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留梦炎是什么人?遭后世唾骂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上真实的留梦炎是什么人?遭后世唾骂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30 更新时间:2023/12/14 17:36:41

历史上真实的留梦炎是什么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为文为人,不卖弄技巧,不炫耀荣誉,不唠叨是非,不侥幸发财,平常心方为大境界。

命运蹭蹬,人间常事,历经厄难,矢志不渝,做人要有风骨,自古以来“贰臣”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可耻的,遭人唾弃,如果行为不端,更让人痛恨。

你叩先主子的头后,转过腚来又向新主子山呼万岁,献媚至极,令人恶心,如果还卑鄙地背后插刀子,其罪恶就无法宽恕了。

节义情操,是维系千古文化的精神纽带。

南宋末年,涌现出了如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节义之士,也不乏陈宜中、留梦炎这些龌龊之流。

今天就说说这个卑鄙无耻的留梦炎。他是浙江衢州人,可以说生来聪明,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经史,深谙文墨,熟悉考试的套路,可以说科举之路顺风顺水,于宋理宗淳佑四年,高中状元。

赵宋王朝一直重视科举取士,重用文臣,这个留梦炎也是聪明人,官场的游戏玩的比较好,有两刷子,随着南宋国运的衰败,他的官位却步步高升,达到人生顶峰,位极宰相,掌握天下兵马军政大权。

然而留梦炎这个人内心十分肮脏,不思报国,整天想着勾心斗角,排斥同僚,看到元朝大军秋风扫落叶一般,他预感到南宋的江山到头了,眼见伯颜率领的蒙元大军兵临城下,京城临安一片混乱,身为宰相的留梦炎不仅不组织力量抵抗,贪生怕死,而是选择了逃跑,弃江山社稷于不顾,一溜烟就窜回老家衢州,心怀叵测,揣摩形势,以观选择。

二、一言阴险害忠良

南宋谢太后无奈选择了投降,随之蒙古兵马就来到了衢州城外,这个留梦炎还是有号召力,劝说守将,开城门投降,迎接元军入城了,摇身一变又成了元朝的臣民,他是南宋的高官宰相,自然得到元朝的重视与留用。

当时力主抗战的文天祥闻知留梦炎无耻地开门投降,愤然写诗曰:

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

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

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诸公。

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这诗是对留梦炎之流的讽刺与愤怒,留梦炎饱读诗书,自然读出文天祥诗中所包含的内容,气急败坏,又无言分辨,心中暗恨文天祥。

当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解到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敬重文天祥的人品与气节,屡次劝说文天祥投降,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百折不挠,坚决不投降,令爱才的忽必烈十分为难,当时就有王积翁、谢昌元等人联名奏请释放文天祥。

忽必烈便在朝堂之上与大臣商议如何处理文天祥,颇有释放南归之意,想成就元朝不杀忠臣的美名。

留梦炎肮脏的内心,怎会放过这个置文天祥于死地的机会,赶紧跳出来对忽必烈说:“如果文天祥不死,其他江南义士必然以他为旗号,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况且你释放了文天祥,又置我们这些投靠圣朝之人于何地呢?”

忽必烈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动了杀心,下令将文天祥斩首。

正是留梦炎这一席话逼死了文天祥,也让后世的人们深深记住了留梦炎。

三、被钉在耻辱柱上

留梦炎官运亨通,达到汉臣在元朝当官的极致,到公元1295年才死,活了七十五岁,可谓“老而不死则为贼”!但无论《宋史》还是《元史》都没有给这个留梦炎立传,连“奸臣传”都没有收他的片言只语,可见留梦炎也为自己的卑鄙付出了代价。

留梦炎活着时可以说风光无限,活着谄媚逢迎,溜须拍马,道德败坏,上串下跳,智商没用到正地方,生前死后,都被人唾骂,连累了他的子孙,被钉在耻辱柱上。

留梦炎得志猖狂,不可一世,但凡作恶,必自毙,凡害人,必害己。

朱元璋灭元,建立大明政权,曾经下诏:但凡姓留的男子参加科举,必须证明自己不是留梦炎的子孙方可,否则不准参与科举考试,并且把留梦炎的直系后裔贬为贱民,民间盛传:“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

据说,一转眼到了清朝,清乾隆年间,江南有一个留姓的举子参与科举,文采一流,考上了进士,殿试时,乾坤问:“你姓啥?”

举子答曰:“我姓留。”

乾隆继续问:“你是南宋宰相留梦炎之后?”

举子说:“正是。”

乾隆听了,对左右大臣说:“此人是奸臣之后,立刻革去他的功名,以后凡是留梦炎的后代永世不得参知科考!”

看来历朝历代,都最恨不忠不义之人,留梦炎这个无耻老匹夫。

气节,是人美好的品德,但总有人出卖良心,令后人唾骂。

文天祥极忠,留梦炎极佞,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人品心术天地悬隔,薰莸不同器,薰是香草,莸是臭草,薰比君子,莸比小人,让人费思量。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苏东坡的话:“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国将领蒙骜,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蒙恬和蒙毅的关系,蒙骜和王翦谁岁数大,蒙骜代魏翻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国将领蒙骜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

  • 为伍子胥保守秘密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一个好心的渔翁,当这个渔翁给予他帮助以后,伍子胥却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人家不要暴露了行踪。为了不让人怀疑,渔翁自沉江中而死。然而,有一个问题来了,只有渔翁和伍子胥两个人的事情,后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当然,这些不会是正史中的记载,不过是一些传记中的文字。但是,传记文字所记录的东西

  • 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朱高炽当皇帝不足一年,历史上真实的马皇后,朱棣怎么这么爱朱瞻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高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于北征凯旋途中的榆木川,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获悉了朱棣驾崩的消息,九月七日,朱高炽继位,改明年为洪熙元年。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于皇宫中的钦安殿猝然驾崩,此时距离朱高炽继位只有不

  •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李渊的存在感为何那么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渊是什么时候称帝的,历史上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李渊建立的朝代为什么叫唐朝

    对李渊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开国君主他们都励精图治展示着自己的雄心霸业,这就造成了每每开国君主都是满心计谋。文可收拢天下人心,武可坐拥百万雄兵称霸一方,飞鸟尽良弓藏也好,杯酒释兵权也罢,想方设法将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集中王权,想

  • 三国功勋卓著的四位侍卫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的首领是哪三位,岳飞的将领都有谁,三国领袖分别是

    主帅由于其自身的重要,在战场上又往往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原因吧!主帅对士气、对战斗力影响巨大,有时候会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此,战争中对于主帅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这就有了一种专门的军职——侍卫将军。在三国时期,由于主帅自己职务的限制,这种将军的职位可能

  • 揭秘:曹操手下第一大将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手下大将,曹丕手下有哪些大将,曹魏第一大将

    曹操最早起兵是用自家的钱财招募的,因而这家族子弟也就成了他的军队最基本的骨干力量。还有一个家族,即夏侯氏,他们与曹氏家族是世代姻亲关系,又拥戴曹操起兵,所以他们也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倚重,因此他们也是曹操的基本骨干力量。这样一来,曹操手下将领就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曹氏、夏侯氏;第二层次是五子良将

  • 敢杀都督的凌统,为什么能得到孙权的维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那些部落首领曾经实行过禅让制,三国演义甘宁和凌统多少集,孙权是吴国的什么

    三国时期少年成名的将领,东吴的凌统绝对应该算上一个,因为他十五岁就被孙权任命为别部司马了。不过,凌统虽然后来征战立下过不少战功,但他开始成名却不完全是靠自己战场上拼杀得来,尤其是他刀砍都督陈勤致其死亡,更是让孙权以一句“以功赎罪”盖过。那么,这个敢杀都督的凌统凭什么得到孙权的这般维护呢?接下来我爱历

  • 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看下李建成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建成儿子,李世民提着李建成的头,李建成是谁杀死的

    对李建成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自然要有居住的宫殿,于是将隋朝时的大兴宫改建成太极宫,其中玄武门就是太极宫北面偏西的门。玄武门的重要性非常高,因为地势原因,玄武门成为控制太极宫的制高点,并且在玄武门上建造了楼观,以此加强玄武门的防守能

  • 杨继盛作为嘉靖朝的著名谏臣,他又是如何被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和嘉靖为什么不上朝,背叛杨靖宇的四人如何,诤臣和谏臣

    大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硬气王朝,在这样的风气下干事的官员也是很有气节的,第一点真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比拟的。要说大明第一硬汉,让小编佩服还是这位,虽然他是一个传统意识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他干的事真是谁都干不下来,这个人就是嘉靖年间著名谏臣杨继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命运比田丰好,蜀汉官大臣秦宓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琰和荀彧为什么要帮曹丕,蜀汉大臣籍贯大全,项庄结局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谏阻,认为此时不应该进行决战,而应该采取袭扰的方法,让曹操疲于奔命,这样可以坐享其成。袁绍不听,由于田丰多次劝谏,袁绍还将田丰关进了监狱。失败后,袁绍羞于见到他,在小人的进谗之下,于是将田丰杀了。刘备东征,群臣反对,有一个人更是上书说“天时一定不利于战”!他因此得罪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