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司马睿

揭秘: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司马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3/12/12 14:49:25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

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始受封为南安亭侯。

轶事典故

网络配图

曹魏时期,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叫《玄石图》,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司马懿又请星象家管辂占卜子孙运势,管辂占卜的结果与《玄石图》不差毫厘。司马懿不解何意。后来他位居太傅之职,权倾天下。他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的,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勋。司马懿忽有所触,想起“牛继马后”的预言,心里十分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司马懿自此以为,牛金已死,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福贵了,殊不知世事难以预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夏侯氏人很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也叫牛金的一个小吏勾搭成奸,后生下了司马睿。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儿子。只是因为有“牛继马后”的传言,导致了战将牛金被冤杀。后人遂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贽,就直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

“牛继马后”,即是指司马睿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马氏继承帝位。历史文献有多记载,除了《晋书》和《魏书》,《鹤林玉露》《容斋随笔》《宾退录》等书也有相关描述。

网络图片

司马睿能当上皇帝,主要在于王导、王敦等人的包装和谋划。司马睿初到建邺时,由于缺乏威望,吴人没把他当咸菜。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人来拜访,这让他感到很尴尬和失望,索性“以酒废事”。在王导的劝谏下,司马睿才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为了提升司马睿的人气指数,王导和堂兄王敦利用三月三民间集会之机,与其他社会名流毕恭毕敬地骑马跟在司马睿的身后,以反衬司马睿的崇高地位。江东世家大族的头面人物纪瞻、颇荣等人看到这种阵势后,无不对司马睿望风归服。鉴于王导王敦兄弟的鼎立支持,司马睿不仅给他们高官厚禄,还要和他们一起面南背北治理国家,“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即源于此。

王导被疏远后,尚能保持平常心,但王敦却不那么痛快。在他看来,司马睿能当上皇帝,东晋能够偏安江南,王氏兄弟功劳系于一半。大兴三年(320),王敦上疏,为王导“顷见疏外”发表不满,并请司马睿回忆当年所说的“吾与卿及茂弘(王导)当管鲍之交”,言外之意就是指责司马睿言而无信,过河拆桥。这道奏疏到了朝廷,被王导退了回去,而王敦却再次派人送交司马睿。司马睿看到这份奏疏什么心情,史籍中没有记载;但一个臣子公开说自己的不是,司马睿心里的那份郁闷和窝火是免不了的,于是“帝愈忌惮之”。不久,司马睿便“以刘隗为镇北将军,戴若思为征西将军,悉发扬州奴为兵,外以讨胡,实御敦也”。

王敦是个聪明人,不难看出司马睿此举的别有用心。然而,北伐名将祖逖等人的存在,让王敦自知不是对手,所以一直没敢动手。大兴四年(321)九月,祖逖病逝,王敦自认为天下无敌,起兵对抗朝廷的计划也随之提上了日程。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再次上疏,并在武昌起兵叛乱,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在奏疏中,王敦还以“隗首朝悬,诸军夕退”,来威胁司马睿就范。王敦兵至芜湖时,又上表大谈刁协的罪状,让司马睿杀掉刁协。王敦甚至还提出,如不按照他的意思办,就像伊尹幽禁商太宗太甲那样,让司马睿以此改过自省,重新做人。司马睿“大怒”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网络配图

生气归生气,但王敦实力不容小觑,为此,司马睿又开始笼络王导。永昌元年(322)三月,司马睿以王导为前锋大都督,自己亲率军队迎战,急招戴渊、刘隗前来救援。然而,关键时刻,守城将周札开门投降,王敦兵不血刃就打进了石头城。司马睿忙命刁协、刘隗、戴渊等人夺回石头城,但均遭大败。戴渊、刁协被杀,刘隗投奔石勒,司马睿一败涂地,“官省奔散,惟有侍中二人侍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肯迁都而选择吊死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国之势。国家社稷危在旦夕,如果此时崇祯皇帝权衡利弊,当机立断,迁

  • 和珅惊人贪污背后:因清朝执法不一导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有清一代,乾隆朝官吏贪墨之风尤盛,其时,不仅案件多发,婪赃巨大;据统计和珅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十五年财政收入。尽管乾隆帝屡兴大狱,而贪风愈盛,其原因为清政府执政过程中执法不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

  • 历朝皇帝嫔妃数量:唐玄宗竟然达到了四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皇帝的后妃数量,民间一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但这只是一种泛泛的说法。那么,一个皇帝究竟有多少位妻妾呢?不同的皇帝所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拿隋炀帝来说,这家伙的生活可谓是荒淫糜烂,后宫里有5000美女。但是他仍是不满足,认为自己是堂堂一国之君,区区5000美女哪能配得上自己的身份?于是

  • 吕布胆大包天:为何敢动老大的女人貂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与貂蝉的女儿,吕布为什么不去找貂蝉,吕布戏貂蝉

    东汉末年,吕布是董卓很信任的部将,二人情同父子。不过不久,二人就发生了极其不友好的现象,那就是董卓曾经用兵器投掷吕布,而且吕布差一点受了伤。于是吕布投奔司徒王允的门下,最后把董卓给害了。三国志里对这一段历史讲的比较笼统: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

  • 宋太宗之死: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

  • 他是康熙首辅 却因大地震闹得人人喊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十八年地震,清朝历任首辅大臣,康熙菏泽地震记载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一带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根据一本叫做《白茅堂集》的书记载:七月二十八日庚申时加辛巳京师地大震,声从西北来,内外城官宦军民死不计其数,大臣重伤。······是日黄沙冲空,德胜门内涌黄流,天坛旁裂出黑水,古北口山裂,大震之后,昼夜长动。北京城里也深受地震之苦,顺承、德胜

  • 史上最变态皇帝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攻打南唐李煜的理由,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赵匡胤李煜赵光义李煜

    头号变态人物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早年的赵光义曾和哥哥一起东征西讨出生入死,打虎还是亲兄弟,五代十国的“小老虎”们被兄弟二人打死的打死,打趴下的打趴下,南唐就是其中之一。975年,李煜率领他的亲属官员一共四十多人,肉袒到城外投降。“肉袒”就是脱去上衣,露出肢体,这是古时候在祭祀和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恐的一

  • 为了让妹妹嫁个皇帝他竟然这样做这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我竟然截胡了皇帝的老婆,皇帝娶了自己妹妹,皇帝的亲妹妹怎么称呼

    一直以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考古学系统的完善和重视,使埋藏于地下的历史痕迹不断的显现出来,从先前的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到15年大冶铜绿山四方塘的发掘,直至最近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无一不是震撼人心的。我们在一边感叹古人无穷智慧的同时,不禁会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最近刚发现的南昌西汉古墓

  • 赵云只身救阿斗 可为何还是不受刘备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救阿斗是哪一集,历史上赵云救过阿斗吗,阿斗为什么扶不起

    说起赵云赵子龙,就想起《三国演义》中忠肝义胆的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白马银枪的大将赵云,自然是受万人敬仰的。可与关羽张飞,与诸葛亮,姜维想比,自然是不受宠的。就算救回来阿斗,也是得不到重用。死后才得到追封。这是为何呢?网络配图赵云的身世不好,提及赵子龙就想起常山赵子龙,他是一个普通的民壮,是从普通百

  • 雍正皇帝如何在九龙夺嫡中最终能胜出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雍正夺位是真的吗,雍正九子夺嫡胜出真相

    雍正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一直是个谜题。从他继位那天开始,到现在争论都没有停。有很多学者认为雍正登基并非是合法继位,那么关于雍正登基一事众学者都有哪些看法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现在我们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