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一个小吏到西汉大臣,石奋经历了什么?

从一个小吏到西汉大臣,石奋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19 15:50:54

石奋虽然没有因功被封侯,但是因其“恭谨”的行事风格,一路稳稳上升,使得自己及四个儿子都获得两千石俸禄的高位,被汉景帝称为“万石君”,形成了万石石家的美誉。这个家族在汉武帝时达到顶点,石奋少子石庆当时成为丞相且被封侯,石家很多人做到俸禄两千石的高位。虽然石家在石庆死后开始走衰落,但这种现象在中国史上绝对是非罕见的事情了。

石奋在十五岁的时候碰到了汉高帝刘邦,以其恭谨的态度为刘邦所喜欢。刘邦在得知他有个姐姐后,纳他姐姐为美人,将他也带在身边。他因姐姐的缘故,举家迁徙到长安,建立了长安石家。他本人只有一个特长,即恭谨无比,因此到汉帝时才官任太中大夫;也因这个特长,他在汉文帝时被群臣推举为太子太傅,在汉景帝时担任九卿之位,一举飞黄腾达。因他做事比较呆板又是自己的老师,汉景帝对石奋还是比较头大的,就将他派到诸侯国当国相去了。不过,他一家父子五人都担任二千石高官,被汉景帝当众夸为“万石君”,石家也一下子出名了。

石家家风最大的特点就是孝顺和谨慎,这不仅来自石奋的身体力行,也来自其对儿孙们的严格教育。石奋的做法绝对符合《论语·乡党篇》的内容要求,石家人的行为连齐鲁两地的儒生都自愧不如。

石奋对自身的要求超乎人的想象,用始终如一来形容是不过分的。退休之后,他仍能参加朝廷举办的盛大典礼,每次经过皇宫时一定下车疾走以示恭敬,碰到皇帝的车驾时也一定将手伏在车轼上以示尊敬;皇帝赐给他的食物,他也会恭敬行礼,如同皇帝在自己面前一样。

石奋对子孙、仆人的要求更是严格。他的子孙有做官的只要回到家,他都会穿着朝服来接见;子孙犯错,他也不责骂他们,只是自己绝食借以施压所有的子孙相互劝诫。这些都是无差别对待的,哪怕他最小的儿子石庆已经担任内史,犯错之后也会被老父亲逼着承认错误。

石家在如此严格的家教之下弥漫着孝顺和谨慎的气息。石建在担任郎中令时,有一次写奏章时将马写错了,以致于在拿到批复后惶恐地批判自己;石庆在担任太仆时为皇帝驾车,皇帝问他有几匹马,他明知道有六匹马的情况下仍然用马鞭数了一遍再回复皇帝。石家人如此孝顺和谨慎的行事方式深受皇帝和窦太后的信任。因此,窦太后在罢黜儒生后任命石建担任郎中令,石庆担任内史;汉武帝选择石庆担任太子太傅,来辅佐太子刘据,后来又先后任命他担任御史大夫、丞相等高位;在石庆担任丞相时,石家子孙担任二千石高官的人达到十三人之多。

此时,石家在石庆担任丞相时达到了巅峰,又在他死后走向下坡路,最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应对时代变迁的才能。他虽然在担任齐国国相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政绩,都被老百姓给立了“石相祠”,但是在担任丞相期间就非常失败了。一方面,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人的实权给架空了,导致他只能当个摆设,甚至于他要整治皇帝近臣时反而被判有罪,用钱赎罪了事;另一方面,他虽然处事谨慎,但是对朝政和百姓没有任重大的建议,有心辞职却不被汉武帝允许。所以,石家的十三个二千石高官在石庆死后,相继因罪被免,而在朝廷上的重大失利导致石家孝顺和谨慎的风气慢慢消散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石家逐渐衰落的原因可以归咎于石奋严格教育子孙。从石建自责写错字和石庆数马就能看出来,这样严格的教育导致所有的子孙谨小慎微到了极点,导致在才能方面畏首畏尾。所以,《史记》上记载石庆“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深审谨,然无他大略,为百姓言”。石家将修德做到了极致,而忽略了才能的培养,最终在面临时代变局的时候难以适应。道德是自控,才能是外放,内外并举才是真正的人生之道。因而,只谈道德而不谈才能是不行的,只谈才能不谈道德也是不行的,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给人生带来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大臣田叔,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初黄老之术的盛行,不仅因为从中央大力推崇,还因为大量的地方官员在身体力行,这些人用实际结果证明了黄老之术确实有益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田叔就是这些人的一员,担任汉中守长达十多年,又死于鲁国国相任上,因为其子田仁与司马光亲善而被《史记》单独列传。田叔年轻时喜欢剑,随乐巨公学习黄老之术,又喜欢四处交游,才

  • 魏延和庞德都仅次于超一流的猛将 两人谁的武艺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延和庞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蜀汉除了五虎上将这几个超一流武将,就要数魏延的战力最强了。而曹魏阵营中,除了典韦、许褚这两员超一流猛将,庞德的武力应该也能算是技压群雄了,毕竟没有几个人敢直接硬刚关羽,还能将关羽打败(射中关羽肩膀)。那么同样是双方仅次于超一

  • 晁错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为了确保新生政权能够站稳脚跟,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大肆分封同姓为王,并与天下约定了“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的白马盟誓,从而确立汉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格局。这套制度在初期确保了汉朝的生存,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越来越对汉朝的统治造成了重大威胁,汉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全国上下全力恢复生产转

  • 一代西汉名臣韩安国最后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初功臣成员日渐凋零之后,很少有人能做到文能长袖善舞、武能上马作战,如周亚夫长于军事而短于政治,窦婴文武双全也得靠着窦太后,只有韩安国靠自己做到了这点。韩安国没有什么大背景,他的职业生涯分为两段,前半段在梁国主要协助梁王解决其惹下的烂摊子,后半段则是在朝中任职,逐渐盛极而衰,最后郁郁而死。感兴趣的

  • 唐宣宗李忱的一生有哪些非同寻常的地方?他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宣宗李忱写的诗,元稹做过宰相吗,唐太宗魏征以之为镜子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李忱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这所谓的“不平凡”,当然不可能预知未来是好是坏,只是在他身上有些非寻常的因素,会让人觉得:恩…他好像和我们不一样?李忱的母亲,是罪人家的妾室,丈夫因为谋反被杀,自己则入宫为奴,

  • 刘表与黄祖之间关系亲密吗?他竟为了黄祖放弃大好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中主公和臣下关系最好的,大家最先会想到刘备和诸葛亮,他俩的关系确实亲密无间,但自从有了庞统和法正后,这两人的关系好像就度过了蜜月期,少了先前的甜蜜。大家也会想到刘备和关羽张飞,刘备和赵云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曹操和郭嘉的关系,但他们这些都比不上这对主臣的情谊来得深厚,他俩就是刘表和黄祖。下面我

  • 朱元璋问少女什么最大 少女回答四个字就成为了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少女,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之太祖阜帝之功,谓之劈开混沌,别立乾坤,当与盘古等。”由此可见,谢肇制对朱元璋的评价极为高。自古以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虽然他有雄才大略,体恤百姓,痛恨贪官,所制定的很多法规被清代所沿袭,但他脾气火爆,用刑严酷,让人谈之色变。朱元璋

  • 白起和王翦都是是功高震主,他们的结局有何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同样是功高震主,为何白起被逼自尽,王翦却能够善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

  • 朱元璋登基后两发小前来求官 两人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发小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一次机会,他参加了起义军,之后就开始四处征战。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最后他们成功了,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来朱元璋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布衣皇帝,夺得了天下以后,有很多亲朋好友都想要巴结他,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不可能什么人都用,随随便便一个人

  •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他为何会帮刘备夺取汉中和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但是刘璋此人很懦弱而且没有能力,缺乏威信和谋略,可以当一个地方上的小官,但是当不了一霸。不过他的地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所以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并且蜀地易守难攻,而且蜀地在当时还不是像中原那种必争之地,虽然刘璋很无能但是他的父亲还是给他留了几个有能耐的人,所以他一直没有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