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都担任过什么官职?最高官位是什么?

曾国藩都担任过什么官职?最高官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4/1/24 7:42:48

曾国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是我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还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在晚清逐渐衰败的过程中,曾国藩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投身洋务,让中国走上了近代化建设的轨道。除此之外,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曾国藩家书》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同时,他以德求官,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曾国藩都担任过什么官职?他的最高官位又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呢?

嘉庆十六年(1811),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户普通耕读人家,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在担任私塾教师的父亲的教导下,曾国藩从小就勤奋好学,之后接连考中了秀才、举人。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之路,成为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被道光帝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也是曾国藩的第一份工作,因为深受道光帝和穆彰阿的垂青,曾国藩仕途的开端也非常顺畅。其实,严格来说,庶吉士不能算是一个官职,因为它不存在品级,有些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储备干部,相当于学习性质的实习生,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曾国藩因得到道光帝重视,平时一直待在道光帝身后,边学习边负责起草诏书等简单工作。可以说,这份工作还是十分有前途的。

就这样过了两年之后,曾国藩被升为翰林院检讨,此职仅次于的编修,主要负责参与国史的修订,大体来说,就像是今天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又过了三年,曾国藩被指定为四川乡试的正考官,回到中央后,曾国藩先后担任翰林院侍讲、文渊阁校理,前者主要参与勘对公文,相当于中央机关的秘书,而后者则是在皇家藏书楼进行书籍整理,就如同是国家图书馆、档案局的管理人员。

自入仕以来,曾国藩就一直在从事文书工作,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曾国藩被封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在当时属于朝廷的从二品官员,接下来的两年内又接连由礼部右侍郎升兵部左侍郎,紧接着升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间的仕途中,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到了咸丰二年(1852),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些腐朽的军队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当时正因为母亲去世而在家丁忧的曾国藩紧急出山,与湖南巡抚一同办理团练,组织军队平定起义。

曾国藩严整纪律,引入先进武器,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湘军,而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先后被委任出办浙江、江南、皖南军务,还官至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总督在清朝是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政职务,也就是在他所管辖的一个省或者两三个省的范围内,所有的事务都是他说了算。从级别上来看,根据清朝官制,总督的品级一般是正二品,我们知道清朝的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正二品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绝对是个大官了。再加上兵部尚书衔,总督可就不止是正二品了,而是从一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品大员,拿到现在可以媲美副国级了。

平息战乱后,曾国藩直接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但这并不是曾国藩仕途的终点。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开始广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由此发起了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曾国藩是其主要的参与者。他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对我国近代工业体系影响重大。而这期间他先后被封为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也是他的官职生涯中职权最大之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地位和如今的国务院总理都没有多大的区别。

同治十一年(1872),已经61岁高龄的曾国藩还在为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奔波,长年呕心沥血的他最终在忙碌的工作中逝世。纵观曾国藩的为官生涯,虽出生普通,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实力加上极好的官运,一路平步青云,最后位极人臣。甚至后来的维新派以及各类革命派,对他的评价都极高,能使得各个阶级对之敬佩的人,唯此一人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曾28天没有上朝,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自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以来,中国皇帝形形色色,什么样性格的都有,有荒淫无度的,也有爱民如子的;有30年不上朝的,也有勤政到深更半夜的。说起勤政,很多人想到雍正,他每天只睡4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休息一下,在位12年做的事比康熙在位61年还要多。雍正的勤政很多皇帝都追赶不上,能追赶下的也就明朝开国皇

  • 同样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最后为何只有韩信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惨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出身普通家庭,却不用心种地,整天游手好闲,典型的小混混,甚至被他老爸称为无赖。因为精通世故,混了个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官,后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于楚汉之争中大败项羽从楚军,开创了大汉王朝,也算是草根逆袭的楷模。客观来说,刘邦在用人方面要强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有哪些共同点?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一方面是出自家族利益,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自抱负不同从而造成的选择不同,至于他们几乎被灭族,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遭遇不同而已。这三个人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来自琅琊诸葛家族。诸葛诞、诸葛亮、诸葛

  • 李斯为何会斗不过赵高?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因李斯与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吻合,而将其提拔为丞相,此后李斯便成为了秦始皇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废分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驰道车同轨等重大决策中,李斯堪称居功至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国设计师,却在秦二世时被赵

  •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有多另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非常大方,逢年过节,都喜欢给大臣们发福利。例如,过年的时候,朝廷重臣会收到20万钱、200斛粮食和近200斤的牛肉。唐朝时期,唐玄宗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比较另类,他喜欢撒钱。例如公元713年九

  • 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的名气比他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炀帝野心勃勃总是想干大事,但他用错了方法,花费太多人力财力在开凿大运河和广建宫殿上,大运河和宫殿都修好之后,他又不休养生息,而是忙着开疆扩土,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他稍有不满的人都被酷刑对待,老百姓被逼得不得不反。618年4月11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同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斩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虽然历史上总这么说,具体真实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但事实真的如此嘛,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李世民刚从边疆平叛回来,准备是第二天去见自己的父亲李渊的,而他的弟弟和哥哥们早就给他准备

  • 康熙如果没有成功擒住鳌拜,孝庄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康熙擒鳌拜时失败,孝庄太后会有什么对策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古而有,相权与皇权相对立。皇权想要扩大权力,就必须与相权发生争执。自秦皇开辟三公九卿制以来,宰相与皇帝之间因此长期不和。中央集权在唐朝最为出名。唐太宗常常与大臣魏征争辩,他多次对皇后说要想杀了魏

  • 刘邦是怎么认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曾经刘邦做过一件事情,让大家觉得非常吃惊,而且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投到了项羽的账下。项羽确实英勇善战,可是他并不懂得用人,那

  • 诸葛亮去世前,他是如何保儿子平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就是诸葛亮了,我们都知道他神机妙算,而且曾经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羡慕。而且这位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如果读过历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诸葛亮很有成就。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儿子要求却不高,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