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方朔:一位写自荐书向汉武帝要官的奇人!

东方朔:一位写自荐书向汉武帝要官的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4/1/22 1:57:50

智圣东方朔焔故事:汉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史记?滑稽列传》中这样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也就是说,东方朔给汉武帝的上书,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在这份篇幅之长可谓空前绝后的自我推荐书中,东方朔大言不惭地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文武兼备、才貌双全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的这番个人简介,《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汉武帝还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之为奇才。这次人才“海选”活动,汉武帝大浪淘沙地淘到两大宝贝:一个是董仲舒,另一个是东方朔。不过,汉武帝虽然很喜欢东方朔,但对他的使用还是很有分寸的,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像样的治国之道。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

网络配图

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东方朔觉得自己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东方朔下决心自己提拔自己!这时,正好有一班宫中乐人侏儒们从他身边经过,东方朔便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一点用处也没有,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侏儒们吓得号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要觉得咱没用,就让咱滚蛋,别糟蹋京城的粮食了。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待遇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这就是着名的东方朔“长安索米”的故事,很能代表东方朔滑稽的风格。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史记》和《汉书》中对东方朔都有记载。他在武帝朝中,只做过侍郎、太中大夫一类的小官。他的行为不羁,例如饭后把吃剩下来的肉拿去,弄脏衣服,以所赐钱帛娶少女,过了一年又娶他妇。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未予重用。《史记?滑稽列传》、《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谏、诙谐劝谕的独特风格。由于坊间长久以来敬佩东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渊博的学识,就把他誉为智圣,捧为岁星、桃仙子、滑稽大师、知识之星,后人推崇他为笑话、相声、谜语、占卜、俗文学的祖师爷。

东方朔是当时有名的无敌辩才。据说其时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武帝得知后,就斋居七天,派了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之。他们果然得到了仙酒,就带回来给武帝喝。武帝未喝之前,东方朔就偷偷地喝光了。于是武帝大怒,下令推东方朔出去斩首。东方朔就说:“假如酒有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要是没有灵验,这酒有什么用呢?”武帝想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笑着把他放了。

网络配图

东方朔敢于向皇上秉义直言,曾多次巧妙地进谏。东方朔在当太中大夫时,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这昭平君是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事儿,所以隆虑公主很不放心。在病重临终前,她拿出金千斤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

果然,昭平君自母亲死后,更加骄横,竟然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按汉代法律,应是杀人偿命,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因为隆虑公主曾为他预赎过死罪,而且皇上也是同意了的。于是将此事奏请武帝,由他亲自裁夺。武帝说:“我妹妹已故,只有这么个儿子,死前,又嘱托过我。”讲到这里,他泪流满面,叹息良久。又说:“但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妹妹而违反先帝的法令,否则,我有什么面孔进高庙见祖先?何况还要辜负天下万民。”于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平君。斩了昭平君后,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为之伤心。

此时,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骨肉。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没说什么,就起身进入宫内。

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我之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是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我不知忌讳,罪该死。”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以前,东方朔曾喝醉了酒,闯入宫殿,而且在宫殿中小便,宫中值巡发现了,弹劾他大不敬。武帝就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现在,通过这件事,武帝又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并且还赏给他一百匹帛。

东方朔还是讲故事的高手,而且能寓教于乐。在朝廷里,总有些既贪利又贪色的官吏,于是东方朔就讲了个故事嘲讽他们。他说:“世上万事万物极其微小的,莫过于蝼蚁蚊虫这一类东西了,然而听它们互相辩论,所言也很有道理。有一天,蚂蚁炫耀说:‘我们虽微小,但我们出入有群臣之仪,发现死了的可食的虫子,又能一块儿分享,有忠孝的美德。”苍蝇不服气,争辩说:“你们不如我们享福,不管公家、私家,只要开筵摆席,我们都能登堂入室,光临他们的饭桌,品尝他们的美味,饮用他们的酒水,这是我们的长处。”蚊子听了他们的话,十分不以为然,说:“你们都不如我活得潇洒快活。那些美人居住的香阁兰房,到了深夜烛灭的时候,我们就飞到她的纱帐之内,停在美人的玉体上,聚集在美人的酥胸上,选择香软美嫩的地方叮咬。如此美事,你们可曾享受?”蚂蚁和苍蝇听后都自愧不及,双双不服气地说:“看你嘴巴细细尖尖,却如此好色。”

网络配图

东方朔颇有文学才华,代表作是赋体散文《答客难》。这是一篇自嘲之作,作者虚设了以为“客”的诘难:你好学乐道,博闻辩智,可为官几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是否道德行为方面有什么不足呢?东方朔回答客人的诘难,用历史上贤能之士怀才不遇的事实,说明位卑职微,并不是因为没有才能或者道德有缺陷,而事实是德才兼备的人不被重用。因此,自己位置卑微,恰恰是道德完备的表现。《答客难》直抒胸臆,说理透彻,富有文采,是散文赋一篇佳作。它还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扬雄有《解嘲》,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

东方朔一生着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倍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山东德州近郊的陵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晚晴名臣左宗棠家里到底有多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咸丰皇帝以后,清朝便摇摇欲坠,列强虎视眈眈,内部农民反抗不断,清朝之所以能坚持270多年,不是慈禧领导英明,而且朝中有四大力挽狂澜之人,他们被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曾国藩,他打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 唐中宗李显的悲惨一生:儿子造反妻女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在位期间,除了任用酷吏、宠养内侍之外,最令人垢病的是在确定皇位继承权上的摇摆不定,先是把儿子由皇帝降成皇太子,又想把李家开下改成武姓,以致于她的侄子武三思也眼巴巴地等着继承皇位,还曾把儿子赐姓武。不过虽然闹来闹去,估计也没有人真正相信她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你既然是李家的媳妇,就已经打下了李

  • 武则天之前就有一个女皇帝?她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改国号临朝称制的女皇帝,她的事迹无人超越。其实,在武则天称帝前三十七年,就有一个女人在江南称帝,而且与武则天渊源颇深,女子临死前说武则天“义妹不义”。这个女人就是陈硕真。陈硕真是睦州人(今浙江省),出身贫苦,父母双亡,从小和妹妹相依为命。后来妹妹被人收养,陈硕真就在一家富商家

  • 明朝最英明皇帝 为何要终结20年的航海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其统治的10年时间内,明朝在各方面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仁宣盛世。但是这位英明的皇帝也做了两件看似不应该是明君所为的事情,第一是放弃了其祖父辛辛苦苦征服的越南地区,第二就是终结了中国长达20年的大航海时代。在其祖父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中国进

  • 揭秘: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司马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肯迁都而选择吊死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国之势。国家社稷危在旦夕,如果此时崇祯皇帝权衡利弊,当机立断,迁

  • 和珅惊人贪污背后:因清朝执法不一导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有清一代,乾隆朝官吏贪墨之风尤盛,其时,不仅案件多发,婪赃巨大;据统计和珅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十五年财政收入。尽管乾隆帝屡兴大狱,而贪风愈盛,其原因为清政府执政过程中执法不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

  • 历朝皇帝嫔妃数量:唐玄宗竟然达到了四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皇帝的后妃数量,民间一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但这只是一种泛泛的说法。那么,一个皇帝究竟有多少位妻妾呢?不同的皇帝所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拿隋炀帝来说,这家伙的生活可谓是荒淫糜烂,后宫里有5000美女。但是他仍是不满足,认为自己是堂堂一国之君,区区5000美女哪能配得上自己的身份?于是

  • 吕布胆大包天:为何敢动老大的女人貂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与貂蝉的女儿,吕布为什么不去找貂蝉,吕布戏貂蝉

    东汉末年,吕布是董卓很信任的部将,二人情同父子。不过不久,二人就发生了极其不友好的现象,那就是董卓曾经用兵器投掷吕布,而且吕布差一点受了伤。于是吕布投奔司徒王允的门下,最后把董卓给害了。三国志里对这一段历史讲的比较笼统: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

  • 宋太宗之死: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