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关羽的东吴大将潘璋最后是什么结局?

杀关羽的东吴大将潘璋最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1/9 14:45:16

潘璋是东吴名将,然而更让他出名的是杀了三国名将关羽。关羽最终是被谁杀的,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各种史料的指向却是潘璋无疑。那么,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潘璋是东郡人,孙权当阳羡县长的时候,潘璋就前往跟随孙权。潘璋性情放荡,喜欢饮酒,但因为家里贫穷,经常是赊账买酒。债主上门催讨,潘璋就说等我以后大富大贵了再还。这等无赖之人,孙权反而认为他奇特可爱,于是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孙权就让他带领。由于在讨伐山贼时立有战功,任别部司马。潘璋担任吴郡大市刺奸官期间,盗贼绝迹,因而被升任为豫章郡西安县长。刘表任荆州刺史时,百姓屡屡遭到贼寇侵扰,自从潘璋担任西安县长,贼寇不敢入境。邻县建昌强盗作乱,让潘璋转领建昌县令,加官武猛校尉。潘璋任职后,讨伐惩治百姓中的恶人,一个月便全部平定。潘璋还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了八百人,带领着他们返回建业。可见,潘璋的行政治理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

当然,动乱年代更看重的还是军事能力。合肥战役中,魏国将军张辽突然从城中杀出,江南诸将没有防备,陈武战死,宋谦、徐盛及其部队全部败逃。潘璋由于位置在后,便驱马向前,横过马头,斩了宋谦、徐盛军中的两名叛逃者,这才止住了溃散,士兵们也再次回头接战。孙权赞赏他的勇壮,任命他为偏将军,让他带领百校部队,屯兵半州。

孙权讨伐关羽时,潘璋与朱然截断关羽的退路,来到临沮,驻扎在夹石。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活捉了关羽,以及关羽的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孙权当即分出宜都郡的巫县、秭归二县作为固陵郡,任命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为溧阳侯。甘宁去世后,他的部队划拨给了潘璋。刘备东征伐吴,潘璋与陆逊合力抵御刘备的进攻,潘璋斩杀了刘备的护军冯习,由于杀死杀伤的敌人很多,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魏、吴争战荆州期间,潘璋和其他将领一道抵御夏侯尚,后驻防陆口(现湖北省嘉鱼县境内)。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

潘璋能够擒获关羽,斩杀刘备的护军将军冯习,拒敌魏国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可见其军事能力并非泛泛之辈。潘璋虽然粗鲁凶猛,但他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的兵马不过几千,但让人感觉好像是有一万兵马。潘璋还在争战驻扎时,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也靠他的军中市场补充军需物资。

不过,潘璋这个人军功大毛病也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问题官员。他天性奢侈,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衣服器物都超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和他人攀比。更为恶劣的是,对一些富有的官兵,潘璋会杀了他们将财物夺走,像这种不守法令的事情经常会有发生。监察官员将潘璋的违法行为举报上奏,孙权爱惜他的功劳总是原谅他而不加责问。

在《三国演义》中,潘璋是在夷陵之战中被关羽的儿子关平杀死的。而实际情况是,潘璋死于嘉禾三年(公元234)。建安元年(公元196),孙权任阳羡长的时候,潘璋就跟随孙权,到死的时候,应该在六十岁上下。考虑到三国时期的人均寿命,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年龄。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到潘璋死还有十二年的时间。尽管说小说多有虚构,但这种使用真名真事的人物,为什么会让他早死?这除了小说作者因为他杀关羽要得到报应之外,是不是与潘璋品行不端,作者的理念是这种人就不应该善终有关?

潘璋的儿子潘平,没有学到老爹打仗的本事却继承了父亲的无良品行,潘璋去世后,被流放到会稽。

三国时期,功臣爵位一般都会被儿子继承,有大功勋的人,除了有一个儿子继承父亲爵位,皇帝还会额外降恩,给另外的儿子赐爵关内侯。潘璋很早就被封为溧阳侯,死后儿子有没有继承爵位不得而知。《三国志》写潘璋死后,紧接着写儿子潘平被流放,不知是爹带坏了儿子还是儿子坑了爹?这笔账虽然是算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却能够说得明白,这父子俩都是品行不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袁绍麾下的六大谋士分别是哪些人?其中有两位才智不堪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麾下八谋士,诸葛亮最怕谁,略施小计鬼神惊是谁

    大家好,说起田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伴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各地的刺史、郡守逐渐掌握兵权。而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汉室衰落的趋势显然无法逆转了。于是,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其中,就袁绍这位诸侯,一度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

  • 揭秘:历史上曹操是如何评价荀攸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彧评价,界曹丕和曹丕哪个更好用,荀彧评价袁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还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因此,他不但善于对人进行评价,而且还多有夸张。如他对一个谋士评价说此人外表上“愚不可及”,就是像颜回、宁武这样古代大智若愚的圣贤也不可能超过他。还说他没有丝毫缺点,是一个真正的贤人,是“温良恭俭让”都具备的人;他就像孔子称赞的古代贤者晏

  • 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选择投降满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是什么战役,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合,李自成为什么不投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吴三桂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末真的就是一笔烂账,开始的时候,李自成攻克北京,原来有些忠心,气节的大臣都殉国了,很大一部分投降了,这些人对明朝的忠心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对李自成难道就很忠诚吗?后来山海关的吴三桂不甘心投降

  • 胸怀大志的曹魏谋士,最后为何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胸怀大志的意思是,曹魏第一名将,围魏救赵是谁的计谋

    大将和大将军不同,前者是一种级别,而后者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职务,多数时候,这往往是一国的最高军职。外国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也说人要有大志向,只有有了“匡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才能做一番大事业。比如说那个项羽和刘邦,他们见到秦始皇,一个说“我将来要取代他”,另一个则说,大丈夫立

  • 郭威这位后周开国君主,他如何先一步体验“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周郭威为什么传位柴荣,后周郭威八字分析,后周郭威没有后代么

    公元960年,北汉联合辽朝出兵攻打后周。在大臣们的举荐下,朝廷派赵匡胤率军御敌。当天晚上,大军行至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史称军营里将士们商议拥护赵匡胤作皇帝,于是他们涌到赵匡胤住的驿馆,等到赵匡胤起床后,他们“自作主张”将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逼着”赵匡胤作了皇帝。当然,赵匡胤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众

  • 和珅的弟弟到底有多厉害 他若不死谁都动不了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是谁拿下的,和珅为什么怕嘉庆,和珅到底有多厉害

    对和珅的弟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乾隆皇帝喜欢和坤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和坤很会讨乾隆皇帝开心。乾隆皇帝喜欢写诗,和坤便大量阅读乾隆皇帝的诗作,模仿他的笔迹,并时常赞美乾隆皇帝的诗作,让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很是崇拜他,以此满足乾隆皇帝的虚荣心。乾隆皇帝见有如此喜

  • 贾诩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的谋士有哪些,贾诩混乱自己人,贾诩什么水平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其智谋

  • 太子刘据被汉武帝赐死之后,当时还有哪些人选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恨窦太后吗,汉武帝简介,汉武帝死后谁继位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

  • 吕壹:他是孙权的心腹,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惟庸为什么被处死,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孙权被谁杀害的

    三国时期孙权设立的“中书典校郎”一职——简称校事,本来是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务的职官,但由于皇帝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监察官员的职权,这就让他们有了无限制的权力。因为皇帝给了他们特殊的信任和特别的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务组织。孙权时期的特务头子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由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所以他的能量

  •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称帝 这对吴三桂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失败的主要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是怎样的,三国称帝有什么好处

    对吴三桂称帝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在夺天下的时候,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以后,都会称王称帝。称王称帝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积攒人气。在一个乱世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会呼唤真龙天子的到来,这个真龙天子,是人们的救世主。所以只要听说哪一个地方有人称帝,人