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宪宗在历史上充满着争议,为何说他被严重低估了?

明宪宗在历史上充满着争议,为何说他被严重低估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96 更新时间:2024/1/17 0:00:25

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总体来说,主流观点认为朱见深就是一位昏君,对大明江山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朱祐樘。也有人评价说,朱见深把大明王朝从频临破产的边缘拉回来,是位能力出众,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两岁时被立为太子。就在那一年,发生了几乎让大明亡国的事件——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为了国家大义,在于谦等重臣的倡议下,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总算打赢了京城保卫战。继位的朱祁钰为了巩固自身利益,将五岁的朱见深太子之位废除,降为沂王。五年后,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复立明英宗为帝,十岁的朱见深再次复立为太子。年幼的朱见深,像风中棉絮,在成人的游戏中,被扯得七零八碎,这给他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以至于落下口吃的毛病。

十七岁那年,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登基。继位之初,朱见深干了一连串非常漂亮的大事:在人事方面,贬黜奸佞之徒(杀都指挥使门达、东宫内侍王纶,贬翰林学士钱溥),重用李贤,起复商辂等贤臣;在军事方面,平广西瑶族叛乱、平荆襄匪乱、平女真反叛;在政治方面,为于谦平反昭雪,为明代宗朱祁钰恢复帝号。

这段时期的大明,文治清明,武功威赫。不仅如此,朱见深能顶住压力,给于谦平反,给朱祁钰恢复帝号,并给他重修帝陵,展现了他恢弘的气魄和宽广的胸怀。毕竟,于谦是他父皇钦定的御犯,朱祁钰又是造成他童年悲剧的罪魁,以德报怨,实属不易。史书称赞这段时期是“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成化十二年发生了一件意外,宫中出现“黑眚”——类似于水汽团,带电离子团,可能夹带有毒气体,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还好,黑眚过后没发生人员伤亡,但有个叫李子龙的江湖术士勾结太监私自闯进大内。黑眚跟李子龙有什么关联,不知道,但明显这件事让朱见深产生了担忧。朱见深再一次觉得自己像笼中的小鸟,对外面一无所知,他不自觉地产生恐惧,他需要有人帮他时刻监视皇宫外的大明天下。

他看中了一个少年,汪直。此时的汪直大约只有十四五岁,平定广西瑶族时带回来的俘虏,现在是朱见深身边的小太监。别看汪直年龄小,但此人极其聪明,非常懂得揣摩主人的心思,很得朱见深信任。由汪直统领,建立一个机构,每天负责打探全国各地的信息,并直接对皇帝负责,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西厂”。

其实,明朝的特务机构一直存在,不知道为什么朱见深还要费尽心机地成立西厂,大概是不满意东厂的成果,引入的竞争机制吧。汪直成为西厂主管后,立刻展现了他非凡的工作能力,短短几个月,西厂的势力迅速遍布全国,远远超过东厂的监视范围。汪直霸道的作风,狠毒的杀伐,使东厂这个老牌特务组织甘拜下风,几乎成为汪直的跟班。

像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跟一般的监察部门不同,它完全脱离于政府监控,只听命于皇帝个人,并且,它不光是刺探情报,还有抓捕和审讯权,而这一系列工作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多高的职位,西厂不需要走正常弹劾、批捕、审查之类的程序,你随时可能被秘密逮捕,也完全可能被秘密处决于昭狱。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可以为你辩解,没人为你作证,甚至没人知道你是死是活,完完全全的一个恐怖组织。

西厂一经成立,屡行大狱,很想多京官和地方大员被捕,或被杀害。可以说,明朝的政治,走入最黑暗的时期,而此时的皇帝竟然是一位好人。朝中以商辂和项忠为首的六部九卿大臣们忍无可忍,向朱见深要求撤销西厂。因为反对声过于激烈,西厂名声太丑,朱见深被迫撤销了西厂。但仅过了一个月,朱见深再次复立西厂。愤慨之下,内阁首辅商辂毅然辞职,以示抗议。

但这一次,朱见深似乎铁了心,根本不理会大臣们的反对。祸国殃民的西厂一直到成化十八年,汪直失宠才被裁撤。但西厂的幽灵却存活下来,在后世明武宗时期,再次复活。

后人一提到明朝历史,脑子里立刻会呈现出阴阳怪气的太监,指挥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残害忠良的画面。这很大程度上都要拜西厂所赐,拜朱见深所赐。明朝被妖魔化,始于明宪宗。

有人说,朱见深是好人,但不是好皇帝,一步之遥就从好人到昏君。大概是朱见深童年的阴影使然,他太缺乏安全感了,需要西厂,需要汪直给他带来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杀关羽的东吴大将潘璋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蒙为什么要杀死关羽,如果孙权不杀关羽,陈胜吴广迟到真的会被杀头吗

    潘璋是东吴名将,然而更让他出名的是杀了三国名将关羽。关羽最终是被谁杀的,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各种史料的指向却是潘璋无疑。那么,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潘璋是东郡人,孙权当阳羡县长的时候,潘璋就前往跟随孙权。潘璋性情放荡,喜欢饮酒,但

  • 袁绍麾下的六大谋士分别是哪些人?其中有两位才智不堪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麾下八谋士,诸葛亮最怕谁,略施小计鬼神惊是谁

    大家好,说起田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伴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各地的刺史、郡守逐渐掌握兵权。而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汉室衰落的趋势显然无法逆转了。于是,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其中,就袁绍这位诸侯,一度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

  • 揭秘:历史上曹操是如何评价荀攸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彧评价,界曹丕和曹丕哪个更好用,荀彧评价袁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还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因此,他不但善于对人进行评价,而且还多有夸张。如他对一个谋士评价说此人外表上“愚不可及”,就是像颜回、宁武这样古代大智若愚的圣贤也不可能超过他。还说他没有丝毫缺点,是一个真正的贤人,是“温良恭俭让”都具备的人;他就像孔子称赞的古代贤者晏

  • 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选择投降满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是什么战役,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合,李自成为什么不投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吴三桂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末真的就是一笔烂账,开始的时候,李自成攻克北京,原来有些忠心,气节的大臣都殉国了,很大一部分投降了,这些人对明朝的忠心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对李自成难道就很忠诚吗?后来山海关的吴三桂不甘心投降

  • 胸怀大志的曹魏谋士,最后为何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胸怀大志的意思是,曹魏第一名将,围魏救赵是谁的计谋

    大将和大将军不同,前者是一种级别,而后者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职务,多数时候,这往往是一国的最高军职。外国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也说人要有大志向,只有有了“匡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才能做一番大事业。比如说那个项羽和刘邦,他们见到秦始皇,一个说“我将来要取代他”,另一个则说,大丈夫立

  • 郭威这位后周开国君主,他如何先一步体验“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周郭威为什么传位柴荣,后周郭威八字分析,后周郭威没有后代么

    公元960年,北汉联合辽朝出兵攻打后周。在大臣们的举荐下,朝廷派赵匡胤率军御敌。当天晚上,大军行至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史称军营里将士们商议拥护赵匡胤作皇帝,于是他们涌到赵匡胤住的驿馆,等到赵匡胤起床后,他们“自作主张”将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逼着”赵匡胤作了皇帝。当然,赵匡胤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众

  • 和珅的弟弟到底有多厉害 他若不死谁都动不了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是谁拿下的,和珅为什么怕嘉庆,和珅到底有多厉害

    对和珅的弟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乾隆皇帝喜欢和坤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和坤很会讨乾隆皇帝开心。乾隆皇帝喜欢写诗,和坤便大量阅读乾隆皇帝的诗作,模仿他的笔迹,并时常赞美乾隆皇帝的诗作,让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很是崇拜他,以此满足乾隆皇帝的虚荣心。乾隆皇帝见有如此喜

  • 贾诩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的谋士有哪些,贾诩混乱自己人,贾诩什么水平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其智谋

  • 太子刘据被汉武帝赐死之后,当时还有哪些人选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恨窦太后吗,汉武帝简介,汉武帝死后谁继位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

  • 吕壹:他是孙权的心腹,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惟庸为什么被处死,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孙权被谁杀害的

    三国时期孙权设立的“中书典校郎”一职——简称校事,本来是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务的职官,但由于皇帝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监察官员的职权,这就让他们有了无限制的权力。因为皇帝给了他们特殊的信任和特别的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务组织。孙权时期的特务头子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由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所以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