在乾隆皇帝晚年,他还焚毁古文典籍三千多种,达到六万多卷。乾隆皇帝的焚书行为是对天下士子和文化典籍的巨大打击。

结语

除去以上内容,乾隆皇帝晚年时自得意满,自封为“十全老人”,庆祝登基称帝五十年,在紫禁城中摆下“千叟宴”,乾隆皇帝晚年时好大喜功,讲究排场,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多次南巡耗资巨大,从康熙、雍正、乾隆前期积累起来的国库银两全部被挥霍一空。

在乾隆皇帝在晚年做出过很多不符合“乾隆盛世”的决定,也与乾隆皇帝“圣帝明君”身份不相适应,这些都算是乾隆晚年的昏庸之举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古代美男潘安,为什么会被灭三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潘安。潘安虽然在人品上谈不上多高,但是他对爱情还是很忠贞的。他在12岁的时候就与自己的发妻杨氏结婚,一辈子都很恩爱,双方都没有什么不忠行为,想来他的妻子杨氏也是一位美女了。等到他的妻子先他而去世的时候,他为此悲伤不已,还写了文章来纪念她,并且从此终身不娶。说起中

  • 邓艾伐蜀时,蜀汉派兵迎敌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邓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绵竹之战是蜀汉灭亡前的最后一战,在此之前,魏国镇西将军钟会的14万伐蜀主力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已有退兵之意,而钟会一旦退兵则意味着魏国伐蜀之战的失败。但没想到的是,起初极力反对伐蜀的邓艾(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却带着2万士卒绕过

  • 雍正时期李卫享受万般恩宠 乾隆上位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李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卫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康熙帝时崭露头角,雍正帝时大放异彩,乾隆帝时幸运收场。除此之外,李卫一生至少两次赢在起跑线上。初登仕途、崭露头角康熙二十七年第一天的午时,李卫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大沙河镇,在清朝时期叫江南铜山。李卫的家境是相对富

  • 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看看他的天真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157年,一代仁君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看着手操天下权柄的皇帝哥哥,梁王刘武心里五味陈杂。刘启的爹是他爹,刘启的妈是他妈,同胞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但,皇帝只有一个,怪只怪你刘武出生晚了那么点。

  •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隆元年,相王李旦得到了一个目瞪口呆的消息。他的三儿子李隆基,竟然带着为数并不算多的士兵发动宫变。更为神奇的是,李隆基的才25岁,也没有多少经验,居然就这么一战功成,将皇位奉送到他的父亲李旦面前。李旦和哥哥李

  • 努尔哈赤被满清视为开创之君,他是否对得起这份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我们都会追溯到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代。然而实际上,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当年建立的是后金,充其量是一个后金大汉。直到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手里,才将国号改为“清”。但从努

  • 宋理宗赵昀是什么结局?他登基之后的南宋时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理宗赵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理宗是是南宋的皇帝,从宋宁宗手上接管过江山之后,朝堂的势力依旧由当时的权臣史弥远掌控着,这对于当时的宋理宗来说,无疑就是有苦说不出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憎恨史弥远,但是又不能拿他怎么办,直到史弥远死了之后,宋理宗才将朝堂的势力揽

  • 雍正对农业到底有多重视 雍正每年都会举行耕精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雍正和农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农业为根本,大力提高国民生产收入,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雍正始终贯彻不移的一条治国方针。为了使这一方针顺利实施,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官吏必须起表率作用。雍正要求自己本人也不能例外,也要每年定期下到田间地头,亲自扶犁耕地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电视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培公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

  • 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秦朝宰相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胡亥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